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2018-12-06俞菊仙
俞菊仙
江西华龙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宜春 336000
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和水利建设,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在此对如何搞好农田水利的发展原则及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供水利工作者参考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不仅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1 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我国水利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迫切要求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工程来抓。它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面[1]。
农田水利建设是指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水利工程技术措施,改变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的自然条件,为农业高产高效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就是通过兴修为农田服务的水利设施,包括灌溉、排水、除涝和防治盐、渍灾害等,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定的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兴修各种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和采取其他各种措施,调节和改良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促进农业的稳产高产。采取蓄水、引水、跨流域调水等措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为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发展农业创造良好条件;采取灌溉、排水等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改良低产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2 水利工程建设对农业的影响
2.1 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田水利建设对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首要作用。我国是一个水利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旱灾又时有发生,尤其在去年西南地区的特大旱灾,充分暴露了我国防灾体系的薄弱,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远不足以应对自然灾害的威胁,加强水利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相关政府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发展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务实加强农田实力建设发展。
2.2 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关键在于农田水利建设
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利建设任务十分艰巨。长期以来,干旱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大隐患,洪涝灾害频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水利建设不足是我国基础设施的短板,导致抵御灾害能力薄弱。为保障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应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战略位置,切实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满足农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2.3 改良农田水质
近年来,水污染带来的水环境恶化、水质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给水产养殖带来了负面影响,死鱼、死虾、死蟹等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农民的利益。目前因水质不能保证所引发的矛盾相对增加,这也是农民时刻关注的问题,因此坚强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改良农田水质,对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4 节约了农田用水,减少了农田灌溉用水损失
在大涝之年农田通水不缺少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水利工程建设将多余的水积攒起来,以便以后庄稼需要水时可以随时放水灌溉。另外,蔬菜、瓜果、苗木、花实施节水灌溉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保障.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有利于解决农业面的污染,有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是一项革命性措施,必须摆在农村水利建设的突出位置.要加大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渠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这都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起到了节约农田用水的目的。
2.5 排除了农田大涝灾害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加强对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避免了大涝灾害对农作物带来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2.6 减少农田水土流失
大涝天气会引起农田水土流失,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这给水土资源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地里的肥料也被谁给冲走了,上层好的土层也被谁给冲跑了,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可以兴修渠道,引水入海,不仅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还节约了水资源。
2.7 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据水利部统计,目前我国缺乏灌溉条件或设施的“望天田”达11.1亿亩,已建成的8.38亿亩灌溉面积中,2/3的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
3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利建设真正为农田服务为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