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培养内容、培养途径方法和养成情况评价体系的研究
2018-12-06
1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自我认知能力不足,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大三个方面:
1.1.1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状态,不能科学的针对自身状态的变化而做出适当合理的反应,以便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1.1.2 自我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都不强,大部分学生没有自我分析的意识,不能经常的思考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也不能及进的总结经验,进而有针对的完善自我。少部分学生有自我分析的意识,但又缺乏科学的自我分析的方式和方法,从而导致自我分析的不准确和片面;
1.1.3 对自身与周围环境及周围人群正确关系的认识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对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位置、作用和地位认识不正确,对与周围人群关系的认识不准确。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力有过高的估计,很多人过于自我,缺乏团队意识。
上述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他们完善算我和提高自我能力的发展。
1.2 对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存在严重的困惑
由于自我认识的不足,许多学生在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时不知如何分析判断抉择,有的对自己专业不满意,又不知什么专业适合自己,有的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深刻的了解,也不知道本专业的职业前景怎样,有的依赖父母及朋友给的意见,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主见。
1.3 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的能力弱,行动执行力不强。
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入校后,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自我放松状态,再加上原本自我约束学习能力就不强,所以没有制定一个合理时间表的意识,导致精力没有一个合理的分配,用了大量的精力在放松娱乐上,从而耽误了学业。有意识制定合理时间表的,但对时间表的执行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又不足,时常半途而废。
1.4 对达成自定发展目标,缺乏科学合理的行动指南和方式方法,恒心不足。
小部分高职院校大学努力制定了学习和发展目标,但由于自身素质和知识基础的限制,再加缺乏有针对性的、系统持久的科学指导,他们没有能力自我合理的安排为实现目标而所采取的行动,导致他们在成绩上和心理上屡屡受挫,最终严重损害了他们完成目标的自信心和恒心。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自我管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
2.1 培养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方式方法和能力。
具体要培养学生较好的控制自身的状态的能力,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的需要来调整自身的合理状态;较强的自我分析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对自身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较强的对自身与周围环境及周围人群正确关系的认识和定位能力。只有正确的自我认识才能正确的指导自身行动。
2.2 培养学生制定适合自身个性和潜质的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能力。
2.2.1 在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对自身的个性和潜质进行客观科学归纳的习惯和能力。
2.2.2 培养他们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优缺点、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和理想期望及外部的机遇和形势,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2.3 培养学生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意识和能力。
2.3.1 培养学生建立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决心和信心。
2.3.2 教会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精力分配表的技能。
2.3.3 培养学生严格执行“分配表”的意志力和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达成自定发展目标的持续行动力和方式方法。
2.4.1 思想和态度决定行动,首先要培养学生坚实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为扎实的行动提供思想保障。
2.4.2 教会学生依据自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制定各阶段的行动要点和所要达到的行动结果的能力。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自我管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1 学生正确自我认知的方式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1.1 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人际沟通理念,以人为本是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准确自我认知的最重要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大学生自身个性,有利于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学校可通过开设人际交往理论课和有针对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文化活动等形式,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3.1.2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让高职大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一是,通过将自己与其他人,尤其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作比较来了解自己;二是,通过周围其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三是,通过对自己活动成果的社会效应来了解自己。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自我评价。
3.2 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自我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2.1 通过建立学生个性发展档案的形式,以固定的工作机制,让学生定期对自身的个性和潜质进行客观科学归纳。
3.2.2 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性科学指导,让学生学会本着基于所爱(结合自己的特点,珍惜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发展方向)、基于所长(在进行职业选择时择己所长,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基于所需(一定要分析社会需求,择世所需)和基于所利(考虑的是自己的预期收益——收益最大化)的原则自制适合自身的发展规划, 学校专业教师要做好学生发展规划的个性化指导工作。
3.3 学生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3.1 健全工作制度,活跃校园氛围。学生入校即开展“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宣传动员活动,在校园内通过条幅、宣传板和校园广播等形式活跃校园氛围,激发学生“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决心和信心。
3.3.2 建立工作机制,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依据自身个性特点、课余时间和课程安排制定合理的“时间与精分分配表”,合理的分配学习、体育锻炼、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娱乐和休息时间和精力,可能以一个月为单位制定计划表,然后在把这个月要干的事合理的分解到每一周里,作出周计划,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制定合理的“分配表”:
3.3.2.1 合理利用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时间,保证正常的上课效率。为作业定下起止时间,学会合理安排零星的时间,可以挤出比想象中更多的时间用于复习及深入学习,学习时间关闭电子通讯工具。
3.3.2.2 配合规律的作息日程,科学的安排体育锻炼,能够很大程度上恢复精力。
3.3.2.3 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眠时间身体便条件反射的进入休息状态,而在清醒时则保持精力充沛。
3.3.2.4 将约会、朋友间的社交聚会安排在周末,避免平时学习分心。
3.3.2.5 每天留一些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参加课外活动和户外运动等。
3.4 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和持续行动执行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4.1 培养学生坚实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培养途径和方法
3.4.1.1 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有了奋斗目标,才会有持久力,才会坚持,有了很好的的思想觉悟,才会产生强大的意志力。
3.4.1.2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意志品质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当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培养。
3.4.1.3 多加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做事要善始善终,让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时常品尝成功的味道。
3.4.1.4 教师发挥模范和榜样的带动作用,不可朝今夕改,要以身作则,让学生体会和学习教师身上的持之以恒的品质。
3.4.2 培养学生持续的行动执行力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4.2.1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是,责任心,决定执行力度,进取心,决定执行力的效果。
3.4.2.2 培养学生树立实干作风,教会学生埋头苦干、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做事。
3.4.2.3 培养学生强烈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引导他们弘扬“立即行动、立刻就办”的工作理念,提高办事效率,克服懒散、拖拉的恶习。
3.4.2.4 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教会他们在发展的行动中不断的改进方式方法,以强大的创新和应变能力推进发展。
4 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养成情况评价体系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养成情况的评价,应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系统和工作机制,为学生建立核心素养养成档案,定量评价是基础和前提,定性评价主要是对养成结果的界定,但两者间又是相辅相成,评价过程中交错伴随的关系。这个评价系统可依托网络软件技术建立网络平台评价系统,实现多用户的资源共享。
4.1 定量评价:所谓定量评价就是依据“自我管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建立一套可量化打分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指标适当的反应了“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养成情况,这里的加分包括加和减分,通过具体事件的反馈,达到指标标准给予加相应分数,未达到指标标准给予减相应分数,最终以学期为单位核算评价分数,评价指标包括:
4.1.1 具有较好的控制自身的状态;
4.1.2 具有较强的自我分析的意识和能力;
4.1.3 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自身与周围环境及周围人群正确关系;
4.1.4 能够对自身的个性和潜质进行客观科学的归纳;
4.1.5 能够制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4.1.6 具有合理分配使用时间与精力的决心和信心;
4.1.7 具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时间精力分配表的能力;
4.1.8 能够严格按计划执行“分配表”;
4.1.9 具有坚实的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4.1.10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4.1.11 树立扎实的实干作风;
4.1.12 具有强大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4.1.13 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4.2 定性评价:以学期为单位,以定量评价的分数为主要依据,由核心素养养成情况评价教师对学生“自我管理”核心素养养成情况给出学期小节评语,科学客观的评价素养养成程度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应重点培养的内容和培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