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2018-12-06张艳
张艳
摘 要:目的:对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施行相关舒适护理手段在患者康复时段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140名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实验组,另一组编为对照组,每个组类均有70名患者。对于对照组的70名患者,施行普通的护理措施,对于实验组的70名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措施,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痊愈的状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住院时长要比对照组患者短,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实验组患者相关病症的缓解及痊愈状况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均大于90%。结论:通过应用舒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相关病症的恢复和痊愈,护理效果要优于普通的护理方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长,改善患者的病症痊愈状况,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探讨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相关肺部慢性疾病长期发展造成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过度胀大以及充气,使得肺组织弹力降低,肺泡体积扩大的一种病症。最近几年,舒适护理手段的提出,有利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科学护理长期的发展。本次研究选择医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对于手术之后相关护理手段进行探讨,对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施行相关舒适护理手段,在康复时段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医院在2014年11月到2016年12月收容诊治的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并将这140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编成两个组类,一组编为实验组,另一组编为对照组,每个组类均有70名患者。在實验组中,包含41名男性患者以及29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龄的平均数是63.5岁。在对照组中,包含45名男性患者以及25名女性患者,患者年龄的平均数是65.8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中,相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大于0.05。
(二)方法。对于对照组的70名患者,施行普通的护理措施,对于实验组的70名患者,施行舒适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呼吸护理。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提升呼吸效率,改善机体的缺氧情况,提高活动耐力。患者采取坐姿,收紧腹部然后呼气,利用鼻子进行吸气,呼吸频率要慢,反复呼吸,每次五到十分钟,一天三到五次;(2)咳嗽咳痰护理。患者相关病症普遍的变现便是咳嗽咳痰,如出现剧烈咳嗽,需要施行吸痰处理,避免痰液阻塞,口服相关止咳化痰的药品,化解咳嗽的情况,降低不良影响;(3)饮食护理。患者大多存在营养不良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易产生疲劳感。所以需要注重营养补充,多进食蛋白质高的食物。(4)心理护理。大多患者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出现抑郁,心烦气躁的情况。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心理状况的护理,施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心情,促进恢复。
(三)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和处理,用百分数(%)来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通过t检验,P小于0.05,表示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5天,患者相关病症情况的缓解几率是94.24%,对照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2.4天,患者相关病症情况的缓解几率是76.58%。实验组的患者住院的时长要比对照组的患者短,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实验组患者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小于0.05。实验组的患者以及对照组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均大于90%。如表1。
三、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相关肺部慢性疾病长期发展造成肺组织终末支气管过度胀大以及充气,使得肺组织弹力降低,肺泡体积扩大的一种病症,特征是病发较慢,持续时长较长。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舒适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患者相关病症的恢复和痊愈,护理效果要优于普通的护理方式,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长,改善患者的病症痊愈状况,提升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值得在医学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妍.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10).
[2]龚素贞.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