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菜用红薯尖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2018-12-06彭征途罗文辉黄敏柯咏芳黄龙亮尹志强
彭征途 罗文辉 黄敏 柯咏芳 黄龙亮 尹志强
导读:菜用红薯尖营养丰富、口感鲜嫩,受市民欢迎。选择优良品种和无害化栽培基地,采用温度调控、合理密植、病虫害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可确保菜用红薯尖无公害高产。
红薯尖物理防控技术
大冶地区位于鄂东南,与武汉、黄石、鄂州、咸宁等城市接壤,属亚热带大陆季风丘陵地带,境内南高北低东西平,海拔一般为120~200 m。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9℃,年均无霜期261天,年均降水量为1385.8 mm,适合红薯种植。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蔬菜在食品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多,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正常需求,促进农业产品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农业种植结构也应进行调整。菜用红薯是以红薯尖部叶片和茎秆为食用部分,营养丰富、口感好,深受市民喜爱。
1 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和无害化栽培基地
品种选择应以叶片心形,叶绿色至深绿色,茎、叶片及叶柄上无茸毛,分枝多,生长快,抗低温,耐高温,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的高产品种,适合大冶地区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鄂菜薯1号、薯绿1号和百薯1号等。栽培地应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及重金属污染的地块作基地。
2 育苗及苗床管理
菜用红薯的繁殖根据品种不同,采用不同的育苗和繁殖方法。有种薯的品种在每年2月底3月上旬气温上升时选用无黑斑病、病毒病等健康种薯,埋入肥沃土壤中,用腐熟人粪尿浇足底土,上面盖上细土,用地膜覆盖厢面,然后再搭盖小拱棚以增加地温,视天气5~7天浇水一次,出苗后晴天高温时要揭膜通风,防止烧苗。鄂菜薯1号等品种由于无薯块茎或块茎小,繁殖力低,主要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在冬前要采取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结合的栽培方式,于每年9~10月苗床厢面深耕后铺设电热线增加棚内温度,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300 kg、含硫酸钾的复合肥25 kg;红薯苗成活后控制厢面灌水,低温来临时采取盖草帘、棚内升温等措施,确保菜用红薯能安全越冬,有利于春季正常繁殖。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精整栽培地,施足基肥
在定植前清除栽培地田间杂草,将上茬作物残留株、杂草清除后带出田间集中沤肥,机耕机整2次,翻耕深度在30 cm以上,做到地平土细,无杂草残株。整地后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250~300 kg或农家肥1 500 kg作基肥。
3.2 构建大棚调节温度
菜用红薯适宜生长温度在15~35℃,低于10℃和高于38℃生长受阻,遇霜冻天气会导致红薯尖死亡,大冶市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气温偏低,7~8月日照强、气温高,过低或过高的温度均不利于红薯尖生长。要达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的,必须采取冬季利用薄膜保暖,夏季利用遮阳网遮荫的保护措施。大棚以钢构骨架为主,南北向,棚宽4~6 m,长按地形确定,顶高不低于2.2 m。11月初当夜间气温低于10℃时用大棚薄膜扣棚保温,当气温低于5℃时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大棚内建小拱棚,并采取加热设施增温。5月气温升高后,适时打开裙膜通风,7~8月气温高时用遮阳网覆盖防晒、保湿、降温,创造一个适合菜用红薯生长的小气候环境,促进菜用红薯快速生长,延长采收时间,提高产量。
露地种植时间为每年4月至10月下旬,根据大冶气候特点,能保证红薯尖正常生长,且成本较低,但病虫害偏重,注意防治。
3.3 开畦备种
按畦宽 1.2 m开沟分厢,沟宽 40 cm,沟深25 cm,畦面平整,沟直沟平,便于农事操作。
3.4 合理密植
菜用红薯在春秋均能扦插定植。定植前将畦面浇足底水,红薯茎秆斜切小段,每段含3~4个腋芽。畦面用竹签打孔后插入薯苗,浇定植水,畦面保持7~10 天湿润。 株距 18~20 cm,行距 20~25 cm,每667 m2种植15 000株左右,未成活的薯苗及时补插。
3.5 科学施肥与灌水
扦插缓苗后,每667 m2追施腐熟人粪尿1 000 kg加尿素10 kg、硫酸钾3 kg提苗,促薯苗早发。封行前在红薯苗根际间挖浅坑穴施腐熟后的饼肥,确保后期能持续供肥。红薯尖每次采收后,及时补充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可采取叶面喷施、滴灌和营养水 (每667 m2用50 kg水中加尿素1.0~1.5 kg)洒施等方式。大棚菜用红薯尖最好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有条件的可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提高水、肥利用率,使菜用红薯在生长过程中能平衡足量吸收水分和营养。此外,每次红薯尖采收后要加大灌水量,促进芽叶快速生长。
3.6 中耕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红薯苗定植20天左右,封行前畦面杂草长出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增强土壤通透性。红薯尖主要病虫有病毒病、菌核病、灰霉病、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甘薯麦蛾、蚜虫等。防治菌核病、灰霉病可采取农业防治措施,清除园内杂草和病残体;越冬期间加强防冻保温,提高红薯尖抗病抗寒能力,早春中午气温高时敞开大棚两头通风排湿,降低棚内湿度,创造不利于菌核病、灰霉病的发病环境;病害发生初期喷施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蚜虫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或25%吡蚜酮悬浮剂1 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甘薯麦蛾、甘薯天蛾在成虫盛发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每2 hm2安装一盏;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雄成虫,减少雄成虫数量,使雌蛾不能正常交配繁殖;在幼虫孵化初期用苏云金杆菌、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金龟子绿僵菌等防治害虫。
4 及时摘心,适时采收
定植后15天左右,当扦插的薯苗长出5~6片舒展叶的新茎蔓时及时摘心,促进腋芽形成侧枝。定植后25天左右开始封行,当达到10~12片舒展叶时开始采摘,宜在清晨采摘生长点以下12 cm左右的鲜嫩茎叶上市。每次采摘后要在枝条茎部留2~3个节间,以利再生新芽。以后每隔10天左右采摘1次,可持续至初霜期(11月上中旬)。根据市场行情分期分批采收,均衡价格和市场供应。第3次采收后开始修剪,此后每采收3~4次修剪1次。修剪茎蔓必须保留株高10~15 cm,每穴从不同方向选留健壮的萌芽4~6个,剪除基部生长过密和弱小的萌芽以及多余的老残茎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