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电影中隐喻手法下人物性格的刻画

2018-12-06陈跃华李嘉琦

视听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阿甘人物性格刻画

□ 陈跃华 李嘉琦

隐喻,本属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当隐喻融入到以视听为主的电影艺术中,便会与观众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引起观众更为强烈的情感共鸣。隐喻虽有一“隐”字,但隐喻手法对人物性格刻画所显现的效果,并非隐秘不可见,相反,隐喻手法会让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使观众更加明确地认清人物外在形象,更加理解人物行为举止的内涵。而以创作为乐的导演为了更加立体地展现人物性格,更会综合运用多种隐喻手法于一人,使电影人物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以此塑造出一个个跃然于银幕的令人难忘的经典形象。

一、画面的隐喻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电影画面是电影的主体,也是电影中人物行动的“地点”,因此导演会在构思画面时,灵活使用隐喻手法,巧妙运用构图与色彩赋予画面各式各样的内涵,以此凸显人物的性格。这些画面的隐喻往往贯穿始终,给观众带来一种持续的心理上的暗示与诱导,使观众在观看电影之时对电影中的人物产生猜想与兴趣,并对接下来的情节走向产生浓厚的好奇心。

(一)构图的隐喻

人物在画面中行动的方向,以及在画面中的大小、所处位置的高低,都是导演利用构图隐喻人物性格的着力点。这些构图元素在导演的精心有机组合下,凸显着人物隐秘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使观众能够更方便地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如在表现美式超级英雄人物时,为了表现出这些超级英雄正直而又异于常人,导演通常会采用仰拍角度,赋予画面中或站立或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高大上的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从而隐喻这些超级英雄的伟大。尤其是“三点式着陆”的超级英雄亮相,更是被很多观众津津乐道。这种构图隐喻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却可以简明地赋予这些超级英雄极强烈的正义感,留给观众极深的印象。

在刻画一些平凡人物时,导演更会在构图上多花费一些心思,因为不同于那些超人类角色性格的单一性,普通人物性格往往更为复杂,要想刻画好这些性格复杂的普通人,就必须要在构图上更下功夫。比如迈克·尼科尔斯导演的电影《毕业生》,男主角本是一个木讷迷茫且略失主见的大学毕业生,本的父亲则是一个性格强硬的家长,迈克·尼科尔斯为了凸显这对父子的性格差异,在构建本与其父亲对话的场景时,将父亲头部置于画面的前景,且占据画面二分之一以上的面积,作为画面主体的本虽位于画面的正中央,但在对话进行中,父亲头部不止一次挡住本的脸,此情此景让观众仿佛也看到和感受到本被压抑得无法喘息的精神世界。导演利用构图上的隐喻巧妙地表达出父子二人的性格对立与疲于沟通:一个木讷软弱,一个态度强硬;一个几近无语,一个言辞凿凿。除此以外,迈克·尼科尔斯又在泳池片段让本的父亲用上帝视角俯视本,更凸显出了二人关系的生疏与紧张。

(二)色彩的隐喻

1935年,第一部彩色电影《虚荣城市》在英、美同时上映,宣告彩色电影时代来临。相较于之前单调的黑白两色,彩色电影丰富的色彩无疑给观众带来更刺激和更美妙的视觉感官,同时也让导演获得了隐喻电影人物性格的新手段。导演在塑造人物时,或让角色穿着拥有特殊色彩含义的衣物,或在角色所处的环境大量地使用某种色彩,又或者蜻蜓点水般地对某种色彩加以运用,借用这些色彩进行或深或浅的隐喻,加深观众对人物的理解。张艺谋导演十分喜爱利用纯色色彩装点电影中的人物。《英雄》中,张艺谋便使用了多种颜色来隐喻、诠释人物的性格。赵人的性格刚烈,张艺谋就让这些赵人穿着朱红的绸子质地的衣服。秦王则是端坐在淡蓝色与深黑色相间的宫殿之中,身穿肃穆的黑色铠甲,以体现秦王性格的理智与残暴。为表现其内心的转变,侠客的服饰由艳红转为淡蓝,从淡蓝转变成翠绿,又从翠绿转为纯白,那是由杀气腾腾到平和淡漠的色彩转变。在《英雄》中,张艺谋借助人物不同颜色的服装,讲述着罗生门般的不同故事,表达着不同情感诉求。色彩在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的同时,更升华、复杂化了电影的主题。

二、语言的隐喻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语言也是电影中最常用来隐喻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比起画面的隐喻,对白与旁白的隐喻更为直接和具体,通常代表导演对人物的看法和定义,属导演直抒胸意之笔。①

