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2018-12-06向建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4期
关键词:城乡之间渝北区镇街

向建

中共重庆市渝北区委党校 重庆 4011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要求。重庆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2016年底《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条例》初稿已经形成,2017年7月出台《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系列的文件的出台表明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本文具体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开展研究,以期为重庆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1 渝北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1.1 加强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建设

早在2016年9月,渝北区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渝北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这一意见对于渝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提出了到2020年渝北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标准,比如,建设智慧文化、志愿文化、品牌文化。使得渝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据可循。同时,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更加注重均衡发展,加快城乡之间的交流[1]。

1.2 健全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级网络

区级层面,新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已经建成投用,图书馆达到了二级馆的水平,文化馆为一级馆,到2020年将达到地市级一级水平,而且加快这些设施内资源的数字化。镇街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基本上实现全覆盖,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建立起来,专门的服务人员为居民提供服务。村社区层面,文化室实现全覆盖,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每个村社区建立文化中心户一到三个。由此,渝北区基本建成了从区到镇街再到村社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三级网络。

1.3 提升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渝北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巨大的进步,整体水平获得了提升。尤其是2017年,渝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在全市率先建成3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图书馆纸质图书藏量达到42.68万册,文物藏品13979件,广播电视基本上实现全覆盖,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发展壮大。加强了智能化建设,在新媒体时代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服务群众。完成了惠民电影放映累计2890场次,组织免费开放艺术培训10期,开设各种艺术类课程。

2 渝北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渝北区和重庆市一样也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差距还较大,二元结构较为突出,这就导致在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看到主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产品集中供给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再看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看,2017年渝北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1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3元,收入差距较大也影响了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享受水平[2]。

2.2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参与力度还不够

渝北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责任还在政府这里,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支出予以保障。但是,政府的财力还是相对有限的,因此,这就制约了全社会可以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目前渝北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还是政府主导的模式,其他供给主体相对发达地区来说还不是很足,行业协会、民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总体数量还不足,社会资金投资还不够。

2.3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人才还不足

渝北区处于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也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高端文化服务人才不足,由于财政投入力度相对有限,高级人才和高端人才进不来,已有的专业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城乡之间还存在结构矛盾,尤其是农村地区专业文化服务人才缺乏。大量的文化人才分布在城市,农村数量很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文化人才队伍还不稳定[3].

3 渝北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不断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渝北区直管镇街各11个,镇街之间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城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应该不断缩小差距,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或均衡化发展。这就要求在资源配置方面,不能只偏向于城镇地区,而忽略了农村地区,但是也不是要求城乡之间完全一样,需要根据人口分布、发展基础、服务标准等来确定城乡之间资源的配置。满足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要,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和服务体系,推动城乡文化互动交流。

3.2 不断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除了依靠政府的力量之外,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共同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高供给能力。比如,可以利用专业机构开展流动文化服务进村社服务,组织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入社区活动。推动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对文化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组织、行业协会予以规范和扶持[4]。

3.3 不断培育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专业人才

人才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要加强区、镇街、村社区专门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每个镇街分配专门的编制招聘专门文化服务工作人员,也可以采取合同制的方式招募专业人才。加强专业人才的培训,每年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加强考核激励。同时,建立城乡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招募、培育、激励等程序构建志愿服务队伍[5]。到2020年,整个区、镇街、社区各建立一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

4 结语

渝北区的城镇化率达到了80%以上,越来越多的居民到城镇居住和工作,因此,要针对渝北实际,妥善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渝北区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专门的制度文件和规划,确定了建设的标准规范。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需要不断加强均等化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渝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城乡之间渝北区镇街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之间(组诗)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未雨绸缪快响应 多措并举固防控
——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全方位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渝北区中医院参加第二届心肺复苏急救全国技能大赛获佳绩
用汗水浇筑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如果我有剪刀手?
我是一个“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