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2018-12-06王辉丁集煤矿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瓦斯矿井通风

文/王辉,丁集煤矿

关键字:通风安全;井工开采;煤炭管理

1 影响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自然因素

1.1.1 自然环境因素。煤层地质构造复杂,随着开采深度逐渐增加,地应力、瓦斯压力和地温梯度越来越高,煤矿自然灾害的威胁逐步加大。煤矿瓦斯涌出量大,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瓦斯涌出量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也不断增加,高瓦斯突出矿井数量也在增加。煤层自然发火严重、煤尘爆炸危险性普遍存在。

1.1.2 物的环境因素。通风能力不足,不能保证矿井有效通风。通风网络结构不稳定,不能保证风流稳定。部分矿井存在开拓布置不太合理、通风系统不太完善、通风设施位置不合理,以及自然风压低对矿井的影响。矿井机电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机电设备及配套设施不匹配或者有缺陷,井不能保持正常通风。(4)矿井防尘设施不完善,容易造成煤尘堆积和飞扬,当达到一定条件容易发生爆炸。

1.2 人为的因素

煤矿整个的运转过程之中均有人的参与,人是煤矿生产中的关键的因素。因而,煤矿通风的安全同样也有人的参与。制约通风的安全人为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以下的几点:

1.2.1 安全的意识。安全的意识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各级工作人员须时刻的注意安全,包括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通风的安全意识关系到了煤矿工人生命的安全和整个煤矿工作的顺利地进行,加强员工安全的意识极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缺乏安全意识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这个也成为发生煤矿事故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较缺乏,警惕性较低;另一方面,高层的管理者的责任心较弱,未对员工真正做到安全意识的教育,这两个方面是导致各级人员安全的意识较为薄弱的主要的原因。

1.2.2 员工的培训。员工的培训是指为提高员工整体的素质进行的知识、思想及技能的培训。员工的培训在提升员工知识和思想水平的同时还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进而提高了煤矿生产的效率。煤矿生产的员工大多数综合素质不高,因而煤矿的企业应组织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的生产意识,这对于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度及安全的生产极其重要。

2 通风安全事故的防治措施

2.1 环境因素的预防

2.1.1 制订和实施矿井通风和瓦斯、煤尘的控制计划和管理方案,建立确保通风系统和煤尘、瓦斯控制的程序,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预测预报,实施必要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2.1.2 矿井开拓布置必须事先设计,且设计合理,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改善矿井通风系统,保证矿井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的位置合理,质量合格,切实提高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2.1.3 加强机电管理,强化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管理,保证矿井正常通风。

2.1.4 加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的地质预测和瓦斯管理。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高瓦斯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设立专用回风巷,积极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完善手段,坚持走瓦斯、地质、矿压治理相结合,科技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2.1.5 做好火灾危险因素控制,完善矿井防尘系统,坚决做到有巷必有管,有管必有水。

2.1.6 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矿井安全装备水平。各种仪器仪表必须配备齐全,加强瓦斯、粉尘、温度等危险参数的监测,所有数据必须与上级部门监控系统实现联网通信;同时设立专职瓦斯监测员,随时对井下环境进行监测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行全方位在线监测。

2.2 人为因素的预防

2.2.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配齐专业技术及管理人员。统一思想,落实法定代表人是瓦斯治理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产业化。

2.2.2 创造良好的通防环境,建立本质通风安全系统,突出“一通三防”的安全第一地位,改变通防人员素质偏低的现状,企业领导者要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对通防人员的需求由量化向质化逐步转变。改进职工收入分配政策,通防人员虽然劳动强度相对一线职工低一些,但他们安全责任重大,最好的激励政策就是细化现有的分配方式,使经济分配机制总体上向效益倾斜,同工种向苦、脏、累倾斜,同时单位要把岗位工种按要害程度划分,按岗位职责轻重划分,实现责、权、利的最佳配置,激励通防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通防队伍的相对稳定,坚决消除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和行为。

2.2.3 实行每月瓦斯评价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制度,提前预测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评价提出的问题进行改进、改善,在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进一步确定该矿井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什么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有隐患不生产,有问题先解决,形成预先评价安全信息采集辨识重大隐患过程重点监控消除隐患的闭环管理系统,实现安全工作由被动检查型向超前防范型转变,增强企业管理的针对性,体现管理的系统性,形成强有力的管理文化氛围。

2.2.4 强化安全培训,搞好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强力推进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制度。变理论培训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训,采取模块式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知识分成单个知识点,利用班前会或每周一次,结合现场实际讲授1个知识点,每月1次小结考核,结果同奖金挂钩,使职工对自己位的技术规范,熟记于心,践行岗位,切实提高他们驾驭现场自然环境复杂万变形势的能力。

2.2.5 注重教育,努力提高工人思想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和兢兢业业、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2.6 推行人本管理,注重工人劳动安全和职业健康问题,建立工人健康档案,满足工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行工人轮休制度,使工人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以饱满的精神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

3 结语

工程实践证明,只有全面的分析约束煤矿安全通风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才能保证煤矿顺利生产。约束煤矿生产的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因素,只有有效的使人机与自然耦合,合理通风,注重员工专业技能和从业道德的培养才能保证通风系统的安全,才能安全高效的采煤。

猜你喜欢

瓦斯矿井通风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矿井建设中的现场施工管理
逐级降压解吸过程中解吸瓦斯膨胀能变化特性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复杂条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浅谈民用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及其作用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