深化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房地产业降低内部成本的思考
2018-12-07陈莲芳
陈莲芳
(安阳中建润峰地产有限公司)
2016年底召开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应该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租赁企业发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规范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在这种大环境形势下,更要求企业从内部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全周期成本管控
随着房地产业进入成熟期,企业想要获得稳定的利润,在提供适销对路的房源外,降低开发成本显得比较重要,成本管控是贯穿项目整个开发周期的,不仅仅是为了节约某个阶段的费用,而是从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利用有效资源(人力、物力、财力),从整体意义上降低房地产业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全周期成本包括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费用,据统计,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65%;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程度25~35%;施工阶段通过技术性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5~10%。分别从项目开发的三个阶段进行全周期成本管控,包括:项目开发前期,建立目标成本测算;设计阶段推行限额设计,加强图纸会审控制成本;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成本管控。
(一)建立目标成本测算
在投资开发前,应对项目投资建设全过程、全周期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目标成本,目标成本测算是项目过程中成本管控的“上限”,是以往项目的成本结构经验、项目规划指标、产品规划指标和基于单方造价及测算的模型,整个测算过程是一个“自下而上、层层汇总”的聚合过程。将目标分解,同时根据项目建设周期细化每年的预算执行目标。项目开发建设期对工程进度、资金收支等严格按全面预算管理,发现偏差,及时分析修正,保障项目预期收益实现,每年进行后评价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开展绩效考核,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二)推行限额设计
统计表明,设计费虽然只占不到建设项目总投资的1%,但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较大,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做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实现项目成本目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采取两点措施进行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1.运用价值工程原理推行限额设计
对设计单位提出限额要求,如每平方米用钢量、含砼量、砼标号等。在限额的前提下,根据价值工程原理,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①按照控规最低要求去除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娱乐会所;②不设地下室;③做足地上停车位,同时以机械车位方式通过验收,减少地下开挖量。
2.加强设计图纸的会审与审查
仔细复核与审查设计图纸质量,对图纸工程上的经济性、合理性、可行性进行审核,及时发现设计不足,避免出现因设计问题导致的返工,从而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成本。
(三)动态成本管控
动态成本是过程控制中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前期制定的各明细“合约规划”来指导和控制实际过程中“合同签订和变更”,设置“预警指标”和“强控指标”,有效管控每一个合同变更和超付;做好隐形成本控制,降低费效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产品品质及工艺要求实施,施工过程中及时跟进,隐蔽工程留存信息、相关图片,作为结算审核的文件;加强房地产成本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健全学习机制,增强理论知识体系。
1.工程量动态管理
根据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信息,实时掌握工程量的计划完工和实际完工情况,为施工阶段工程款结算提供数据支持。
2.成本监控
对已完成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评价,根据成本的实时消耗情况,对未完工工程进行成本预测,为总成本管控提供支持。
3.竣工验收阶段做好决算
竣工验收作为项目后期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关,搜集整理竣工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资料、设计变更通知、主要建筑材料规格、资料与价格签证,做好竣工决算审核。
(四)加强和完善现场签证管理
减少签证变更,避免设计浪费,合理应用规范对设计进行优化;推行标准化,合理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空调板、消火栓、排烟井等功能性设计是否漏项;雨污水工程中的成品塑料井;室内抹灰采用石膏砂浆;景观PC构件应用。
对现场签证进行管理,包含签证的办理及审查。施工中发生现场签证时,先进行核算再实施,办理前进行工程量及成本增减分析,化成本事后被动控制为事前主动控制,现场管理人员紧跟施工现场,掌握签证办理的真实性和必要性。针对已经签发的签证,相关人员在审查过程中要判断签证的合理性、真实性、完整性,再严格根据合同、签证单等文件、依据定额进行工程量及价款核实。
