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的历史性与现实性探析
2018-12-06周荣芳
摘 要:从历史性看,过去没有明确提出“底线”或“底线思维”的概念,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内在心里和工作交往的外在行为中,受到底线意识的约束。体现在内在的心理求稳、以预防为行动导向、忧患的意识导向、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的行动中。从现实性看,底线思维包含了最低要求、最高要求和方式方法三层含义,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皆有底线要求。
关键词:底线思维;历史性;现实性;分析
底线原意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运用到工作生活实践中是指人的行为不能超越的界线,大众能够认可的下限,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生活中不可踏破的红线。过去从历史性看,有提出最低的要求,但底线思维的概念未明确提出,在中國共产党重要文献中也没有出现过。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以来,并融入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底线思维”就成为指导中国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共鸣。因此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探析“底线思维”,指导工作,是需目前开展研究的时代课题。
一、底线思维的历史性探析
从历史性看,过去没有明确提出“底线”或“底线思维”的概念,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内在心里和工作交往的外在行为中,受到底线意识的约束。一是体现在内在的心理求稳。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农业是治国安邦的“本业”,农业稳,天下稳。这种农耕文化以土地为根本,形成家庭关系、宗族关系、邻里关系,人口相对稳定的封闭区域,造就了“‘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稳定的乡土社会和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其特点是安、足、静、定,形成安定、求稳的心理。同时统治阶级也采取重农抑商及户籍管理等制度以求社会的稳定,从而使“底线思维”在“保底”的状况下开展其他活动,避免不稳状态的情况发生。二是体现在以预防为行动导向。中国过去历史传统中对预防的思想及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预防理念的典型体现。在中国过去历朝历代大到治国、打仗、处理日常事务等,小到为人处事,到处都存在着预防理念,都要在发现不好势头的时候及时制止或者对可以预见的灾祸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从而避免隐患的产生而造成大的祸端。这种预防是一种积极的自我保护行动,是想把危机或灾祸消除在萌芽状态,而且表现在一些外在载体和形式上,如占卜、祭祀等行为。三是体现在忧患的意识导向。忧患意识一直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价值观念,“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广大民众熟悉的一句至理名言。这种忧患意识是指对国家是否长治久安的关心或对个人前途命运的担忧而产生的紧迫感及危机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不论是统治阶级、士大夫,还是平民阶层都具有忧患意识,表现在居安思危,在顺境中要时刻警惕存在的危险,避免乐极生悲;同时在行动上积极地探寻产生忧患的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四是体现在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的行动中。从历史看,中华民族一直具有不说虚话而务实的精神,强调说空话无益,实干做事有所获。这种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来源于农耕实践的活动中,农耕时必须探索自然规律,不违农时,积极防范自然灾害,讲究实效。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实干精神由过去的相信神灵统治认为只要通过祈求上天,采用最隆重最崇敬的态度来祭祀就可以免除灾难、天下太平的“以神为本”的理念转到安民、利民、富民的以务实为内在动力,掌握真实情况,确立底线,应对风险,掌控主动权的“以民为本”的务实理念的底线上来。
二、底线思维的现实性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明确指出了底线思维的三层含义:第一,底线思维的最低要求在于凡事要从坏处准备;第二,底线思维的最高要求在于争取最好的结果;第三,做好底线思维的方法在于牢牢把握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也是贯彻“底线思维”,做好现实工作的指针。这种现实性的探析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底线思维”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底线思维”总体而言是在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第一,应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需要确立底线思维。目前全球局势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特别是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后,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危机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是在经济方面全球增长动能不足、全球发展失衡、全球经济治理滞后,2018年美国挑起贸易争端发生贸易战以来,围绕贸易和投资的国际纠纷愈演愈烈,出现经济“困局”、政治风云变幻和改革迟滞的特征,给全球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中国需要运用底线思维,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在大国关系中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另一方面,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法准则,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指针,坚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处理全球复杂事务中保持独立性。第二,新时代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确立底线思维。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标志,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因土地征用、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房屋拆迁、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贫富差距过大、生态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多样频发,导致出现的个别领域的不公平不公正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民生、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果不疏导、不采取果断措施,任其发展,可能会引发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划定底线,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努力去解决,不断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实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第三,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求确立底线思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的事情要做好必须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的地位和使命决定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党依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依然有一定的市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未得到根本遏制,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部分党员干部作风漂浮、软弱涣散、腐败堕落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确立底线思维,确立“官德底线”“党纪底线”,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二)“底线思维”认识和实践的偏差
