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务所转型、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2018-12-06谢雅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关注度审计师声誉

谢雅璐

一、引言

当前,严峻的同业压力加剧了事务所之间的竞争,降低了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为了控制成本,审计师们不得不压缩审计时间,以保障审计项目收益。从审计师个人层面来看,我国年报审计的时间较为集中,一个审计师往往同时负责多家公司的年报审计项目。据本文统计,在2010—2014年间,只有39.72%的审计师专注于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审计,60.28%的审计师[注]鉴于数据可得性,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签字审计师。在一年内同时参与2家及以上公司的审计工作,个别审计师审计的公司甚至高达15家之多。

因此,无论是出于行业竞争、控制成本的需要,或是考虑到年报审计的紧迫性和审计师个人面临的繁重工作,严峻的时间、预算压力很可能使审计师面临应接不暇、顾此失彼的状况(Kelley和Margheim,2002[1];刘成立,2008[2]),进而无法对审计客户投入同等的精力和时间。由此便产生了审计师对于客户关注度的分配决策问题。也就是说,当同时参与多家公司的年报审计时,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单个审计师是否会对客户投入相同的关注度,同等认真地对待不同客户的审计工作,从而保证审计质量?还是投入不同的关注度,有所侧重,即认真对待一部分客户的审计工作,对另一部分客户的审计工作则应付、敷衍了事,从而使得审计质量存在差异?进一步地,如果投入的关注度不同,又是什么因素驱使或起决定性作用?对这些问题现有文献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基于此,考虑到审计师对于上市公司关注程度的差异会体现在年报的审计质量上,因此为了考察审计师如何分配关注度及其背后的影响机理,本文以2010—2014年为研究区间,从审计师层面出发,深入探讨了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审计师同时参与多个客户的年报审计时,会对客户区别对待并投入不同的关注度。这种差异主要由声誉理论解释,而与上市公司支付审计费用的水平无关,即薪酬理论的解释作用有限。并且这一现象在非“四大”所工作、任期短的审计师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但与事务所的所有制性质无关。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首先,传统审计领域的文献多集中在事务所层面的研究,即用从某一客户收取的审计费用占事务所全年审计费用的比例、某一客户的规模占事务所全年所有客户规模的比例来衡量客户的重要性,进而间接考察审计师的行为。然而,对于事务所层面而言重要的客户(即该客户的审计费用占比高或者规模占比高),并不必然导致审计师分配较多的关注度。这是因为在审计师层面,不同审计师的审计客户群不同:如果一个审计师的客户群均为事务所层面的重要客户,该审计师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可能会对某一重要(事务所层面)客户分配较低的关注度;类似地,如果另一个审计师的客户群均为事务所层面较不重要的客户,但是其中某一个客户对审计师个人层面而言比较重要,则这个审计师便有可能对该客户分配较高的关注度。因此Defond和Francis(2005)[3]指出,审计师层面的研究更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基于此,本文利用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审计师同时兼任不同上市公司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这一特殊制度背景,以审计师层面为出发点,研究了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问题,拓展了审计师文献的研究视角。其次,从事务所层面考察的客户重要性,由于不能有效地排除审计师的个体差异对于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因此研究结果往往体现的是客户重要性和审计师个体差异对于审计质量的综合影响。本文从审计师层面出发构建审计师关注度指标,可以克服以上的干扰因素,拓展了审计师领域的研究方法。最后,考察审计师关注度的差异,对于理解审计师的选择偏好,研究审计师的激励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声誉理论指出,声誉是一项无形资产(Tadelis,1998[4]),并且是一种信号显示机制(Akerlof,1970[5])。建立、保持和维护良好的声誉对于审计师来说至关重要。研究发现,较高的职业声誉可以增加审计师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方红星和戴捷敏,2012[6]),降低诉讼风险(曹强等,2012[7]),提高审计收费(王帆和张龙平,2012[8])和增加审计客户(Watts和Zimmerman,1986[9])。因此,审计师有动机建立个人声誉并使其保持在较高水平。

为了提高自身声誉,审计师应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每一个审计项目中,进而保证审计质量。然而,繁重的审计业务以及审计成本控制导致的时间预算约束,使得审计师难以面面俱到,保质保量地完成所有客户的年报审计工作。以上情况使得审计师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要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以保持自身声誉,一边是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完成所有的审计项目,分身乏术。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审计师很有可能在其审计的所有客户中进行权衡和取舍:如果该客户对于提高审计师的声誉帮助较大,审计师则倾向于投入较高的关注度;而如果该客户对于提高审计师的声誉帮助较小,审计师则倾向于投入较低的关注度。

