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彝族“依诺方言区”民俗节日“井久”的现代价值

2018-12-06韩凌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0期
关键词:火把节彝族方言

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的彝族地区,是一个保存强大信仰,保留完好原始习俗痕迹的民族。各种盛大的宗教节装点于这片秀丽山乡。各种宗教祭祀节日既融入了现代人的感情意识又参杂许多原生形象。特别在凉山地区彝谚云:“所地喜火把,依诺好井久”讲的是民族虽相同,但不同的方言区有着不同的节日风俗与庆祝方式。每年七月更多为人熟知的是被外界誉为“东方情人节”的“所地”“什扎”方言区的“火把节”。而在大凉山的美姑县、雷波县、金阳县、越西南部、昭觉东部、甘洛北部以及小凉山马边、峨边县境内人们通常是不过火把节。

相传,很久以前依诺彝区也要过火把节,可是有一年人们正点着火把,穿着盛装准备欢度火把节时突然下起了三天三夜的红雪,这七月红雪覆盖了整个村寨,使当地的彝民生灵涂炭、五谷不收、六畜不兴等说法。因此,第二年长老们决定停止欢度这个不适合自己地区的节日,而在这浓情七月取而代之的是有着浓厚宗教色彩具有祛除病害、还赎咒孽意义的节日“井久”。从此,每年的七八月间凉山以依诺方言区为主的“井久”与火把节一样盛大,且必不可少。

长久以来“井久”在依诺地区具有较高的地位,每年的固定时间家家户户都会举行。诚然,其中的内容意义却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多数人仅仅以为这只是一个能使阖家兴旺的宗教仪式,与彝族通常要做的“赎魂”“折属”“晓补”三种宗教仪式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我却以为,它不仅有着是宗教意义,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更可以称它为“依诺”彝族地区的节日。

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提到节日是具有一定固定時间共同心理素质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具有约定俗成的集体智慧。由此可将“井久”定义为依诺方言区的岁时节日。这也是过节时间最长、规模类型最繁多的节日。总体来说这是依诺彝族地区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以户或家族为单位,以不同规模的仪式为载体,目的是为全家或整个族人赎还咒语、祈福攘灾的宗教娱乐节日。具有普遍性、认同性、本能强制性,以及仪式中的所有成员都自觉的在整个仪式中担任特定的职责性。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规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符合当地共同的心理愿望,体现出彝族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无意识的自觉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民俗的认同价值

“井”在彝语中意为“敌人”是一个名词;“久”为使动词“使转走,颠覆”之意。即为“除去、转走敌人的污秽”。这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祛除污秽,转运仪式。同时“井久”与彝语中“说久”一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久”又可译为“年、节日”之意;“说”意为汉族、汉区之意,“说久”即“汉族年”之意;“井”也可解释为“大众的、百姓的”,“井久”在这里理解为“彝族节日”之意。因此从字面意思看我认为,“井久”也与“说久”一样是一个盛大节日之说,只不过这是每家每户以宗教仪式为载体,构成很长整段时间,使得大众娱乐、加深情感、提供美食、保佑平安的宗教节。

依诺彝族地区在规定的时间内以户或家族为单位,以不同规模的仪式为载体,目的是为全家或整个族人赎还咒语、祈福攘灾的宗教娱乐节日。具有普遍性、认同性、本能强制性,它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规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符合当地共同的心理愿望,体现出当地彝人民千百年来集体无意识的自觉性。会把它当成整个族人集体心理的书写来提醒、反观自己。

二、传统文化的传播价值

“井久”对于依诺方言区的彝族人来说是社会、宗教、哲学以及精神、信仰、价值取向、心理慰藉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具有较高的宗教学、民俗学研究价值,特别是“井久”宗教活动期间族人们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对民族认同和精神文化传承有一定的意义。“井久”作为依诺方言区彝族人民俗文化的一个部分,反映了这个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民众共同的制度文化,指引着其行为规范。同时宗教活动进行期间,不论是仪式前时间的卜算、毕摩的邀请、仪式的类型、仪式的禁忌、仪式的目的、仪式的过程等一系列行为,还是毕摩(祭司)在仪式中念诵各种经文其涉及到天文、历法、医学等内容,也包括《勒俄特依》、《博葩》、《指路经》等古籍文献。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凸显出独特的文化情趣。由此,“井久”的表现形式和丰富内涵,对研究彝族民俗文化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三、心理寄托的社会价值

依诺方言区彝族人在六七月必做这仪式,对所有人来说是心理慰藉,是一年来运势的寄托。即使比较贫困的家庭也会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做小型仪式。这时的牺牲只需要两样或者用一只公鸡都可以从简完成。重要的是一个心理过程的寄托。同时也有这样的说法“九只鸡可以当一条牛”牛是仪式中的最高献祭品,当没有牛的时候又根据主人的特殊需要另想办法。

彝族与生俱来是一个热爱狩猎迁徙,同时也勇敢善战的民族,历史上许多冤家械斗也导致不断有年轻人为保卫家族荣誉战死。因此多数彝族家庭都会做这个阻挡仇家咒语的仪式,当地彝族群众用“井久”的方式抚慰心灵,积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形成火大而自然的认识观。

“井久”是以宗教的名义联络族人感情的节日。通过对祖辈的认同,万物神灵的信仰达到组织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把对祖先的崇拜虔诚导向对寄托于先祖能够保佑后代子孙兴旺发展、以及体现出宗族组织个体的忠诚。而且“井久”又不仅仅只是一个宗教过程,它更是一个具有固定时间、固定模式、符合人们共同心理愿望的岁时节日民俗。整个节日期间,宗族成员通过背诵谱系,流传讲述祖先业迹、祭神,分胙,祈福、赎吉祥、“还债”,从而达到成员相互认同,更好的交流沟通。

作者简介:韩凌(1986- ),女,彝族,四川西昌人,硕士,西昌学院,研究方向:彝族文学。

猜你喜欢

火把节彝族方言
方严的方言
彝族海菜腔
方言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火把节的情歌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