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情境教学方法探析
2018-12-06王智礼
王智礼
摘 要:小学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基础阶段,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从小学阶段开设古诗词教育,有助于从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良好健全的人格。情境教学法的引入,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词的含义。鉴于此,本文以人民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指出了现阶段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中的必要性,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古诗词;情境教学
古诗词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将优秀的作品编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仅能从小使学生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置身于诗人所描绘得情境中,体验其中的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升华。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第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因此,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上述要求,对于理解能力逐渐提升的高年级小学生,在教学古诗词时,应该以加强其情感体验为出发点,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教学。
第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当下,很多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词时,偏重于词语意思的理解,一般是从翻译词语到翻译整句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然而,学生无法体会到古诗词中的意境,也就难以把握其中的隐含内容。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方法
(一)联系实际生活体验,启发想象
语文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古诗词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内涵内化于心,教师要创设贴近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情感共鸣,从而使其由此及彼,调整自己的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形象,进而入境生情。师生置身于情境中,再设计一些贯穿生活与情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言语创造力。
例如,《泊船瓜洲》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想要推行新政、重返政治舞台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在讲课时没有为学生讲解作者创作的背景和人生经历,那么学生是很难全面地理解这首诗想要表达的深刻含义的。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花一些时间给学生讲述王安石的写作背景和人生经历,他在推行新法中因与别人不意见不一致而遭到小人的弹劾,最终被迫辞官。此后,当他再次被皇帝启用而离开风景秀丽的江南时,不由得想起了当年主张变法时的苦苦挣扎,从而产生一种思想且迷茫的情感。这样有助于之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之后,针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教师可以抓住“绿”字,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字的精准,启发其想象江南的美丽春景,感受诗人对江南好风光的念念不忘之情。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诵读,透过“又”字体会诗人离开家乡已久的情感,从而理解王安石忧国忧民之虑。
(二)用语言描绘古诗词中的意境,增强情感体验
古诗词本身是用简单凝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一幅幅动人、美丽的画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为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教师应该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渲染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如,教学《长相思》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纳兰性德浓浓的思乡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背景音乐《怆》,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与此同时,再深情地为学生朗读一遍,让学生体深切地体会作者内心的那种身心分离的感受。如此一来,在教师精心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学生的头脑中也形成了一张情景图,和着悲凉的音乐,带着深切的感受自己诵读故事,充分感知其中蕴藏的思乡情感,为升华主题做准备。
(三)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画面美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曾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诗与画之间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有很多都描绘出一种画面美,其中也寄托着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应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度理解作者所刻画的不同场景,使其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真正地读懂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
比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生动地描绘始终所展现的唯美画面:艳阳高照下,远处的高峰上仿佛升起淡淡烟雾。从这里看庐山瀑布,仿佛从天上倾出,气势浩瀚,从天际涌向人间。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庐山瀑布,不管时光如何变化,至今依然能想起最初见到它的场景。学生在教师充满情感的讲解中,体会到了诗中描绘的画面,同时也加深了对古诗内涵的理解。
综上所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情境教学的运用方法,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其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赖冬梅.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讨[J].新校园(中旬),2017(04).
[2]刘丽兰.浅谈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中情境教学方法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