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的“收纳”礼仪

2018-12-07徐静波

意林绘阅读 2018年11期
关键词:餐盒饭盒空姐

文/徐静波 图/月 儿

阅读分享:若非餐饮服务生,很少有人会想到“用餐后”的事。然而,日本人却对此很重视。不仅“餐后”,“用餐”也特别讲究,尤其要怀一颗感恩之心,吃得“干净漂亮”。读罢此文我们不禁感叹:民族素养的提高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它需一代又一代人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不断约束、规范、教育,最终达到“习惯成自然”。(特约教师:山东省邹城市郭里中学 仲维柯)

如果你坐过的话,不知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飞机上用餐时,如果是日本航空公司的客机,在送餐时,空姐一定会把各种餐盒摆放得整整齐齐,然后双手递给你,用一只手递送餐盒的情况,是绝不会出现的。因为日本空姐在将餐饮递给客人的时候,想到的是“这是粒粒皆辛苦的食物”,所以必须以敬畏之心,用双手递给乘客,请乘客享用。

日本人在用餐之前都习惯于合起手掌,有的还会认真地闭上眼睛,低下头说一句话,他才开始动筷子。这句话在动漫片中往往被翻译成“我要开动了”,这个翻译其实是不对的,在日语的语境中,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感谢神赐予我食物”,表示一种对于食物的敬畏与感恩之心。

那么,当乘客们在飞机上用餐完毕,你如果细心留意一下的话,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日本乘客会把盘子里的大小盒子整理一遍,小盒子叠在一起;或者再把饭盒的锡纸铺平,重新盖在饭盒上;或者把餐巾纸叠成方块,盖在用过的餐盒上,然后整整齐齐地递给空姐。

陪几位日本的酒店管理专家在外地考察,跟他们聊起这个细节,他们说,这主要是教育的问题。这种教育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家庭,另一方面是学校。

日本父母对于孩子吃饭用餐的习惯,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吃得干净漂亮”。日本是一个岛国,鱼是日本人吃得最多的食物。日本父母要求孩子在吃鱼时,不仅要吃得干干净净,而且吃完之后,还要求保持鱼的骨架不走形,也就是所谓的“干净漂亮”。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但必须这么做,因为只有做到“干净漂亮”,才对得起这一条奉献了生命的鱼。而吃完之后,孩子必须自己将饭碗和盘子拿到厨房的洗碗池里放好,甚至有的家庭要求孩子必须自己把碗洗好。

而在学校里,日本从幼儿园开始到初中,都实行学校午餐供应制度。午餐也是一个套餐,有各种各样的小盘子。孩子们从小接受这样的教育:吃饭前要说一句“食物不能剩下,必须吃完”。除非你身体不好,事先向老师说明。

吃完之后,所有的饭盒和菜碟子都必须回归原位,原来是怎样的,最后也必须怎样。然后自己端到洗碗池里把它们洗干净后,再根据要求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

正因为日本人从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他们不仅对于食物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敬畏感,同时,对于自己使用过的碗和盘子,吃过的食物,一定会整理收拾干净。日本人把这一习惯,称之为“收纳”。

在日本的肯德基餐厅,客人吃完东西后,都是自己把吃过的东西和杯子等端到垃圾箱前,根据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的分类,放入不同的垃圾箱。而服务员最多抹一下桌子就可以安排新客人入座。所以,这一种“收纳”文化,使得日本人习惯于把自己吃过、用过的东西归位到指定的地方,留下方便给服务员和后来的客人。这种“收纳”文化,使得一切变得严谨和有序,保证了事情不会出现乱象。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表现出日本社会的一种秩序与素养,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律。

猜你喜欢

餐盒饭盒空姐
关于我国外卖餐盒的处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
首批台籍空姐入职厦航
塑料饭盒异味巧去除
多高
13号餐盒柜
饭盒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