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财务舞弊的动因及对策
——以九好集团为例

2018-12-06刘妃凡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新商务周刊 2018年15期
关键词:舞弊利益企业

文/刘妃凡,湖北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

1 事件背景

九好集团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现代服务型企业,主要致力于根据客户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是该行业的领军企业。随着公司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截止12年,该公司由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变更注册资本为6868.625万元人民币。九好集团旗下有诸多子公司,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地。九好集团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而2017年曝出的财务丑闻一下子将九好集团推到了群众的视野内,引起了社会群体的广泛关注。九好集团使用的一系列造假手段对近现代财务舞弊的分析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虚构业务以增加服务费收入。九好集团之所以在2017年才被发现舞弊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其将虚增的服务费收入分散开来,而审计人员实地进行走访耗费巨大,具有一定的调查难度。虚构客户、虚构业务、改变业务性质都是常见的舞弊手段,但是九好集团将其发挥到极致,利用不同的造假手段共虚增服务收入2.65亿元。而审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九好集团存在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审计人员在具体实施审计手段时存在的不足及缺陷。

虚增贸易收入。关联方交易舞弊也是常见的手段,九好集团联合杭州融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虚增了一大笔销售收入及应收款收回。虽然九好集团的手法十分隐蔽,还是被审计人员从财务报表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在对一个企业进行审计行为时,对任何异常的数据都应该谨慎的进行核实。

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未披露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九好集团在大量的舞弊案例中十分有借鉴意义,其造假手段也非常典型,即通过银行流水体外循环的方法来达到舞弊目的。其虚构银行存款高达3亿元,并且未在财报中披露其3亿元银行存款质押的事实。

2 会计舞弊的原因

本质上来说,财务会计问题即经济问题,所以在我们研究财务会计行为的时候往往从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财务会计行为。在处理会计舞弊的研究时也不例外,这个角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挖掘会计舞弊行为出现的原因。当代对会计舞弊的经济理论观点较多,通过搜集与整理,仅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2.1 信息不对称

作为经济学中一个较大的课题,信息不对称也常常被各种学者运用在对会计舞弊行为的分析上,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1996年,有国外研究学者提出了一个理论,造成治理结构基础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不同的治理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均衡。公司内部的管理人员总是想用最低的成本来筹集资金,也想摆脱外部债务人对其的控制,于是就有的公司采取了违规行为以此来牟取利益。很明显,信息不对称会产生许多问题,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在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行为人会出现不定向选择也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往往是趋向于外部性,然而当这种负外部性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就会增加会计舞弊的可能。就本案例而言,显然九好集团内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2.2 舞弊成本较低

舞弊行为需要成本和损失远远小于财务舞弊带来的巨大收益。行为人在进行某项任务时,总是会先分析清楚这件事能带来的利润和产生的影响,首先衡量清楚其中的利益关系,结果显而易见,人们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事情。虽然九好集团舞弊行为也为其带来了相应的惩罚,但相较于舞弊可能带来的利益而言,该处罚不值一提。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企业甘愿冒着巨大的风险,也要进行财务舞弊。

2.3 利益驱使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都认为利益是舞弊行为的最直接诱因,行为人大多是为了牟取私人利益而采取违法行为。同时,盈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表面上看,正是利益诱导驱使公司进行会计舞弊,其最终的目的无非是为了牟取本不属于企业本身的额外利益。1991年,研究发现,为了吸引投资者注意或者是债权人的兴趣,有很多公司选择对本公司财务报表粉饰,以此来吸引投资,提升公司价值。1999年,研究发现,为了让实际账目更加好看,很多管理层选择会计舞弊这种违法行为,此种行为的目的无外乎是增加个人私利。不仅仅是国外学者,国内学者通过研究与证明也发现正是为了实现自身的最大收益或者是特定利益,行为人才采取一系列的违规行为。九好集团也不例外,其虚构各项经济业务粉饰财务报表的主要原因就是吸引广大股民的关注,为公司带来收益。

2.4 管理报酬动机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财务信息会慢慢变得复杂,当自身的财务人员不能对其有效处理时,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委托市面上的会计事务所来代为处理。实际上掌控公司的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于事务所产生实际委托关系后,大部分的人会选择通过利益收买让会计事务所帮忙舞弊,即在进行财务会计处理的过程中采取舞弊行为。在九好集团案例中,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并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也是最后不良结果产生的一大原因。其中是否存在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值得怀疑。

3 治理会计舞弊的对策

3.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会计治理结构的漏洞给会计舞弊行为人趁虚而入的机会,所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形成有效的产权制度,我们可以:设立一个国家财产管理机构来管理国家财产所有权,这个机构应该不受国家政治干扰,具有纯粹的经济性质;为了保障国有财产经营管理的效率,也可以设立一个作为中介行业的国有财产经营公司;如今我国市面上有关国有股的流通问题得到解决后,才能营造有效的国有财产资本化运营机制等。

3.2 完善监控机制

为了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用合约来规定管理人员与董事会成员的责任权力关系;保障监事会的独立性和特殊行使权利,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企业还可以选择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股东诉讼制度,有效保护各位股东的权益。为了完善外部的监控机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在企业内部实施代理权机制,慢慢培养经理市场,股东有权限可罢免不称职的经理人,并有足够多的经理人才以供挑选;充分发挥股票市场的监控制度,尽量将公司的股权分散,分解各个股东在总股本中所占比例,避免因某个股东独占大头的现象;鼓励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有条件的可以建立银行制度,使得主银行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监督。与此同时相对的,也要完善银行内部控制结构,加强资产管理,使得该银行能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监督。

3.3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我们观察九好集团舞弊案及其他的财务造假案例,不难发现,上市公司舞弊往往会给消费者及证券市场带来巨大的损害,但证券法对其的处罚力度却往往不能弥补其带来损害的万分之一,可见证券法对舞弊行为的处罚条例并不合理。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减少会计舞弊行为的基础,可参考过往舞弊案例,有针对性的对会计师准则和会计制度中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不断地更新与改进,弥补不足的地方。可采取的方法有:在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时,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作定位为首要任务。

3.4 完善相关制度

前文中曾分析过会计舞弊的各种动机,其中有些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包括:弥补我国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的不足减少企业会计舞弊的动机;调整业绩评估机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尽量避免企业营业业绩与其个人收益直接挂钩;我国当前企业经营中广泛存在着“政企不分”的中国特色,可以选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尽可能消除这种中国特色。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经济市场又面临着新的改革,希望能尽到达到“政企分家”的美好愿景。

4 结论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全球证券市场中涌入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这些上市公司也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会计舞弊问题,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会计舞弊行为也许能给企业带来一时的盈利,但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有效实施管理的要求,会影响企业后期发展与成长。

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应当尽快解决证券市场中的会计舞弊问题。本文通过借助九好集团一案对会计舞弊形成原因和会计舞弊手段进行分析,揭露证券市场中的会计舞弊行为,让经济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会计舞弊的识别披露中;另一方面对会计舞弊行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有效的维护广大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各项权益,促进我国经济市场和谐健康发展。本文对证券市场中的会计舞弊行为的治理与防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不得不指出,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的分析是建立在九好集团案例上的,对其他事件可能缺乏针对性,在具体操作中还有待提升。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企业会计将面临新的变化与挑战,这也是下一研究阶段中需要关注的。

猜你喜欢

舞弊利益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利益与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