那么,什么特征的公司能够促进审计师声誉的提高呢?Fama和Jensen(1983)[10]指出,公司规模与名望、声誉成正比,Masulis和Mobbs(2014)[11]的研究也表明,当独立董事在多家公司兼职时,相对规模较大的公司,自身的名望声誉也越高,从而对于独立董事声誉的提高更有帮助。也就是说,规模较大的公司有助于提高审计师的自身声誉。

因此,从上面的分析可以推知:(1)对规模较大的审计客户进行关注,审计师获得的曝光率较高,因此有助于其获得较多的名望和声誉,从而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将来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审计客户。因此,审计师倾向于对规模较大的客户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因为一旦审计失败,报纸、新闻等各类媒体的曝光度较高,审计师就会面临较高的诉讼和处罚风险(Chen等,2010[12]),也会对其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产生不利影响(Reynolds和Francis,2001[13]),进而严重损害审计师的声誉。(2)对于规模较小的审计客户,审计师被公共媒体曝光的机会较少,即使审计师对这类公司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审计质量很高,也很难引起资本市场的巨大反响,从而不利于审计师保持和提升声誉。因此,审计师倾向于投入较少的关注度。

综上所述,如果声誉理论对于审计师的关注度分配决策有影响,那么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相对规模较高的客户,审计师给予的关注度较高,审计质量也较高;相对规模较低的客户,审计师给予的关注度较低,进而审计质量也较低。反之,如果声誉理论对于审计师的关注度分配决策没有影响,那么不论客户的规模大小,审计师分配的关注度均相同,进而审计质量也相同。因此,为了验证声誉理论是否会对审计师的关注度分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提出假设1。

H1: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如果客户的规模相对越大,审计师对该客户的关注度就越高,进而审计质量越高,反之则反(声誉理论)。

薪酬理论认为,薪酬激励可以增加公司的业绩。Francis和Simon(1987)[14]的研究表明,审计费用越高,审计报告的改善越多。对于审计师来说,上市公司支付给其的审计费用就是审计师的“薪酬”。由于不同客户支付给审计师的审计费用不同,因此对审计师产生的效用和激励程度也会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如果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较高,审计师的积极性较高,愿意对该公司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反之,审计师则可能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分配较少的关注度,从而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

因此,本文考虑,如果薪酬理论对于审计师的关注度分配决策有影响,那么对于拥有多个客户的审计师来说,支付审计费用较高的客户对审计师的激励作用较高,审计师倾向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较多的关注,进而审计质量也较高。而对于支付审计费用较低的客户,审计师的积极性也较低,因而获得审计师的关注也较少,审计质量也较低。反之,如果薪酬理论对于审计师的关注度分配决策没有影响,那么不论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水平如何,审计师投入的关注度均相同,进而表现为审计质量也相同。因此,为了验证薪酬理论是否会对审计师的关注度产生影响,本文提出假设2。

H2: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相对越高,审计师对该客户的关注度越高,进而审计质量越高,反之则反(薪酬理论)。

2010年,为了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要求并鼓励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由有限责任公司制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如果事务所是有限责任公司制,只须以事务所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从而不会影响到审计师的个人财产;如果事务所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直接责任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责任或者无限连带责任,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合伙企业债务,由全体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一规定更加明确了审计责任,将其直接与审计师个人挂钩。

在上述制度背景下,如果审计师所在的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审计师将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由审计失败产生的诉讼风险也极大提升。因此,一方面,从事务所层面来看,为了规避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事务所会加大对审计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和执业水平,从而增加责任心和使命感,从根本上解决事务所转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从审计师层面来看,为了避免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也会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表现得更为努力、谨慎(Geiger等,2006[15]),进而对客户投入的关注度也越高。研究表明,事务所转制后,审计师更愿意出具非标审计意见(Liu等,2011[16];刘启亮等,2015[17])。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的审计师,如果审计师所在的事务所属于特殊普通合伙制,由于受到较强的法律责任约束,审计师对于审计客户的关注度更高,从而审计质量也更高。由此提出假设3。