(一)对白的隐喻

精彩的对白不仅能使观众正确理解片中人物性格,还有助于深刻把握影片主题,从而有效地提升观众的观赏体验。在美国知名导演蒂姆·伯顿创作的奇幻爱情片《剪刀手爱德华》中,半机器人爱德华因为自身的缺陷,无法对女主角表达爱意时,说了一句“如果我没有刀,我就不能保护你。如果我有刀,我就不能拥抱你”。这句台词充分地表达出了爱德华内心的矛盾,导演用仅仅二十六个字便将爱德华的自卑却又渴望爱的性格刻画出来,使得观众沉湎在这悲伤而又美好的爱情故事之中不能自拔。而在罗伯特·泽米基斯导演的《阿甘正传》中,阿甘母亲的一句“人的一生就像一盒巧克力,而结果往往出人意料”,则刻画出了一位乐观自强的母亲形象。这位伟大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孩子的低能而灰心丧气,而是不断鼓励着、培养着阿甘,让阿甘明白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阿甘母亲的“巧克力人生说”影响了阿甘的一生,也反映出了这位母亲乐观积极与好强的性格。同样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台词更是十分质朴,无论遇到怎么样的困难,受到什么样的不公待遇,阿甘的台词永远都是沉着、冷静的。

对白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导演通过人物间对白的隐喻,快速地在第一时间为观众塑造出鲜明的人物性格,便于观众理解人物。同时,随着人物对白的“质变”,人物形象也会越来越丰满,观众对人物的认识也就越来越深刻。

(二)旁白的隐喻

旁白作为一种说明性、阐述性的语言,可以是电影中的人物第一人称的主观视点表达,也可以是作者的第三人称的客观视点表达。电影语言因为其自身的特性,导致电影极易表现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不容易直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旁白作为一种手段,尤其是作为一种隐喻手段,可以完美地弥补这一缺憾,让电影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与鲜明的思想倾向,使人物的主观情感能够更加清晰地加以展现。旁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介绍人物的时候,画面上的人物会做出符合或者不符合旁白内容的动作,以此来加深观众对画面中人物性格的印象。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旁白大多为马小军的内心世界服务,例如“我最大的幻想便是中苏开战。因为我坚信在新的一场世界大战中,我军的铁拳定会把苏美两国的战争机器砸得粉碎。一名举世瞩目的战争英雄将由此诞生,那就是我”。这些旁白把马小军那种闲来无事之时崇拜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的性格鲜明地表现出来。

三、音响的隐喻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许多导演喜欢使用听觉元素隐喻人物性格。音响作为电影重要的听觉要素之一,最擅长从细微之处隐喻刻画人物的性格。音响除了可以配合画面、补充画面内容外,还可以深层次地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音响可以更细致具体地刻画人物性格,每当电影中一位重要人物登场的时候,导演特意地为其加入自然或人工的音响隐喻登场人物的性格,把人物的内心世界,以一种特殊又直接的方式展现给观众。②

可以说,好的音响在隐喻人物的同时更会具有强烈的符号化的特征。如在《不成问题的问题》中,主要角色丁务源是一个在树华农场里独立枝头、行事狡黠、办事常常睁一眼闭一只眼的人。导演梅峰便用猫头鹰来隐喻他,使其符号化,因为猫头鹰这种动物在农场中十分常见,又恰恰常常独立枝头、行事狡黠、睁一眼闭一只眼。所以,每当影片发生变故,丁务源独自思量或左右逢源的时候,创作者常常会在远山的背景环境中加上几声猫头鹰的叫声。而秦妙斋是农场里的小流氓、疯癫艺术家,很浮躁、很聒噪。当秦妙斋出现的时候,导演就不是利用简单的脚步声,而是在脚步声出现之前,先出现鸭子被人惊吓后边叫边跑开的声音,然后才是他的脚步声。而当他在自己房间里的时候,他房间里的桌子、椅子、床、地板,好像所有的家具只要一碰就吱吱嘎嘎地叫出声来一样,一个浮躁的人似乎住在一个浮躁的房间里才是最合适的。尤大兴是一个失败的改革者,他为了改革农场而出现,同时,他自身又具有刻板、规矩、自律的性格特点,他的声音自然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他来到农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办公大厅的墙上挂上一个大大的壁钟,规范工人们的作息时间。而电影的整体音效随着他的到来也由嘈杂活跃变得肃穆严谨。

四、结语

隐喻作为一种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用严谨的构图与丰富的色彩,在视觉感受上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人物性格;用饱含情感的对白和旁白,让观众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多样的音响,从听觉上感染、打动观众,进而使观众更好地认识人物、理解人物。

注释:

①赵春霞.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艺术——以安哲罗普洛斯的电影为例[J].电影评介,2009(14):24-25.

②曹保平.电影中的隐喻与象征[J].电影艺术,1987(10):37-38.

猜你喜欢

阿甘人物性格刻画
英文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成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浅析《阿甘正传》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因为《阿甘正传》我来到了美国
浅析《呼啸山庄》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水浒传》中的英雄与酒
基于人物图像视觉特征的人物性格隐私分析
藏在心底的自责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Potent环的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