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我国群众监督现状及对策探析

2018-12-06梁荣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群众监督监督群众

梁荣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太原030006)

关于自媒体(We Media)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作家丹·吉尔默于2002年提出的,他在《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一书中将新闻媒体分为以报纸为代表的旧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而第一个对自媒体进行严谨定义的是美国学者谢因·波曼和克里斯·威理斯,2003年,他们在美国新闻学会媒体研究中心出版的“We Media”研究报告中指出,自媒体是一个由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联系,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基于此,在我国,伴随互联网技术的推广,社交网络生态的日益成熟,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以微博、微信、论坛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在用户数量和传播效果上占据了强大优势,从单纯的网络社交工具和消息发布平台逐渐发展成为群众监督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一、自媒体时代群众监督的概念界定

群众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的范畴,它是指以人民群众为主体、能间接产生法律效力的监督。相对于体制内监督而言,它是人民群众运用批评、建议、听证、检举、控告等方法,依托一定的法律和制度,直接或间接地对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所实施的监督。而在自媒体时代,群众则以网络为载体进行政治参与,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监督公共权力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政治行为,进而影响政治决策,提高其工作效率。

二、自媒体时代群众监督的优势

1.自媒体扩大了群众监督的范围。一方面,在自媒体这个媒介平台,每个人都是权力监督的主体。他们来自于不同社会阶层,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无处不在。另一方面,自媒体将整个社会都纳入了监督的范围,凡涉及公共利益的组织与个人都是监督的对象。

2.自媒体畅通了群众监督的渠道。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多种合法的渠道,其中包括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监督听证会等。随着自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反腐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为群众监督开辟了新的渠道。

3.自媒体提高了群众监督的时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主要通过电话、匿名信、论坛、上访等方式来行使监督权。其中,互动性差、意见反馈的周期较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频频出现。而对于不需要任何把关的自媒体来说,参与成本低、交流的互动性决定了自媒体时代群众监督效果更为明显。

三、自媒体时代群众监督存在的问题

1.监督主体的非理性。由于自媒体表达的匿名性和信息发布的随意性,一些群众常常利用监督之名散布谣言、披露隐私、进行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以及人身攻击,甚至触及法律底线,使自媒体群众监督呈现出一些非理性特征。

2.监督信息的失真性。近几年,“网络水军”、垃圾信息机器人等随意制造网络垃圾,导致网上乱象丛生,信息难以分辨,让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跟风,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扰乱了正常的传播秩序,影响了群众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监督处置的乏力性。我国群众目前在自媒体平台行使监督权尚处于初级阶段,规范的制度和完善的运作流程尚未形成,并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这些都影响着群众监督的实际效果。

四、自媒体时代我国群众监督良性发展的途径

1.加强思想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增强群众的自媒体参政意识。通过优化自媒体群众监督的网络环境,让群众知道在自媒体平台正确行使监督权的内容及途径,努力营造一个群众能监督、会监督、敢监督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自媒体媒介素养。自媒体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类媒体以及学校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通过正确引导力求从源头上提高自群众的辨别力、责任感和文明意识,进而有效指导群众利用网络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2.增加行政的透明度,创造群众监督的条件。监督信息的获取,是整个监督活动的起点。因此,我国政府应建立健全党政务公开制度,坚持依法行政,加大行政机关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确保行政权力的公开透明。此外,规范群众参与监督的程序,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的监督权得以落实。

3.规范自媒体平台运营,提升群众监督的效果。一方面,我国应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网络治理的立法进程,努力构建网络空间新秩序;另一方面,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提供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的时候,必须守法经营,遵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4.完善群众监督制约机制,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落实群众监督的保障机制。首先,要切实完善群众监督的激励机制,对通过自媒体平台为反腐工作做出贡献的群众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奖励;其次,通过法律手段保护反腐工作中相关人员尤其是举报、控告人的隐私情况;再次,建立健全群众监督反馈机制,激发群众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5.强化群众监督的联系机制。一方面,把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起来,取其长而补其短,使不同媒介相互配合,形成监督的合力。另一方面,把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结合起来,使公共权力的赋予、行使及其效果受到更为严格、有效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摘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3] 陈党,陈家欣.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网络监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4] 杨军.群众监督与反腐倡廉机制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5] 毛王芳.自媒体时代网络反腐的理性思考与路径优化[D].成都:西南大学,2014.

猜你喜欢

群众监督监督群众
关于群众监督制度化建设的思考
多让群众咧嘴笑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监督不因面熟而“弱视”——不主动作为的监督,就是形同虚设的“稻草人”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夯实监督之基
在国有企业中实施民主管理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