H3: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来自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的审计师,来自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的审计师对客户的关注程度更高,审计质量也更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审计师为研究对象,样本区间为2010—2014年,具体样本筛选过程如下:(1)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审计师层面的关注度,即研究一个审计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同时审计多家上市公司的样本,因此对于一个审计师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只审计一家上市公司的样本予以删除;(2)考虑到金融行业在会计处理上的特殊性,因此删除了金融行业的相关样本;(3)对于数据不全或缺失的观察值,予以删除;(4)删除了ST、*ST的观察值。最后本文共得到6 676个审计师/公司/年观测值。研究中所使用的审计师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其他数据来源于RESSET数据库。本文相关变量的数据整理,多元回归均使用Stata软件进行处理。

(二)变量定义及模型构建

1.因变量。

借鉴吴昊旻等(2015)[18]的研究,本文使用修正Jones模型计算的可操控性应计(DA1)来度量审计质量。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同时使用原始Jones模型计算的可操控性应计(DA2)来度量审计质量。其中,修正Jones模型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使用截面数据对于公式(1)进行分行业分年度回归,提取行业特征参数γ1、γ2、γ3。

+εi,t

(1)

其中,TAi,t是公司i在第t年的总应计,是营业利润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额;Ai,t-1表示公司i在第t-1年的总资产;ΔREVi,t表示公司i第t年营业收入减去第t-1年营业收入;PPE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εi,t为残差。

其次,将从公式(1)提取的行业特征参数γ1、γ2、γ3代入公式(2),计算每个公司每年的非操控性应计NDAi,t。

+γ3(PPEi,t)+εi,t

(2)

其中,NDA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非操控性应计,ΔRECi,t表示公司i在第t年的应收账款与t-1年的应收账款之差。

最后,计算每个公司每年的操控性应计。

DA1i,t=TAi,t-NDAi,t

(3)

2.自变量。

(1)审计师关注度。本文借鉴Masulis和Mobbs(2014)[11]对于独立董事层面关注度的构建方法来衡量审计师层面的关注度。考虑到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可能受到声誉理论或薪酬理论的影响,本文分别构建按规模衡量(基于声誉理论)的高、低关注度指标(HRD1和LRD1)和按审计费用衡量(基于薪酬理论)的高、低关注度指标(HRD2和LRD2)。具体构建方法如下:

①高关注度(HRD)。此处将分别使用HRD1(基于声誉理论的高关注度)和HRD2(基于薪酬理论的高关注度)来衡量审计师的高关注度。在声誉理论下,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当中,如果某一客户的市值比市值最低的客户大2倍,则令HRD1为1,表明审计师给予较高关注,否则为0。在薪酬理论下,如果某一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比审计费用最低的客户大2倍,则令HRD2为1,表明审计师给予较高关注,否则为0[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客户在事务所所有客户中的市值高低或薪酬高低,并不直接决定基于声誉的审计师关注度的高低或者基于薪酬的审计师关注度的高低,而是该客户的市值或薪酬在审计师所有客户中的排名,直接决定了审计师的关注度。[注]本文没有采用二分类(高/低关注度分别用1/0表示)或三分类(高/中/低关注度分别用1/0/-1表示)哑变量构建审计师关注度,原因有二:首先,本文构建的指标可以检验审计师个人层面是否对客户分配了不同的关注度,而二分类和三分类变量已经先验地认定审计师对于客户的关注度产生了差异,不能检验审计师是否对于客户分配了不同的关注度。其次,此类哑变量只能表明审计师关注度对于审计质量方向上的影响,例如,在模型(4)和模型(5)的回归中,如果不使用本文构建的变量HRD和LRD,而使用一个三分类哑变量,当三分类哑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审计师的关注度越高,审计质量越高;当回归系数不显著,则表明高中低关注度组的审计质量没有差异。但是在实际中,还有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比如审计师对于高、中两组的客户,在关注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却显著高于低组的客户,表现为低组客户的审计质量显著低于高、中两组客户;或者审计师对于中、低两组客户,在关注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却显著低于高组的客户,表现为高组的审计质量显著高于中、低两组的审计质量。这两类信息如果只用三分类变量是较难捕捉到的,而本文构建的变量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捕捉到以上的信息。。

