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
2018-12-06王如虎
王如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并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探讨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开发培养策略,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想象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促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讨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开发培养策略,对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积累,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培养。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建立空间观念
对于小学生来讲,建立空间观念,必须借助于学生从生活中获取的大量感性材料才能进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图形的特征去想象,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从最简单的图形辨认做起,先辨认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图形,在这基础上逐步认识这些图形。所以在教学中应大量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图形与相应的知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直观体验,认识图形。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熟悉的实物例子。如“物体分类”,主要的任务是直观辨别物体的四种形状及其名称,结合学生日常见到的球、积木块、文具盒和茶叶罐等,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观察、触摸、分类和讨论等活动,形成对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的直观感受,为了直观地辨别物体的形状,除了分类活动外,还通过由实物或模型说出它的形状,由形状说出生活中这种形状的实物的练习活动,建立起四种几何体在头脑中的表象。同时,教师可以设计和组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个物体,使学生感受观察方位不同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一章的内容时,直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有亲身体验,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涉及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这是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
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理解图形与位置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
空间想象力的内容包括对位置的确认、对路线图的认知、对图形的抽象再现等,这就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空间观念,体验图形移位感和方向感,确立物体的位置,形成空间想象能力。这除了让学生观察,体验和描述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还要具体操作,加大实践活动。首先要再现生活经验,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具体观察物体所在位置,学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学看简单的路线图,尝试体悟物体的阴影是怎样形成的,并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别实物的阴影。如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方向盘、车轮、硬币等。其次,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通过拼一拼、剪一剪、折一折和量一量等活動,调动多种感官,这样易于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学会把握图形,强化学生对空间想象力的理解
学习测量物体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通过对物体的测量,有利于形成和加深学生的实体观念和空间感,帮助发展空间思维力。教材要求先结合生活实际和具体情境,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及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面积,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周长、面积,接着再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以及了解体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等。因此,学习测量和体验图形的教学策略重点应该放在把实物图形的测量与抽象思维计算结合起来。这仍然需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内容。如: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其次要加大学生动手实践的力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测量的意义,建立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及对测量单位的选择,再是要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如练一练中,有“对于你的铅笔盒的长度、你的橡皮的长度、你的课桌的长度,你的估计是多少?测量结果是多少?”这样的问题都有助于空间思维力的发展此外,还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动交流等新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加大实践和体验力度 因为测量需要互助合作才好完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测量一片树叶的周长,自身的周长等等,学生互相帮助测量,在合作交流中总结测量的结果,这都有助于对不同图形的体验。甚至可以借助游戏,组织学生开展“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体验1千米有多长,帮助学生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四、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数形结合的方法其本质就是要求将表达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语言或式子与其具体的形状、位置关系结合起来,建立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就蕴含了抽象的思维活动,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方能完成。数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形是具体实物、图形、模型、学具。数和形是紧密联系着的,学生只有先从形的方面进行想象思维,通过观察、操作,进行比较、分析,在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抽象,才能获得数的知识,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数形结合,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数学表达式与图形之间的互译训练,甚至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对数学概念性质进行描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这样数形结合的教学中,也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想象思维的训练、培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学生生活、学习经验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