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12-06方琴英

速读·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途径培养

方琴英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是使学生认识世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到底该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怎样使阅读深入到學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呢?

一、校内开设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1.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的氛围,建立图书角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关键作用。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在图书室借阅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增强图书的推荐与交流,建立起一个好书的交换站。每周可确定一个中午的师生共读时间,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到阅读的氛围中来,形成“我要读书”的一种积极状态。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或学生自己做的手抄报等形式来宣传读书的重要性,进行读书方法的介绍,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及怎样正确地对待阅读。加强班级中读书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味中走进书海,畅游其中。

2.有效开展读书指导活动,以养成良好习惯

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的同时,我们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指导活动,推动阅读的深入开展。每月开设不少于一次的阅读指导课,以指导课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使之掌握正确的读书的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通过语言文字的练习,促进阅读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要教给阅读的方法。教师利用阅读指导课的时间,向学生介绍阅读的一般方法:精读、略读和速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可先看序言、摘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书的内容,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末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速读即一要带着问题一眼一句一行地扫读。

二要注重阅读的积累。单纯的阅读,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但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够的。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也适时地教给学生阅读积累的方法,使他们的阅读能更为有效。如下:①有选择地进行摘记。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阅读摘记册,将平时看到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记录到自己的摘记册上,以加强语言的积累,丰富写作的素材;②撰写好书推荐单。在阅读了一本好书以后,让学生通过好书推荐单的形式将这本好书推荐给自己的同学。在撰写好书推荐单的同时,学生对所阅读的书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对阅读的材料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也在动笔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强了归纳、概括的能力;③写好几篇读后感。指导学生在读了文章以后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表达独特见解的能力及欣赏、分析、判断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形成正确的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

3.以活动促阅读,巩固阅读的成果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需要保持的。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成果,促使学生的兴趣维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是促成阅读长效性的一个有利的手段。

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开展优秀读物推荐会、师生同读一本书、寒假读书活动、寒假读书笔记评比、展览活动、童话故事创作与表演活动、读书小报评比与展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状元的评比活动、课本剧创作及表演活动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获得更多的收获。特别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开始乐于读书,勤于读书,把读书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次次的活动,会将读书活动推向一个个的高潮,为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打下了扎实的根基。通过活动,真正达到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校外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培养学生有选择、有价值地阅读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时,更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选择好入门之书。高尔基说:“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对于学生而言,读好书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一是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课外读物。社会需要主要指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要求。从这个方面说,只要是进步的、健康的、有益身心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读。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二是选择符合学生自身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学生喜欢《电脑爱好者》,有的喜欢《四书五经》,有的却去看《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学生只有对读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才不会把读书当作是一种苦事、一种负担;三是选择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可以阅读一些游记、惊险和科幻小说甚至古典名著等。

总之,通过教师在校内外有效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了阅读方法,扩大了阅读面,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卓有成效的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侯军.初中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06).

[2]李秀峰.在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新课程(中),2011(06).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途径培养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