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精神及其对民营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2018-12-06王拓
王 拓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应用经济研究所,哈尔滨 150018)
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党中央与国务院首次印发通知明确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和企业家精神对于经济生产活动的重要作用。学界普遍认为,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引导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经济效益[1]。与此同时,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决策科学性、创新性、持续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可以说,企业家精神是企业成长的灵魂,也是决定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体量和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更是如此,在总结很多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失败的案例后我们可以得知,很多的失败原因都在于企业家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经商手段和实践能力的缺失。企业家的内在素质和个人综合水平是影响中小企业健康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从数量和成果上来说都有所欠缺。因此,本文将立足于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发展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我国企业家精神的现状分析
(一)创新驱动力不足,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涌现出了许多知名企业和著名企业家。但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家群体缺乏创新精神及魄力,以原创、独创、首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和意愿严重缺失,以至于在面对国际竞争时存在差距。由于我国是后发现代性国家,企业的技术和竞争力起步较晚,大部分企业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利用资金换取技术,而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置在产品研发和创新上。我国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缺失将会变成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壁垒。
(二)恶性竞争时有发生,合作精神缺乏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很多地方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同质化、相似化的特征,在浙江、广东等地这种现象越发明显。各种相同类型的厂家为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纷纷开启价格战,进行价格上的恶性竞争,而不是从长远的视角来审视企业发展的规划,这样的恶性竞争结果是两败俱伤、难以为继。
(三)企业家担当精神缺失、责任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企业家整体的诚信和道德水平不断缺失,一些道德缺失的行为时有发生,例如污染环境、以次充好、拖欠薪资、偷税漏税、压榨员工等行为。这既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更加摧毁了消费者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信任,之时企业形象越来越差。
二、企业家精神和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对应性分析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雏形期——创业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万事开头难,初创期的企业规模很小、员工很少、市场不稳定,成长速度较为缓慢,企业能否平稳度过初创期与企业家的能力、个性和意志品质有着重要的关联,很多中小企业在初创时期就无疾而终与创业者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息息相关。首先,创业企业的产品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这与企业家个人的能力、眼光、专业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基于企业家本身的技能和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雏形期发展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能否适销对路与企业家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企业家的精神品质和人脉关系构成了企业雏形期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阶段,企业家是集合执行者和决策者为一体的创新者和创业者,企业的雏形期就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成长期——管理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中小企业开始进入到成长期。这个阶段是企业的“黄金时代”,企业的资金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逐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渐步入正轨。在这一阶段,企业家的角色已经完成了从创业者到管理者转型的过程。由于企业成长的速度较快,企业家要处理的日常事物成倍增长,他们没有必要也没有精力事必躬亲,此时就需要管理者逐步放权和分权来调动更多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成长期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期,如果能平稳度过成长期,企业的生命力就会更加旺盛。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成熟期——战略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在成长期顺利度过之后,企业便迎来了成熟期。这时,企业的各项制度日渐完善,市场份额也逐渐趋稳,产品的市场也逐渐稳定。在已经稳定的成熟期,企业家应当急流勇退,将管理职能让渡给专业的管理人员,自己则主要从战略的视角审视企业的发展和存亡。在这个阶段企业家应当让渡决策权而成为一个战略决策人,如果企业家能完成这一阶段的转变转型就延缓企业进入衰退期的步伐,延长企业的成熟期。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衰退期——资源创新型企业家精神
虽然通过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企业的衰退期可以被延迟放缓,但是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之中企业的转型和衰退都是在所难免的。在达到企业发展峰值之后企业都会面临着销售业绩的下滑和企业规模的快速下降。一般而言,有战略创新眼光的企业家在企业的成熟期已经开始着手谋划转型,如果转型成功,新的经营模式和业务渠道会取代旧有的业务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企业顺利走出衰退期,并进入到下一个发展循环之中。因此,身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家除却原有的各种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一种资源创新的能力,也就是资源组合的创新能力。这种组合型创新对企业家的要求比较高,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能顺利带领企业找到转型的方向和继续发展的路径的。事实上,大多数的企业都在这个衰退期中或是破产或是被兼并,而只有少数的企业才能在优秀企业家的带领下完成创新和转型的历史性考验,并且走向一个新的发展历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中小企业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渐进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之相对应的企业家精神也在不断变化、完善和创新。
三、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
本文在深入探究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家精神的对应模式之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与企业雏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的是创业创新型、管理创新型、战略创新型和资源创新型这四种类型的企业家精神。通过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中小企业成长和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彼此适应、共同促进的关系。为了促使企业家精神与中小企业发展更加相契合,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
首先,建立健全保护企业家权益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对企业家的权益保障不够,相关立法不够完善,我们必须从产权保护的角度完善企业家产权保护机制,从立法的角度来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营造适合企业家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同时要在宪法中完善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平等权利和平等地位,支持企业家通过创新和实践将企业引领成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在为自身创造财富价值的同时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和经济价值。要加大惩治腐败现象的力度,杜绝政商勾结和利益输送,营造企业之间公平公正的竞争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从制度层面上和体制机制层面上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逐渐壮大民间资本的影响力和实力。要实现信贷公平,加大资金和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倾斜和支持。同时也应当注重市场机制的作用,应当尽快建立运转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的企业家市场,消除企业家人才自由流动的壁垒和障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企业家人才市场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优化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实现企业家竞争的优胜劣汰。
其次,通过成体系、成系统的培训培育培养创业创新型以及管理创新型企业家。创新是一个国家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所在。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企业家缺乏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致使企业创新程度不够,百年企业和世界知名企业较少。所以,我们必须成体系、成系统地培训和教育来培育和引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促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我国的企业家和劳动者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根源在于企业的创业环境和创新环境欠佳,企业家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勇气。这就需要从财政上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倾斜力度,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空间,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和配置,全面提高社会的创业创新能力。
再次,建立健全企业家荣誉体系,给予企业家荣誉与尊严,发挥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使企业家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重农抑商的思想取向,使得商人处于被压抑的尴尬境地,这使得很多企业家在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同时便开始试图摆脱商人的角色,从而不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发展。因此,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探索建立健全企业家荣誉体系,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塑造企业家的良好形象、确立企业家在市场经营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既可以为大多数企业家树立一个既定的奋斗目标,又能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出一种重视企业家、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勤劳致富,发挥企业家精神来创业守业、增加自身财富。同时,也可以让更多的企业家向成功、优秀的企业家学习成功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
最后,要着力打造独特的企业家精神。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由于性质不同,其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各有差异。民营企业追求的是更高的经济利润,而国有企业则应当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塑造企业家精神之时要体现出特殊性,要根据不同的性质制定不同的策略,体现出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