②低关注度(LRD)。此处将分别使用LRD1(基于声誉理论的低关注度)和LRD2(基于薪酬理论的低关注度)来衡量审计师的低关注度。在声誉理论下,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当中,如果某一客户的市值比市值最高的客户低50%,则令LRD1为1,表明审计师给予较低关注,否则为0。在薪酬理论下,如果某一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比审计费用最高的客户低50%,则令LRD2为1,表明审计师给予较低关注,否则为0。

(2)特殊普通合伙(LLP)。如果审计师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为特殊普通合伙制,则定义为1,否则为0。

表1 变量定义一览表

3.控制变量。

借鉴刘启亮等(2015)[17]、吴伟荣和刘亚伟(2015)[19]等的研究,本文将审计师审计客户数(FIRM)、是否亏损(LOSS)、公司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应收账款比率(AR)、存货比率(INVENT)、流动比率(CURRENT)、任职期限(TENURE)、是否四大(BIG4)、年份和行业等相关控制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具体参见表1。

(三)模型构建

1.为了验证声誉理论是否对审计师关注度分配决策具有解释作用,本文构建模型(4)来检验假设1:

(4)

其中,因变量为DA,在主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分别使用DA1和DA2进行回归。研究变量为基于声誉理论构建的高关注度(HRD1)和低关注度(LRD1),CVariables为控制变量。模型的对照组为审计师关注度处于中等水平的组。

此处主要考察系数β1和β2,如果β1显著为负(或β2显著为正),表明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相对于规模中等的客户,客户的规模越大(越低),审计师的关注度越高(越低),审计质量也越高(越低),即声誉理论对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具有解释作用;如果β1(或β2)不显著,则表明审计师对于规模较大和中等的客户(或对于规模中等和较小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没有显著差别,进而审计质量也没有差别,即审计师关注度的差异并非由声誉理论解释。

2.为了验证薪酬理论是否会对审计师关注度分配决策产生影响,本文构建模型(5)来检验假设2:

(5)

其中,研究变量为基于薪酬理论构建的高关注度(HRD2)和低关注度(LRD2),CVariables为控制变量。其余变量同上。

此处主要考察系数β1和β2,如果β1显著为负(或β2显著为正),表明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相对于支付审计费用水平中等的客户,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水平越高(越低),审计师的关注度越高(越低),审计质量也越高(越低),即薪酬理论对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具有解释作用;如果β1(或β2)不显著,则表明审计师对于支付中等和较高审计费用的客户(或对于支付中等和较低审计费用的客户),在关注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审计质量也没有差别,即薪酬理论的解释作用有限。

3.本文构建模型(6)来检验假设3:

DA=β0+β1HRD+β2LRD+β3LLP

+β4HRD×LLP+β5LRD×LLP

(6)

其中,LLP为特殊普通合伙哑变量,其余变量同上。此处主要考察系数β4和β5,如果假设3成立,β4应显著为负,即审计师的高关注度指标(HRD1和HRD2)与DA的负相关关系会增强;β5应显著为负,即审计师的低关注度指标(LRD1和LRD2)与DA的正相关关系会减弱。如果β4和β5不显著,则表明事务所的性质对于审计师关注度和审计质量的关系没有影响。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表2是分年度审计师数量统计,可以看出在2010年到2014年,平均约有60.28%的审计师在一年内同时参与过两家及两家以上的上市公司审计工作,只有39.72%的审计师在一年内仅参与了一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工作。其中,在一年内同时审计2~5家上市公司的比例最高,占50.92%,表明大部分审计师存在同时审计多家上市公司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审计师时间和精力有限,就可能导致审计师对审计客户分配不同的关注度,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天然样本和必要条件。表3是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如果按声誉理论来构建审计师关注度(HRD1和LRD1),在审计师当年审计的所有客户中,样本中有30%的客户受到审计师的较高关注,31.8%的客户受到审计师的较低关注。如果按薪酬理论来划分审计师关注度(HRD2和LRD2),在审计师当年审计的所有客户中,样本中有16.5%的上市公司受到审计师的较高关注,18.8%的上市公司受到审计师的较低关注。此外,50.5%的审计师所在的事务所是特殊普通合伙制(LLP),其余是有限责任公司制。

表2 分年度审计师数量统计

表3 描述性统计

表4是主要变量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声誉理论下,高关注度(HRD1)与审计质量(DA1和DA2)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低关注度(LRD1)与审计质量(DA1和DA2)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审计客户的规模会影响审计师关注度,初步表明声誉理论可以解释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在薪酬理论下,高关注度(HRD2)与审计质量(DA1和DA2)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低关注度(LRD2)与审计质量(DA1和DA2)的相关系数不显著,表明审计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会影响审计师关注度,初步表明薪酬理论对于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也具有解释作用。