二、发展装配式建筑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能源、资源再生利用、创新技术研发发展趋势,在建筑工程领域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改变建筑业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房地产业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必须依靠增加科技含量满足生产。利用新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作业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房地产业持续发展。
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15%以上。房地产企业在推广装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建筑产业化发展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装配式建筑由于大量采用在工厂制作的预制构件,能大规模实现穿插施工,缩短工期,加快开发周期,节省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降低开发成本。装配式建筑能减少30%的现场用工量,引导农民工转化成产业工人,提升质量和性能及居住舒适度。从社会效益来说,减少资源消耗,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资源和消耗对比如表1所示。
装配式建筑,能降低钢筋、混凝土、砌筑及抹灰工程费用,但是预制构件产品及其运输、吊装费用会增加,因此机械费及拼缝相关材料费增加。要实现构件的规模化发展,降低运输成本费用。生产成本中“人的成本”是不可控的,在新旧动能转化中,依靠采购先进设备及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完成机器对人的替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推广BIM应用
BIM作为共享知识资源,能分享项目从概念到运营的信息,为决策及实施提供依据。从房地产企业的角度推广BIM在大中型项目中的应用,如在图纸会审、深化设计、方案交底、配模配架、变更管理等场景的应用。通过快速建模实现土建、安装机电、幕墙装修的整合,发现原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及错误之处,提供图纸深化设计并为材料采购提供依据。据统计BIM在协调设计方面能节约5%的成本,项目周期缩短7%,及时实现投资回报。并实现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大大降低成本,缩短工期。
BIM的成本管理基础是5D模型,在3D几何模型的基础上,融入“进度信息”和“成本信息”,能对工程成本实施监控,使工程量的计算更具有准确性及效率性;参建各方有协同工作的资源平台,形成综合数据库,避免预算与成本控制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变更频繁、结算困难的问题;能保证多维度成本分析的高效性和精准性。目前,BIM存在的问题有建模所需成本较高,软件集成化程度有待提高及需要完善相关技术标准的问题。
四、加强资金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降低负债率、合理筹集资金、加快资金回流速度等方面入手,加强财务杠杆的应用。降低资金成本的途径主要是包括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负债率;加快应收款项的回收,加快销售资金回流速度;履行审批手续,严格按照资金计划拨付工程款;压缩现金库存与现金的使用量。
(一)降低负债率
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关键是拓宽向银行贷款、面向社会发行债券、股票、进行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融资资金的贷款周期要与项目的开发周期匹配,避免出现短期融资资金投入到长期项目中,最终导致项目资金链断裂。
(二)加快应收款项的回收
应收账款作为重要债权,实质上是企业对外发放的低息甚至无息贷款,是一种资金占用,必须及时加以回收,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应收款项的形成主要是应收的售房款,对售房款的追收建立严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
(三)严格按照资金计划拨付工程款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拨付工程款项,编制资金使用年计划,月计划,严格按照资金计划执行,完善相关审批手续、配齐完备的合法单证,对于任何不报计划的拨款要求,进行坚决抵制。
(四)压缩现金库存与现金的使用量
根据实际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量,控制现金库存的数量及现金的使用,通过转账及使用支票进行结算,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及资金的增值。将现金转化为短期投资,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通过到银行及时办理手续,加快支票、汇票、有价单证等在途资金的入账,以产生效益。
通过集约方式采购,降低库存减少现金占比能有效降低成本,共享资源,除比较质量、价格、运输及运行成本和使用寿命,还要考虑备品配件的价格和维修费用,有利于市场竞争降低材料设备的造价和采购成本,有效控制主要材料设备的质量。
五、结论
2017年是中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年,降成本需要弱化地方财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而地方针对房地产业的税收、信贷、金融政策具有短期性和多变性特征,这种不均衡的政策调控,对经济发展具有破坏性;另一方面,房价的增长带动生产性材料迅速上涨,能让大量的“降成本”破功。因此,对于房地产业而言,在当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利用管理手段,加强全周期成本管控,积极推广使用创新性技术,加强资金管理等降低企业内部成本的措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