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探析

2018-12-06陈家慧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均等化图书馆资源

陈家慧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太原030006)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要求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其实质在于普及全民阅读,保障其知识获取自由等基本的文化权益。因此,推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均等化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内涵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此后更是把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系统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部分,其服务的均等化更是代表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水平。

目前学界并没有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见解。程焕文认为,公共图书馆的普遍服务有三个特性:一是强制性。公共图书馆服务是公共产品,政府必须加以立法保障。二是非歧视性。无论是服务设施、服务网络,还是服务结果,都要强调公平正义与机会均等。三是可获得性。任何民众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能承担得起的代价获得此种服务。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有两个衡量标准,即机会获取的公平与服务结果的大体相等。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

实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均等化,还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如体制障碍、缺乏充足的资金和全面的制度保障、图书馆自身资源总量偏少、地区差异等。刘晓鸥认为,“均等化”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不仅需要主观努力,还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因此,本文从读者、公共图书馆、政府与社会四个角度一一剖析其如何作用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均等化过程。

(一)读者层面

读者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均等化的重要评判标准,其主观意识与能力、文化素质与个人偏好都会对均等化产生重要影响。

1.主观意识与能力。图书馆意识是影响读者对公共图书馆利用率的重要因素,指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包括了解认识图书馆与走进利用图书馆。皮尤研究中心在《美国公共图书馆2016年度报告》指出,在过去的2016一年里,有48%的受访者表示专门到过图书馆,有53%的受访者表示通过手机客户端或者登陆图书馆网站,与图书馆有过互动。而我国公众的图书馆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用馆能力也比较低。而且随科技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电子资源日益成为图书馆的重要馆藏资源,但大部分读者对于馆藏资源的利用仅限于纸质资源,对电子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2.文化素质与偏好。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共享的开放性门户,无差别地为每位读者提供服务。而有些读者用馆道德欠缺,屡现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到了资源的再利用,无形中也加重了图书馆员的负担。面对背景千差万别的读者,公共图书馆为提供差异化和人性化的优质服务,就必须具备多种馆藏资源与资源获取的选择。美国公共图书馆在馆藏资源、硬件设施与服务方式等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弱势群体的需求,如美国国家图书馆服务(NLS)每年都会以录音带、光盘或刻板形式提供大约2 400本书和70本杂志。美国几乎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会提供语言培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帮助外来人口更快地融入美国社会。图书馆网站会提供在线服务,甚至是上门服务,方便那些身有残疾、不便移动的读者享受图书馆服务。

(二)公共图书馆层面

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载体,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直接决定着均等化的程度。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图书馆的分布密度和辐射范围,即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体制,另一方面取决于图书馆的馆藏和设备资源、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

1.建设体制。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的统计数据显示,平均每2 500人就拥有一座图书馆。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有3 117个公共图书馆,43.89万人均有1座公共图书馆,与国际标准的2万人相距甚远。低分布密度和小辐射范围无疑会直接影响公众获取图书馆服务的机会和能力,而这又取决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体制。我国现行的公共图书馆建设体制,是分级财政的产物,因此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也是四级划分,这造成了图书馆的多元管理主体,非常不利于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而美国会在某一城市或地区设立一总馆,对其他分馆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与调度,馆际互借、通借通还十分普遍。因此,打破体制障碍,促进馆际合作,鼓励多种办馆方式,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资源储备。丰富的馆藏资源、雄厚的设备资源、有保障的财力保障和专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均等化服务的基础和源头。美国很多州的公共图书馆标准都规定,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要尽可能全面、优质,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求,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法并没有对此做出具体规定。美国公共图书馆为不同年龄和弱势群体设计了不同的功能空间,配备了必需的多样化的硬件设备。美国的公共图书馆资金来源广泛,既有政府的专门划拨,又有图书馆理事会、图书馆之友的自募资金,还吸引了众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捐赠。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馆员作为图书馆的最显眼名片,其工作态度和业务能力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对公共图书馆馆员较为重视,无论是上岗条件,还是培训与考核机制都较为严苛。而我国对图书馆员的要求较为松散,没有成体系的准入制度,整体的人员结构较为松散,这直接影响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政府层面

1.制度支持。蒋永福提出均等化不仅需要主体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提供相关保障和救济,制止信息权力对信息权利的剥夺和歧视。前文也提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具有强制性,需要政府以立法形式加以保障。2017年11月之前,虽然我国各省份相继出台了公共图书馆的相关管理条例,但始终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规范其运行。美国的公共图书馆不仅受国家法律、州法律等的指导,还接受图书馆协会的行业标准约束。刘小瑛在探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立法提出了几点启示,即专门法与辅助法规相辅相成;规定应全面、细化,强化法律的可执行性,但同时应保留一定的弹性空间等。

2.财政支撑。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财政支出总额为89 874.16亿元,文化事业经费总额为323.06亿元,公共图书馆拨款金额为58.37亿元,公共图书馆拨款占文化事业份额约为18.07%,公共图书馆拨款占政府财政支出份额约为0.065%。美国政府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以波士顿市公共图书馆为例,其2015年的经费为41 689 442美元,其中政府拨款33 416 125美元,作为主导收入占比88%。并且,美国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拨款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十分规范,如相关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必须将其当年税收的固定比例用于维持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营,这也是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要努力的方向。

(四)社会层面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要受制于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王悦以2013年全国31个省份的公共图书馆的五项基本指标进行SPSS统计,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发展水平比较低,其中上海的发展水平位居前列,遥遥领先,而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则相对滞后。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的信息技术水平。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的发展变革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信息载体。网上预约、借书、、还书等在某些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已十分普遍。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是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区域经济水平制约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2.文化环境。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图书作为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应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是在今天的中国,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这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不无关系。在奴隶制社会中,读书只是少数贵族的特权。封建社会初期,文化知识的传承仍然局限于特定人群,直到科举制的出现,才打破了这层坚固的壁垒。可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华几千年,直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读书是有文化之人的事,也有些人迫于生活工作的压力没有时间读书。总而言之,我们并没有将读书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因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让人们达成共识,任重道远。

三、结语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普及全民教育,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使命,如何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均等化落到实处,优化公共图书馆的资源配置,需要公共图书馆、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趁着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体系的契机,全国各地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在探索与尝试新的发展模式与服务方式,社区图书室、农家书屋、一卡通等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公共图书馆要不断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向“平等、开放、共享”的目标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晓鸥.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05,(1):100-103.

[2] 蒋永福,刘鑫.论信息公平[J].图书情报,2005,(6):2-5.

[3] 黄欣.公共图书馆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2,(4):7-10.

[4] 莫翔伶.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J].信息服务,2012,(4).

猜你喜欢

均等化图书馆资源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山南公共图书馆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现状与路径探索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基于泰尔指数法的京津冀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