(二)分组分析

根据审计师关注程度的不同,本文将审计质量(DA1和DA2)划分为两组,进行均值T检验。表5的结果表明,在以规模划分的组中,高关注度组的DA1和DA2(均值分别为0.068和0.069),小于低关注度组的DA1和DA2(分别为0.075和0.076),并且两者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高关注度组的审计质量大于低关注度组的审计质量,这一结果支持了假设1。在以审计费用划分的高、低关注度组中,结论同上,也支持了假设2。综上所述,相关性分析和分组分析均初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但因为还没有控制其他变量,仍需要进行多元回归进行验证。

表4 相关性分析

表5 分组分析

(三)回归结果分析

1.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声誉驱动V.S.薪酬驱动。

表6是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的多元回归结果,其中,列(1)、(3)和(5)是主要变量的回归结果,列(2)、(4)和(6)是加入其他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结果。在列(1)、(2)中,使用的是基于声誉理论构造的审计师关注度变量(HRD1和LRD1),可以看出,高关注度(HRD1)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在审计师的所有客户中,对于规模较大和中等的客户而言,审计师投入的关注度没有显著差别,进而审计质量也没有显著区别。而低关注度(LRD1)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6和0.005,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相对于规模中等的客户,审计师对于规模较小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较低,审计质量也较低[注]总体上来看,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对于规模低的企业倾向于给予较低的关注。但在特定情况下,不排除审计师也会重点关注某一小规模的公司,因为如果该公司的重大错报风险较高甚至舞弊,一旦审计失败,可能会对审计师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可能会提高审计师对该公司的关注度。。以上结论部分支持了假设1,即声誉理论会影响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

表6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续前表

列(3)和列(4)中,使用的是基于薪酬理论构造的审计师关注度变量(HRD2和LRD2),可以看出,列(3)中的高关注度(HRD2)与审计质量显著负相关(T值为-2.52),但是当加入了控制变量后(列(4)),高关注度(HRD2)与审计质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T值为-0.23)。与此同时,低关注度(LRD2)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也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对于支付不同水平审计费用的客户而言,审计师投入的关注度没有显著差别,审计质量也没有显著差别,即薪酬理论不影响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可能的原因是,事务所对于审计客户的审计收费存在“固化”现象(谌嘉席,2014[20]),即自2001年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审计收费以来,有2 858家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审计费用未发生变化,1 336家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审计费用未发生变化,有的公司甚至高达11年审计费用未发生变化,由于审计收费长期保持不变,审计师关注度对审计费用水平的变化不敏感,因此薪酬理论对于审计师关注度的解释作用不显著。

此外,本文还将以声誉理论为基础构造的审计师关注度变量(HRD1、LRD1)和以薪酬理论为基础构造的审计师关注度变量(HRD2、LRD2)同时放入模型中进行检验,列(5)和列(6)报告了这一结果。与之前的回归结果类似,在列(6)中,基于声誉构造的低关注度(LRD1)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为0.006,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基于声誉构造的高关注度(HRD1)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系数不显著,此外,基于薪酬构造的高关注度(HRD2)与低关注度(LRD2)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

综上所述,声誉理论对于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具有解释作用,即审计师对于规模较高和中等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无差别,审计质量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相对于前两者,审计师对于规模较低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显著较低,进而审计质量也较低。薪酬理论不能解释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即审计客户支付的审计费用水平不是影响审计师关注度分配决策的主要因素。假设1得到验证,而假设2没有得到支持。

2.审计师特征、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上文的研究表明,声誉理论对于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因此本文引入审计师是否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审计师任期等审计师个人特征,并进行分组回归,以进一步考察审计师个人特征对于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影响。由于上文结论表明,薪酬理论对于审计师关注度的分配决策解释力较弱,因此本部分只对基于声誉理论构建的关注度指标进行检验。

表7列(1)中,按照审计师是否在四大工作,分为四大组和非四大组。可以看到,在四大组中,高关注度(HRD1)和低关注度(LRD1)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表明来自四大所的审计师对客户投入的关注度没有显著差异,审计质量也相同;在非四大组中,低关注度(LRD1)的回归系数为0.005,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高关注度(HRD1)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相对于规模中等和较高的客户而言,来自非四大所的审计师对于规模较低的客户分配的关注度较低,进而审计质量较低。

