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重要经验
2018-12-06隆国强编辑孙艳芳
文/隆国强 编辑/孙艳芳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出口国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七亿多人成功脱贫。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受益人口之众,史无前例。
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我们总结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是为了陶醉于过往的巨大成就,而是要从历史中吸取养分,用正确的经验来指导未来的实践,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推进国家的现代化事业。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200美元左右的发展中大国,超过一半的人口是贫困人口,国家发展面临各种挑战。党中央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果断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发展是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应对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行动上,排除国内外各种杂音、各种干扰,咬定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首先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创造力。
与此同时,坚持用切实可行的愿景目标引领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这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第三步,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系列分阶段发展目标,将富民和强国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来引领发展方向,大大激发了全体中华儿女投身发展的热情。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的国际地位也没有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挽起袖子加油干。不管国家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我们必须学习工业化先行国家的经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但不能照搬照抄。解放思想就是要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实事求是就是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既尊重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在这条探索的路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内改革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等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的时代课题。这一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
中国的改革起点是计划经济体制。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国走出了一条渐进式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道路。在不同阶段,体制改革有不同的重点:上世纪八十年代,着力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价格体制改革;九十年代,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点推进财税体制、金融与外汇体制、国有企业、住房制度等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要全面深化改革,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在推进改革的策略上,坚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坚持顶层设计与试点试验相结合;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
改革永远在路上,永不停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国家发展的潜力才能充分释放,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才能竞相迸发。体制滞后或超前于生产力发展,都会成为发展的桎梏。一些发展中国家移植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体制,但那些在发达国家运行有效的体制,却并未能有力推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说明,超前于发展阶段的体制并不能有效促进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也体会过经济体制超前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不要幻想一步到位建立所谓“完善”的体制,制度设计必须从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曾经有效的体制又可能变得不合时宜,成为改革的对象。因此,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我们准确判断国际环境的重大机遇与挑战,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目标制定开放战略与策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牢牢把握外部机遇,成为全球化进程中少有的获益较多的发展中经济体。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趋利避害,一是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来设计开放战略。在国家快速工业化阶段,通过承接出口型劳动密集产业的跨国转移、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解决制约工业化的外汇缺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出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对标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加强创新能力的国际合作,促进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二是牢牢把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不是迫于外部压力。对外,我国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在扩大开放中始终维护国家利益;对内,我们充分发挥体制优势,克服既得利益的阻碍,不断推进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三是量力而行,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主动承担起与自身发展阶段和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作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但也绝不承诺超出国力的国际责任,不谋求建立势力范围,不挑战现行国际体系。四是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开放风险。对外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不断增强识别、管理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把握好开放的内容、节奏与力度,防范化解开放可能带来的风险。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开启了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要从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吸取有益的经验,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