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大棚西甜瓜—莴苣/冬瓜周年生产高效模式关键技术

2018-12-06李平邱文兵胡阳梁红艳杨昌斌徐清华

长江蔬菜 2018年19期
关键词:西甜瓜莴苣整枝

李平 邱文兵 胡阳 梁红艳 杨昌斌 徐清华

导读:推荐了西甜瓜—冬瓜、西甜瓜—莴苣两种周年生产模式,667 m2年生产总值最高达2万元。同时从品种选择、茬口安排、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甜瓜高效栽培技术,供种植户参考。

湖北省西甜瓜播种面积年均在10万hm2左右,居全国第六。在经济全球化及农业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湖北西甜瓜产业向设施化、高品质、绿色高效快速转型态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设施西甜瓜种植规模超过1.3万hm2,并以年10%~15%速度快速增长。荆州是湖北省西甜瓜产销第一大市,年播种面积2万hm2左右,产量70万t。为了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自2011年以来荆州农业科学院不断创新技术模式研究,加强技术推广服务,在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多个基地主推大棚西甜瓜与2种蔬菜周年生产高效模式,即2茬西甜瓜连作1茬秋冬莴苣或1茬西甜瓜连作1茬夏秋冬瓜,667 m2年产值近2万元,实现了瓜菜质优价高、节本增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荆州及周边地区推广面积近600 hm2,并于2018年5月22日在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功举办了湖北省园艺学会西甜瓜专委会2018年会暨石首西瓜节并现场观摩该模式。该模式对进一步增强湖北西甜瓜乃至大宗蔬菜设施生产的综合竞争力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西瓜以早熟耐低温花皮圆形中果型品种84-24类型为主;甜瓜以早熟抗病厚皮类型鄂甜瓜5号为主;莴苣以耐低温高产红尖叶绿肉香味品种红香妃、农福等为主;冬瓜以黑皮长形高产抗病皮硬腔小品种黑优大等为主。

2 茬口模式

2.1 西甜瓜—冬瓜

西甜瓜2月底移栽,5月初至6月底上市,采收2批,7月初拔秧清园;冬瓜在前茬西甜瓜拔秧清园后、不灭茬保留地膜直接在大棚内原有垄厢上移栽,不施基肥,7月中旬至8月初移栽,10月至次年元旦春节期间(棚内就地储藏)上市。

2.2 西甜瓜—莴苣

头茬西甜瓜2月底移栽,5月初至6月底上市,采收2批;头茬西甜瓜拔秧清园后不灭茬不施肥保留原有地膜,7月初在原有垄厢上直播第2茬西甜瓜,9月中旬起上市采收1~2批;莴苣8月底至9月底播种,在前茬西甜瓜采收清园后揭掉或卷开大棚膜、重新整地施肥覆盖地膜(一般前茬西甜瓜地膜保护较好可再次用作莴苣地膜),9月底至10月底移栽,12月初至次年春节前后上市。

3 产量效益

3.1 西甜瓜—冬瓜

西甜瓜全年1茬采收2批,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产值为7 000~8 000元;冬瓜667 m2产量为3 500~5 000 kg,产值为 5 000~8 000 元;该模式全年667 m2总产值1.2万元以上。

3.2 西甜瓜—莴苣

西甜瓜全年 2茬收 3~4批,667 m2产量在5 500 kg以上,产值一般在1.1万元以上;莴苣667 m2产量在4 000 kg以上,产值0.6万~1.2万元;该模式全年667 m2总产值2万元左右。

4 播种育苗

西瓜、甜瓜一般1月中旬播种,暖床穴盘基质育苗;莴苣8月底至9月底播种,冷床撒播集中育苗;冬瓜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冷床穴盘基质育苗。

5 定植密度

西瓜爬地栽培,667 m2定植密度500~550株;甜瓜吊蔓栽培,667 m2定植密度1 300~1 500株;莴苣667 m2定植密度5 500株左右;冬瓜667 m2定植密度200株左右。西甜瓜2月底3月初移栽,在大棚内加盖小拱棚;莴苣9月底至10月底移栽,在移栽后1个月内不覆盖大棚膜;冬瓜7月中旬至8月初在大棚内移栽。

6 肥水管理

6.1 基肥

西甜瓜667 m2施生物有机肥 200~250 kg、高氮高钾复合肥20 kg、钙镁磷肥10 kg、硼肥0.5 kg、锌肥1 kg。莴苣667 m2施生物有机肥200 kg、高氮高钾复合肥40 kg、钙镁磷肥10 kg、硼肥1 kg。所有肥料全田均匀撒施,深耕整细起垄,全田地膜全覆盖。