表7 审计师特征、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列(2)是按照审计师任期进行分组回归的结果。如果审计师的任期高于中位数,定义为任期长组,反之定义为任期短组。可以看到,任期长组中的高关注度(HRD1)和低关注度(LRD1)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不显著,表明如果审计师的任期较长,不会区别对待客户,审计质量不存在差异;在任期短组中,低关注度(LRD1)的回归系数为0.007,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高关注度(HRD1)的回归系数不显著,表明如果审计师的任职时间较短,相对于规模中等和较高的客户而言,审计师对于规模较低的客户分配的关注度较低,进而审计质量较低。

综上所述,在非四大工作、任期较短的审计师组中,声誉理论对于关注度分配决策的解释作用要强于在四大工作、任期较长的审计师组。具体说来,对于规模中等和较大的公司,审计师分配的关注度并无显著差异,审计质量上也无显著差异;而相对于前两者,在非四大工作、任期短的审计师对于规模较低的公司,倾向于投入较低的关注,进而审计质量也较低。

3.事务所转型、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表8是事务所转型、关注度与审计质量的多元回归结果,其中,列(1)是没有考虑控制变量的多元回归结果,列(2)是加入控制变量以后的多元回归结果。综合来看,高关注度与事务所转型的交乘项(HRD1×LLP)均不显著,回归系数分别为-0.004和-0.005,低关注度与事务所转型的交乘项(LRD1×LLP)在列(1)显著为正,但是在加入控制变量后(列(2)),交乘项的系数不显著(T值为1.63),可以看出,事务所转型对于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审计师行业面临的诉讼风险比较低(刘峰和许菲,2002[21]),并且大部分事务所已经购买了职业责任保险或者计提了职业风险基金(李江涛等,2013[22]),已足够应付审计失败产生的诉讼风险,因此尽管事务所转型导致诉讼风险增大,审计师反应并不敏感。

表8 事务所转型、关注度与审计质量

五、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1)在正文中,本文使用修正Jones模型计算的DA1作为因变量,在此处,本文使用原始Jones模型计算的DA2作为因变量,对模型重新回归,原结果依然稳健(见表9)。(2)在正文中,本文使用2倍和0.5倍作为高关注度和低关注度划分标准,在此处本文使用2.5倍和0.4倍作为划分标准重新检验,原结果依然稳健(见表10)。(3)根据以往文献,考虑到客户的经济重要性对本文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根据陆正飞等(2012)[23]的度量,将这一变量(CI)加入本文的回归模型进行检验,原结果依然稳健(见表11)。(4)考虑到公司特征可能对基于声誉理论构建的审计师关注度产生干扰,本文对审计师关注度变量(HRD1、LRD1)进行了倾向性匹配(PSM检验),在配对后的样本中重新回归,原文的结果依然稳健(见表12)。

表9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因变量为DA2

表10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改变关注度变量的划分标准

表11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加入客户经济重要性变量

表12 审计师关注度与审计质量:倾向性匹配结果

六、研究结论

在时间预算和工作强度的双重压力下,审计师的时间和精力分配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以对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为研究样本,本文深入探讨了审计师层面关注度的分配决策问题,以及背后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审计师对于客户存在区别对待现象,并主要受声誉理论影响,薪酬理论的解释作用较弱。具体来说,声誉理论下,审计师对于规模较大和中等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相同,但是对于规模较小的客户,投入的关注度显著低于前两者,因此前两者的审计质量也显著高于规模较小客户的审计质量。并且这一现象在非“四大”工作和任期短的审计师组中表现更为明显,但与事务所采用何种所有制性质无关。

本文的研究具有如下政策意义:首先,鉴于审计师关注度不同会影响审计质量,对于其关注程度较低的客户,事务所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保证审计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以提高审计质量。其次,审计师也应当提高工作效率,尽可能保证公平对待每一位审计客户,减小各审计客户之间审计质量的差异。最后,根据审计师关注度的不同,投资者也应当提高对于财务报告的鉴别能力,识别高质量和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猜你喜欢

关注度审计师声誉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短期与长期声誉风险的不同应对
Top 5 World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审计师声誉与企业融资约束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审计师变更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暴力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