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地下百年“大动脉”补齐城市看不见的“短板”

2018-12-06孙思

中华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动脉管廊管线

本刊记者 孙思

城市空间里的架空“蜘蛛网”,不仅有碍观瞻,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埋藏地下的各类管线,各自为政,一旦出现问题,“开膛破肚”似的修补措施,亦饱受大众诟病……

所谓城市地下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打造出特定的隧道空间,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类工程管线于一体,设以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以及监测系统,最终实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及统一管理,是保障城市顺畅运行的“生命线”。

综合管廊建设对于城市“马路拉链”及“空中蛛网”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城市雨污分流等均能发挥出良好的治理效果,或可与其他市政设施一起,共同列入城市发展亟待补齐的“短板”范畴,助力攻克“重建设轻管理”、“重地上轻地下”城市管理沉疴。

多年以来,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力促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式、运营模式及管理体制适地性革新,成效斐然……

北京

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综合管廊率先实现“有章可循”。

北京市计划于年内编制完成综合管廊相关标准5套,实现对管廊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事实上,北京市早在1958年就已完成天安门广场下1000多米综合管廊的敷设工作,随后多年先后建成长安街、中关村西区、未来科学城、通州运河核心区等综合管廊。近年来,该市又开工建设石景山保险产业园、北京城市副中心、世园会园区等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全市或将迎来地下综合管廊密集建设期,预计到2020年,该市将结合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和城市新区建设,完成地下综合管廊150公里至200公里的敷设,且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冬奥会、世园会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将优先规划建设综合管廊。

不难看出,综合管廊在北京正逐年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遗憾的是,相关工程的标准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迟迟未能出台,而在广泛的工程实践中,一些单位常常亲自操刀,制定项目标准,由此出现不能兼容甚至“相互打架”的情况亦不难想象。

2017年11月,北京市研究了《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据文件精神,综合管廊建设将按照“三随一结合”原则推进,即随城市新区、各类园区同步建设,随新建城市道路、建成区道路改造建设,随轨道交通因地制宜建设,结合架空线入地等项目推动缆线管廊建设的开展。

2018年5月,该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标准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就5部综合管廊工程标准规范进行了集中汇报和专题讨论,其中,工程标准体系共含5套相关规范: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设计规范》《城市综合管廊运行维护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范》以及《城市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规范》。截至目前,前两个标准已经制定完成,后三个标准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

自7月1日起,5部标准陆续出台实施,辐射京津冀地区,亦为天津和河北的综合管廊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厦门

投融资模式创新,综合管廊绩效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作为利国利民、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厦门市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工作。2015年,在财政部、住建部组织的竞争性评审中,该市脱颖而出,成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2016年及2017年,该市亦凭借其优异成效,在住建部、财政部组织的相关试点绩效评价中,连续两年位居试点城市第一。

2018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2018年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方案》提出,将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完成厦门、平潭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结合地铁建设、河道治理、道路整治、旧城更新等,逐步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省力争建成30公里。

厦门市将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城市空间发展规划、防洪排涝规划、海绵城市规划、地下空间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统筹衔接,多规合一,建立起统一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使城市建设的整体效益得到大大提升。同时,在试点工作中先行先试、大胆创新,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树立标杆,形成了“规划有统筹、建设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资金有来源、运营有保障”的特色,为全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经验。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厦门市财政部门也持续加大建设及运营维护资金保障力度,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除用好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外,还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同时,通过投融资模式创新,积极引入和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多渠道推动综合管廊建设。

截至目前,厦门已建成湖边水库、集美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等片区综合管廊,投入运营的干线、支线综合管廊达43.8公里,缆线管廊113.76公里,纳入各类市政管线总长超过600公里。根据《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至2035年,厦门市将建设干线、支线综合管廊超过340公里。

珠海

领先落实国家政策,为同类建设提供成功范例。

言及珠海的综合管廊项目,横琴新区综合管廊工程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存在。

该项目沿环岛北路等城市主干道呈“日”字型敷设于市政绿化带下方,可划分为一仓室、二仓室及三仓室三种类型,基本覆盖全区可建设的各大区域。在其内部,敷设有包括水管、通信管、真空垃圾管等在内的各种管线,并为城市发展预留出了部分其他管线的敷设空间。为加强监管,横琴综合管廊还在港澳大道北侧设有总监控中心,在环岛北路和横琴大道各设一座分站。该项目依照防水钢筋混凝土设计,可抵抗7级地震,并具备自动排水、空气质量监测、自动报警等多项功能,总投资约20亿元。

