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2018-12-06罗晓菊肖桂华
梅 花,罗晓菊,肖桂华,张 静,郭 丽
(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四川省妇女儿童医院 a.护理部,b.产科,c.院感科,四川 成都 610045)
连续性护理服务指经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保证服务对象在从医院到家庭的连续性照护[1]。2016年卫生部颁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指出:加快以健康需求为导向的护理服务业发展,逐步扩大护理服务领域,促进护理事业繁荣。医院应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由生理治疗转为生存质量的解决,注重患者延续性护理和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起源于美国,向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康复指导、健康宣教等服务,属于常规在院护理服务的延伸[2]。多项研究证明,由于连续性护理服务注入了人性化服务理念,促进了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3];还可减轻产妇由于体型或角色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产妇应对产后相关问题的能力和依从性,利于身心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4,5]。为探讨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模式,将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我院开展了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及应用,其目的在于强化产妇自我照顾意识,提升自护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我院对2017年1~12月在产科出院的82例初产妇实施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12月住院分娩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将愿意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的产妇设为试验组,未接受连续性护理的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试验组初产妇自愿接受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服务;②产妇胎位正常,且无产科并发症,新生儿指标正常;③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具备正常的理解能力,能进行语言沟通。排除标准:①两组初产妇合并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或新生儿畸形及先天性疾病;②不愿意接受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服务;③家庭住址距离医院>20 km。脱落标准:试验组初产妇出院期间超过3次未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筛选后得到试验组82例、对照组74例。试验组产妇年龄20~36岁,孕37~42周,身高151~175 cm,体重57~80 kg;对照组产妇年龄19~38岁,孕37~41周,身高153~171 cm,体重55~78 kg。剖宫产59例,顺产97例;新生儿男85例,女71例,体重2500~4000 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及连续性护理前产后抑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及连续性护理前产后抑郁评分比较
1.2方法对照组:出院时管床护士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常规的产后康复、并发症预防、母乳喂养及产妇饮食搭配等相关知识进行宣教和技能指导。试验组在完成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由产科工作经历5年及以上,经过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相关知识及服务流程专业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护士进行入户护理。
1.2.1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组织架构的建立
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母婴健康中心设立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共12人,1人担任组长),由母婴健康中心护士长、产科及产房护士长任协调员,一名护理硕士担任秘书,小组成员职责明确。协调员的主要职责:建立出院产妇连续性护理服务数据库;制定连续性护理服务流程及管理制度;明确入户护理人员资质及人员推选,并负责培训及考核,合格后发放入户服务资格证,每半年考核一次;配专用护理用品背包,入户护士着工作服佩戴胸牌;协调连续性护理服务过程中的其他问题。组长的职责:制定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入户护理服务工作;建立信息平台及产妇健康档案。组员负责具体落实出院产妇入户护理服务。秘书协助组长及协调员开展工作;负责联络通知、文书安排以及出院产妇连续性护理服务数据库的维护。
1.2.2制定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服务流程 ①出院时愿意接受连续性护理服务的产妇签署知情同意书,由管床护士通知组长对该产妇进行评估,并将其资料信息(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孕周、身高、体重、文化程度、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及出院护理评估等)纳入出院后连续性护理服务数据库,同时将入户护理预约通知交给产妇或家属;②根据产妇出院各项技能评估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连续性护理方案,护士每周入户护理1次,1 h/次,共干预6周。每次护理前需重新评估,并填写入户护理记录单,组长电话随访入户服务情况。
1.2.3连续性护理服务内容 ①指导科学育儿,应用心理支持帮助产妇适应母亲角色:利用多媒体或图片等指导产妇和家属科学喂养、护理新生婴儿及合理搭配月子餐,告知产妇在照护婴儿的同时注意个人生理功能恢复锻炼,鼓励并指导母乳喂养。同时沟通反馈和解决产妇及其家属提出的各类问题;②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我院在省内率先开展并推广产后盆底肌肉凯格尔训练技术,对提高产后性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具有重要意义,护士入户对产妇进行凯格尔方法训练[6]:持续收缩盆底肌5 s,放松5 s,如此反复15次,嘱每天训练4~8次;③局部按摩促使产后子宫复旧:包括宫底按摩和穴位按摩,按摩前产妇排空小便,仰卧位全身放松,按摩时间6~8 min;④指导产妇或家属正确佩戴腹带。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盆底康复、产后抑郁、母亲角色适应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盆底康复:采用盆底收缩力评价[7],0x.ford SeMe评分标准(0~5分)。心理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8],低于50分为无抑郁;50~60分为轻度抑郁;60~70分为中度抑郁;大于70分为重度抑郁。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包括产妇产后的幸福感、生产后对生活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能力及信念等,总分为16~80分[8]。产妇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简易量表评价[8],分别对出院时、出院后4周、6周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愈好。
1.4资料收集产妇出院评估时组长指导其填写一般资料信息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简易量表”,告知出院后4周带新生儿到我院儿童保健科建卡进行儿童保健,由儿保科护士指导产妇填写“生活质量简易量表”,6周到我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后随访,接诊医生进行并发症评价,由组员指导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和“生活质量简易量表”,同时进行母亲角色适应情况调查,由妇女保健科专科护理门诊护士进行盆底收缩力评价,组长负责收回所有评价量表进行资料汇总。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盆底收缩力和角色适应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抑郁评价得分低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7例并发症均发生于对照组,分别为:盆底肌松弛2例,轻度盆腔脏器脱垂1例,反复生殖道感染2例,盆腔痛1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见表2。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出院后4周、6周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产妇产后康复情况比较
表3 两组产妇出院后生活质量和抑郁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高品质生活。初产妇由于对产后康复和新生儿喂养或护理相应知识及技能的欠缺,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充满压力的母性角色适应期,甚至是一种危机期[6]。为此,针对产褥期妇女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产后护理延伸服务,对产妇身体各项指标的恢复作用重大。以Orem自护理论指导初产妇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护士在此模式中的主要作用为指导及监督,着重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培训和指导,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同时鼓励家属参与此过程。
3.1产后连续性护理可以提高产妇适应力通过入户护士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支持,达到让产妇自愿采纳有利于自身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鼓励母乳喂养,以增进母儿感情,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角色转变适应力得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抑郁的评分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低;另外试验组出院时抑郁评分高于出院后6周,而对照组出院后6周的评分(48.04±6.66)高于出院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连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有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家庭和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说明试验组产妇具有更强烈的幸福感。
3.2产后连续性护理降低了产后并发症怀孕和分娩对盆底肌肉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影响产后性生活质量或导致产后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等[9]。本研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盆底收缩力评分和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与试验组比较,提示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有效防止盆底功能障碍而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等。张贵清等[5]研究表明,穴位按摩有助于产妇骨骼肌张力下降和肌酸排出,而腹部宫底按摩带动子宫韧带运动,间接刺激子宫肌肉以增强其兴奋性,从而促进宫缩,排除宫内淤血及坏死蜕膜组织,利于子宫复旧。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产妇采用穴位按摩和宫底按摩后无盆腔痛和反复生殖道感染发生,说明连续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康复有促进作用,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
3.3进一步优化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出院初产妇对产后康复连续性护理具有强烈需求,构建初产妇连续性护理服务流程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升产妇应对产后相关问题的能力和依从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利于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于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目前无法完全满足所有产妇入户护理需求,能否通过省级保健院的品牌效应和优势资源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通过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知识和技能,达到资源合理分配,以解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为此,优化医院、社区及家庭联动的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和护理服务内涵的进一步提华以及连续性护理服务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