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境电商的外贸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18-12-06顾莉莉丁昌青
顾莉莉 丁昌青
一、前言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不振、国内制造业转型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整体增长乏力。相反,跨境电商行业生机勃勃,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增长。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7.79万亿元人民币,而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7.6万亿元人民币,增速高于传统外贸。2018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0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跨境电商既是传统外贸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延伸,也是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上的体现。当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外贸企业纷纷转型升级,急需适应跨境电商发展的,兼具外贸、电商、外语综合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顺应时代潮流,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二、跨境电商相关岗位的能力需求
根据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结果以及毕业生求职就业信息的统计显示,适合高职院校国贸专业毕业生的跨境电商岗位主要有跨境电商销售客服、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跨境电商产品开发、跨境电商渠道推广、跨境电商物流操作等。这些岗位的通用招聘要求一般包括:大专及以上学历、英语水平达到四级以上、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熟悉国际贸易流程、了解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掌握外贸函电书写及单证制作技能、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强等。这和传统外贸岗位如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的要求基本一致,除此之外,企业也针对跨境电商的特点提出了新的人才能力需求。首先,跨境电商业务都是通过某些平台展开的,从业人员需要熟悉平台规则及各项操作,有的企业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目前,跨境电商领域的主流B2B平台包括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敦煌网、环球资源网等,主流B2C平台包括速卖通、亚马逊、eBay、Wish等。不同的平台在运营规则、操作技巧上各不相同,并且管理规则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对相关岗位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其次,电子商务的特点决定了跨境电商业务能否成功开展不仅与产品自身品质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发布的图片是否吸引买家、店铺运营推广是否有效。在有些企业,岗位之间分工比较明确,图片处理等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会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负责,业务人员只需提出文案策划。而一些中小型企业则更青睐既懂业务会运营,又掌握常用图像处理软件、能协助做一些辅助性工作的人才。最后,在外语应用能力方面,企业通常要求从业者具备优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口语交流水平良好。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同时懂得其它外语的人才,如日语、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目前,许多跨境电商平台都拥有多语言站点,一些小语种国家站点卖家少,竞争不太激烈,发展潜力巨大,必将带动跨境电商市场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例如,亚马逊的日本站基础环境优越、电商消费能力强、搜索流量排名靠前,运营较好。但同时平台的要求也日趋严格,除店铺介绍、产品详情页等一定要用本站点语言外,卖家回复买家时也必须用日语,不能图省事统一用英语回复,否则很可能被买家投诉。有些企业已经把日本站作为自己的主打站点,大量需求掌握日语的外贸人才。
三、当前外贸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贸课程体系需要完善
在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基本针对传统外贸岗位设置,普遍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汇兑与结算、跟单实务等课程。如今,传统外贸企业大多向跨境电商方向转型,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也要适应跨境电商岗位的特点。其中,跨境电商B2B与传统外贸相比差别不太大,主要是开发客户转到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而跨境电商B2C与传统外贸相比差异较大,业务流程中没有大量单证的缮制,报关报检一般由物流公司代办,货款支付则通过第三方平台、网银、信用卡等线上渠道完成。因此,原有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结合相应岗位的要求设置并完善。
(二)专业师资水平需要提升
国贸专业历史悠久,在很多学校属于老牌专业,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专任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也曾经在传统外贸企业有过一定的工作经验。跨境电商的发展给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外贸知识及经验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专业教学的需要。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储备急需更新,课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外贸的理论和实务。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课程实践性强、变化速度快,教师也需要积累新的实战经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通常利用模拟实训软件在校内开展,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按照传统的进出口业务流程一步步完成工作任务。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传统外贸流程,亲自体验交易磋商、合同签订以及合同履行的各个环节十分有效。但在跨境电商的新时代,平台众多,规则千变万化,单纯靠软件不能模拟贸易的全过程,必须让学生真正去做实战项目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有些平台如敦煌网、Wish等,店铺注册门槛相对较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设店铺,熟悉网站后台操作,但因受到资金、货源、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达成交易的成功率不高。而其它一些在资金、规范上要求比较高的平台,申请账号很困难,教学中只能以买家身份在网站前台浏览,无法进行实际操作。
四、基于跨境电商的外贸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课程体系,适应跨境电商岗位需求
为适应跨境电商背景下企业对岗位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国际贸易课程调整应着重提升学生的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能力、网络营销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一方面,应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增加跨境电商平台规则、跨境电商实务、跨境电商综合实训等必修课程,并在传统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国际汇兑与结算等教学中,引入跨境电商贸易的新做法,以体现当前外贸发展的新态势。另一方面,可开设图片技术处理、跨境电商英语、跨境电商物流等专项能力课程,并结合学校现有资源,开设商务日语、俄语等其它语种的选修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二)提升师资水平,培育双师素质教师
高职院校国贸专业师资水平的提升需要多措并举,分步持续不断进行。第一,组织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跨境电商方面的培训,更新理念,跳出传统思维模式,汲取新知识。第二,分批安排教师到企业跟岗实践,参与企业店铺的实际运营,掌握跨境电商操作技能。第三,加强学术交流,选派教师参加行业企业或兄弟院校举办的研讨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另外,还可以聘请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讲授跨境电商课程,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实训课程,打造一支理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强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
(三)深化校企合作,改进专业实践教学
针对跨境电商方面的实训教学,现在市面上有OCALE等软件平台可供选择,但仅靠校内模拟软件实训是不够的,应以真实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实战训练。以往为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学校总在努力“走出去”,到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但由于专业特点以及工作的连续性要求,企业一般不会让学生实际操作外贸业务,实习效果不佳。现在不妨转变思路,改“走出去”为“引进来”,请企业到学校来办公。学校提供免费的工作场所和网络环境,企业带真实的项目,让学生真正到跨境电商平台上完成运营店铺、发布产品、营销推广、回复询盘、处理订单等操作实务。在实践教学考核上,以量化的指标考核实际项目运营的业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训效果。
(四)开展人才分层培养,鼓励创新创业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高职院校学生增加了许多就业创业机会。从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积极程度、创业意愿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更好地培养外贸人才,宜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人才分层分类培养。具体来说,可以在每届学生入学之初,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开展选拔,选出一批好苗子组建跨境电商精英人才学校,由企业导师专门培训指导学生承接企业业务。对于创业意愿较强的学生,可以成立跨境电商工作室,配备专职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日常指导、跟踪管理等服务。另外,近年来,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组织了多种类型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促进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