在管理运营方面,一方面管线入廊有序,管理建制及时。首先,由横琴新区管委员会牵头,管理养护单位具体负责,按照原有的设计安排对综合管廊内的各个仓室、管线排管、设备间、出仓口位置等进行合理分配,并协调各管线单位按时进入管廊。目前,给水、电力、通信等管线和监控管线已入沟并投入使用。其次,横琴新区管委会提前制定并印发《横琴新区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凡规划建设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任何单位及部门不得另行开挖道路敷设管线,所有管线必须统一入驻综合管廊,并交纳使用费。再次,明确了一次性入廊费用及与日常管理维护费用相结合的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机制,保证了管廊管理维护的资金来源,并将这一市政项目成功转变成了具有永续经营价值的政府资产。

另一方面亦强调智能化管理,企业化运营。一是横琴新区管理委会委托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负责综合管廊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横琴新区综合管廊设立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总监控中心接收全区综合管廊的相关数据信号并处理,同时还设有背投式大型显示屏,可以在此看到全区管廊的实时全貌。二是与住建部联合编写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指南(试行)》,提高了各专业管线日常管理和维护的集约化水平,同时降低了养护成本。

横琴新区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领先性地落实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7号)》,为我国城市建设及城市改造稳步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成功范例。

保山

借鉴经验规划好管廊,畅通城市地下“血脉”。

2014年以来,云南省保山市通过学习考察、反复论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决定对中心城市正在建设的3条城市主干道路规划配建地下综合管廊,集约、高效、有序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减少城市地下管线建设重复投资,避免反复开挖城市主要道路和影响群众生活。

2016年5月,该市通过竞争性评审成为全国第二批15个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根据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实施方案,2016至2018年保山中心城市计划建设干、支线综合管廊19条,共计86.23千米,计划投资64.15亿元。

通过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和项目方案设计,保山市有机衔接了电力、供给排水、燃气、通信等专业规划,统筹了管线规划及建设时序,形成了城市综合规划体系,实现了各类管线的“多规合一”。一改因城市地下管线由各管线单位自行规划、设计及建设,致使市政道路及管线之间互相缺乏统筹、难以衔接、相互干扰的沉疴,通过综合管廊的建设,保山市不仅完成了相关规划的统筹引领,还一举革新了地下管线的规划体制。

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中,该市创新运用“共同沟”的建设理念,改变了地下管线的直埋方式,实现了各种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入廊、统一运营维护管理,“集中安置”、安全运营,由此“马路拉链”、“空中蛛网”等顽疾得到了有效改善。尤值一提的是,城市燃气管线、污水管线在综合管廊内单独设仓,改变了以往燃气管道不能入廊的传统思维,实现了燃气管道及其他管线的运营安全、维修便捷及管理高效。

截至2018年9月末,保山市中心城区共有永昌路、保岫东路、青堡路等10条管廊工程实现管线入廊,累计入廊各类管线达298.1千米,并有1座监控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不远的将来,城市里“拉链式”开挖的现象和“蜘蛛网”线缆将成为保山人永远的回忆。

四平

以创新的理念破题,以创新的思路解题。

2015年初,作为国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省,吉林省既已全面启动管廊建设工作。作为吉林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最早、进度最快的城市,四平市自此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模式。

首先,为保证管廊项目顺利推进,四平成立了市长任组长,5位副市长和1位省政府参事任副组长,29个市直部门及相关管线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高规格专家技术委员会,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实行市级领导周调度,行政主管部门、管廊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日巡查,政府例会随时研究制度,保证了项目快速高质量推进。本着边建设、边摸索、边规范的原则,陆续制定出台了《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实施方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管廊监督和协调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管廊项目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政策支撑。

其次,为了提高建设规划标准,四平坚持管廊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三城共建”,统筹各方面优质资源,实现共建共享。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思路,注重“五个结合”,即综合管廊建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施工与市政道路建设相结合、设计与入廊管线单位需求相结合、融资与吸引社会资本相结合。同时,在规划中对中水管道、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缆进行了充分预留,为城市未来发展打牢基础。

再次,该市还制定了“先外围、后中心,先骨架、后支线”的规划设计层序。以技术规范为依托,高标准完成规划设计,用规划引领建设。通过多次征求入廊管线单位意见,经过专家反复论证,编制完成了《四平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2015-2018年)和《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2015-2030年)》。

此外,作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四平市运用城市多维地理信息系统,全面梳理中心城区及开发区的地下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各种管线及零标高以上建筑物,通过系统进行多维建模辅助设计,使得规划设计、管理、编制和审批更加科学、直观。四平还建立了《城市部件数据库》和《城市管理标准地理编码数据库》,构成了一个工作流程清晰、组织严密、指挥高效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

大动脉管廊管线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探讨
汽车的大动脉
综合管廊天然气管道设计
中天合创开发出用于聚乙烯生产的引发剂注入管线疏通器
数字经济+中轴力量,广州未来十年发展大动脉在这!
团队介绍
建好地下综合管廊成就城市美好未来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六——中俄原油大动脉的曲折轮回
基于Android的移动GIS管线应用设计与实现
产前B超对胎儿大动脉转位诊断准确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