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的影响对比分析
2018-12-06韩健
韩健
(四川省苍溪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四川 广元 628400)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是侵袭,引发完全或是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使急性心肌缺血而引起的综合征,其主要有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是胸骨后闷痛、压迫等,且大多伴随慢性肾功能不全等高危病症。有研究人员指出,他汀类药物能够调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脂代谢与稳定斑块,且效果与使用剂量间有相应的关联性。鉴于此,文章探讨了两种不同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因子影响对比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63~76岁,平均年龄(65.65±11.7)岁。所有患者诊断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性冠脉综合症诊治指南》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急性感染、创伤、肿瘤、肝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异常患者,排除在1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生素等药物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组成比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同时接受研究的患者都已经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都按照指南要求应用。仅在选择他汀类药物时,A组选择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20 mg/d;B组选择氟伐他汀(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79)40 mg/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的指标进行比较。指标包括炎症反应指标CRP、IL-1β、MMP-9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指标 CRP,IL-1β,MMP-9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LDL-C,HDL-C在治疗后比进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DL-C,HDL-C、TC水平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表3。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血脂指标比较(±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ipid level before and 12 weeks after treatment(±s,mmol/L)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血脂指标比较(±s,mmol/L)Table 1 Comparison of serum lipid level before and 12 weeks after treatment(±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表2 MMP-9用药前后值变化比较(±s,ng/ml)Table2 Comparisonof MMP-9 beforeandaftermedication(±s,ng/ml)
表2 MMP-9用药前后值变化比较(±s,ng/ml)Table2 Comparisonof MMP-9 beforeandaftermedication(±s,ng/ml)
注:与用药前比较,aP<0.05
?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 CRP、IL-1β水平比较(±s,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 and il-1 dose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g/ml)
表3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 CRP、IL-1β水平比较(±s,ng/ml)Table 3 Comparison of CRP and il-1 dose before and after adminis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ng/ml)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
3 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炎症学说成为主流[1]。该学说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其启动因素是低密度脂蛋白(LDL-C)在血管内膜的渗透[2]。LDL-C在内膜下累积,导致血管内皮变形和局部血液动力学改变,激活内皮细胞的磷脂质释放,启动炎症反应。动脉壁中持续存在的脂蛋白使炎症反应持续进展,内皮活化后最先介入的血小板使内皮表面分子进一步活化,释放多种白细胞粘附因子,使巨噬细胞与T细胞趋化、聚集、活化,进而启动炎症级联反应[3]。与此同时,体内免疫监管调控系统启动,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和抗炎作用的平衡控制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代谢因素可能参与影响整个进程。巨噬细胞活化诱导TNF-α、IL-1β、IL-6等因子表达,T细胞活化导致一系列细胞因子释放,在末梢循环中能检测到IL-6和CRP的浓度增高[4]。
动脉粥样硬化只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础。ACS发病的关键是急性血栓事件。冠脉血栓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斑块破裂和斑块表面侵蚀。斑块破裂见于半数以上的ACS患者,主要原因是斑块内活化的T细胞产物干扰素ɣ(IFN-ɣ)等介质会强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合成胶原蛋白,而胶原蛋白是维持和修复粥样斑块纤维帽稳定性的重要物质。与此同时,活化T细胞产生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巨噬细胞产生的间质胶原酶对纤维帽的胶原蛋白进行降解,从而导致粥样斑块纤维帽变薄且不稳定,甚至破裂,进而暴露斑块内的血栓前体物质,释放磷脂等强烈致凝物质,激活凝血级联反应,导致血栓形成。因此,ACS的血栓事件,仍然是炎症反应的结果。MMP水平可以作为粥样斑块稳定性的评价指标[5-6]。
炎症反应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目前已经成为主流,但是,以此指导临床治疗,还处于研究阶段[7]。他汀类药物因其确切的调脂效应导致的心血管获益,已经大量临床实验所证实。如本研究所见,伴随血脂变化的炎症指标变化,不能证实他汀的抗炎效应,但是,至少能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水平与血脂水平的关联性。
本研究两组间随着血脂水平变化,炎症指标也发生相应变化,验证了他汀治疗的有效性。但是,两组间变化没有差异性,说明治疗效应是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