底线是事物发生质变的度的临界点,一旦突破底线,事物就会发生质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底线有着鲜明的道德色彩,人的行为一旦踏破底线,就会从正直善良转变为丑恶。在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底线是最低要求,守住了底线,个人、家庭、组织、社会才会有序运转。但社会各领域对底线思维的认识目前仍有偏差,有的片面认为底线思维就是忧患意识,把两者简单等同起来;有的片面认为只要在经济工作领域贯穿底线思维,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就行,其它社会民生、意识形态、生态环保等方面可以适当放松,从而会使各种矛盾凸显,各类风险不断,群体性事件递增;有的片面消极被动地看待底线思维,上面强调底线思维,实践中就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干,就更怕出事情,一些原来计划好的改革措施就束之高阁,出现墨守成规和谨小慎微的现象;有的践踏底线,作出违背党纪国法的事。
(三)在现实性中增强把握“底线思维”的能力
把握“底线思维”,包括运用“底线思维”的方式方法和处理实际事务中的能力。坚持底线思维方法,应正确处理底线思维与忧患意识的关系。在底线思维的基础上常怀忧患之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树立忧患和风险意识,善于排查各种潜在风险,守住各种风险的底线。运用底线思维,要坚持敬畏与敢为的统一。常怀敬畏之心,知道不可做的事,才能知道哪些可做,才能约束自己在社会中的行为,才能不超越道德的底线、行为的规矩和政治的纪律,也才能敢为与善为。在现实中,“底线思维”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
(1)在政治方面底线,体现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明确指出了政治方面的底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因此一方面要全面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必须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不走西方多党制、“三权分立”的路子。
(2)在经济方面的底线是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两个“毫不动摇”。我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一方面坚持市场经济改革的共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制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总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经济应该坚持的基本底线。在经济的具体工作和要求中又提出许多底线,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就是底线;使用宏观调控政策,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失业率下滑不出“下限”,物价涨幅、通货膨胀不超出“上限”,这上、下限就是底线;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监管體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明确指出金融改革的底线就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3)在文化底线上,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和交锋,人们思想活动多元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杂音增加。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道德底线。一方面文艺作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价值底线,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网络文化等宣传方面强调必须把握党性与人民性,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与主动权,保证“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守住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4)在社会治理和保障民生方面底线,体现在坚持社会多层次保障体系,保障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于如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工作思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对于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也指出了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坚守底线”就是要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多层次保障体系,织牢民生安全网的“网底”。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义务教育、医疗、养老、安全、食品、健康、住房、脱贫攻坚等方面提供基本保障,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同时对特殊困难人群进行特殊扶持和救助,守住他们生活的底线。
(5)在生态建设方面,底线体现在划定“生态红线”。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这里的“雷池”,可看作是生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重要会议上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并强调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采取完善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终身问责制等一系列措施抓好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保护生态底线。
参考文献
[1] 田欣,赵建坤.安土重迁观念的产生及其变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97-101.
[2] 陈荣.应急管理史鉴(上)[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59
.[3] 杨永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维方法[N].学习时报,2014-09-01(2).
[4]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5] 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
[6]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4:209.
作者简介:周荣芳(1969- ),女,汉族,福建龙岩人,本科,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地方经济、社会管理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