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

2018-12-06罗姝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政治

文/罗姝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互联网进入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当前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教育已全面渗透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角落,大量创新型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不断创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被先后运用和普及。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基层思政教育还沿袭着传统教育理念和方式,已不足以适应全球信息化的冲击和影响。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1.1 思政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育方式单一

网络正在让连接一切成为现实,国际时政消息在发生同时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新现象、新消息、新观点层出不穷。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仍然以课堂教学、座谈会、班会等为主要载体,缺乏手段创新,缺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结合时政变化并与其融合、契合时事变换并与其衔接的路径,也不能及时触摸现实社会的焦点、热点现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无法满足其内在需求。

1.2 缺少高能力思政教育团队

目前,在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基于“互联网+”背景,急需对其教育落实点、着力点予以深入研究,但是,多数高校会忽视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即未进行思政教育团队的建设,尤其是在辅导员方面,通常面临考核、职称与岗位等压力,此类内容均会对辅导员带来不利影响,从而需要辅导员中途转岗,或者半路转行,使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受到影响。

1.3 多元化思潮对受教育群体的影响不容忽视

青年学生思维活跃,更易于发现和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互联网普及后,网络平台之间竞争激烈,信息发布者往往不遗余力地发现、挖掘和制造卖点,并善于通过“情景+故事”途径和方法吸引受众,思维活跃的青年群体更是其全力争取的主要目标。网络开放性导致的多元化思潮泛滥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日俱增。

1.4 思政教育从业者师资力量不强,理论水平、利用网络平台的技能有待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普遍为非专业化和非专职化,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从业者理论水平有待提升,对网络在思政教育领域发挥的作用不能正确认识甚至忽视。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工作的水平偏低,技能亟待提升。

2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究

2.1 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高校不能以“思想自由”和“价值中立”的名义灌输错误的价值观,而应该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力;思政教育应当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时,应当进一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学会剖析社会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应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公开课模式,利用网络移动性、互动性等特点和长处,采用和普及“线上+线下”的创新教学模式,做到班级同构、学习生活资源同步、教师学生交流同行。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直面挑战、主动而为,创新教育手段,注重建设和打造符合学生需求特点、兼具教育性和安全性的网络阵地。可以利用互联网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因势利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注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着力于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情景空间。

2.2 拓宽教育平台

当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进行构建,并开通其微博与微信等平台,强化工作者与学生的沟通,借助此类平台进行社会问题、现象的研讨,同时由工作者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文章的发布,以便于启迪高校学生的思想。除此之外,高校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工作者还应通过平台的运用,与学生展开思政教育的互动,引导学生对自身想法进行阐述,使其在整个交流过程感受教师关怀,从而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平台。

2.3 重视创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梅苏埃等三位学者通过自下向上地研究经济增长,提出了创新包括“持续性创新”、“效率创新”和“创造市场的创新”三种类型的观点。该观点认为三种创新类型起到的作用依次是:让市场保持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力以及促进转型性的经济增长。随着网络的普及,人类认知不断向纵深拓展,观念创新层层推进,落后的观念和模式不断被淘汰和摒弃。在新形势下,传统经典理论不断被人们重新解读和认识,然后通过网络快速传播并获得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是学习自主性较高的青年学生,更需要通过积极的态度培养其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创新合作的意识。

3 结束语

“互联网+”作为新时期科技发展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其与高校服务育人工作相结合,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实践中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面对实际情况唯有面对挑战,积极改造思想,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互联网平台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抓住机遇,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