6.2 追肥

利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冲施水溶性肥料。西甜瓜在伸蔓期667 m2施1次高氮全营养水溶性肥料2 kg;膨果期667 m2施高钾全营养水溶性肥料8~10 kg,分2~3次随水滴灌冲施。西甜瓜在每茬收获第1批瓜后,可参考头批瓜的管理,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对第二批瓜进行追肥管理,同时重点对叶面喷施有机态叶面肥料。莴苣在莲座期大棚覆膜前667 m2穴施尿素10 kg、高钾型硫酸钾复合肥10 kg。冬瓜在苗期、伸蔓期各冲施1次高氮全营养水溶性肥料5~8 kg/667 m2、膨果期分3~4次冲施高氮高钾全营养水溶性肥料10~15 kg/667 m2。

6.3 灌水

西甜瓜一般不需单独浇水,应在起垄覆膜后移栽前7~10天利用膜下滴管将全田灌足水。莴苣应根据天气,最好等覆大棚膜前有一次较足降雨,或利用喷灌在覆大棚膜前灌足水。冬瓜移栽时正值夏末高温期,可根据土壤墒情,在苗期和生长前期,利用膜下滴灌系统适时补充水分;后期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膨果肥,适当灌水。

7 整枝留果

每茬西瓜首批需严格采用双蔓整枝,主蔓第2或第3朵雌坐果,1株1果,第二批西瓜管理不必严格定蔓整枝;甜瓜单蔓整枝,主蔓第8~12节留第1果,第20~25节留第2果;冬瓜3蔓整枝,主侧蔓第10节以后留果,1株2果。坐果后应根据田间长势适度整枝。早春茬西甜瓜、夏秋茬冬瓜利用坐果灵辅助授粉。秋冬莴苣在抽薹初期和中期分别喷施1次莴苣专用防薹增粗剂。

8 温湿度管理

8.1 西甜瓜

早春移栽后大棚内覆盖小拱棚,以保温防高温烧苗为主,小拱棚内白天30~35℃,夜间不低于15℃;伸蔓期应结合气温、整枝定蔓操作需要和田间长势,逐步揭开直至去掉小拱棚,以增加光照、防高温又防低温,白天 30~35℃,夜间 18~22℃;开花坐果期大棚内白天 28~32℃,夜晚 18~22℃;膨果期以增加昼夜温差为主,白天32~35℃,夜晚18~20℃。整个生育期要降低棚内湿度,最好不超过70%。

8.2 冬瓜

前期充分通风降温;11月适当保温防低温,保持白天20℃以上,夜晚12℃以上;12月及以后防初霜和寒潮,棚温最低保持5℃以上,用稻草垫瓜和盖瓜,以保温、预防冻害和烂瓜,保持棚内干燥。

8.3 莴苣

移栽时要拆除或完全揭开大棚膜,10月底再盖回大棚膜同时完全通风;11月以后以通风为主,预防寒潮、初霜和冰雪冷害,棚内夜温不低于5℃时不必完全闭棚,雨雪低温天气保证棚内温度最低在0℃以上;整个生育期尽量降湿,预防病害。

9 病虫害防治

9.1 病害

所有病害应遵循农业和生物防治优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交替用药,减缓病菌抗药性。瓜类重点防治蔓枯病、细菌性角斑病、炭疽病、疫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化学防治可选用可杀得(氢氧化铜)、农用链霉素、氯溴异氰脲酸等防治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用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咪鲜胺、粉锈宁(三唑酮)等防治炭疽病、蔓枯病和白粉病;用烯酰吗啉、霜脲氰、甲霜灵防治疫病;用病毒A、植病灵、病毒必克、宁南霉素预防病毒病。

莴苣重点防治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灰霉病等;用腐霉利、嘧霉胺、菌核净等防治菌核病、灰霉病等;用农用链霉素、氯溴异氰脲酸等防治软腐病;用烯酰吗啉、霜脲氰、甲霜灵等防治霜霉病。

9.2 虫害

不同熟制瓜菜虫害发生差异较明显。早期虫害以蚜虫、红蜘蛛、斑潜蝇、黄守瓜为主,中后期以蚜虫、红蜘蛛、蓟马、飞虱、夜蛾、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黄守瓜、瓜绢螟等为主;化学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吡蚜酮等单剂或复剂防治蚜虫、蓟马、飞虱、斑潜蝇、黄守瓜、红蜘蛛,选用甲维盐、联苯菊酯、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等单剂或复剂防治夜蛾、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瓜绢螟。所有虫害防治应以物理防控、生物或植物源制剂优先防治,交替用药,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禁止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

猜你喜欢

西甜瓜莴苣整枝
陕西渭南蒲城县:拓展宣传路径 擦亮西甜瓜品牌
秋日野餐会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滴灌西甜瓜套种玉米模式栽培技术
莴苣和韭菜
山东省西甜瓜生产现状及新技术应用
陕西·蒲城西甜瓜产值突破10亿元
爱上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