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18-12-05赵菁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

赵菁

内容摘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反映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消费上的比重变化,通过我国近二十年的不变价GDP及三大产业比重关系可以看出,消费结构的升级优化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得出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建议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提升公共性服务、打造消费性服务新热点和深化服务体制改革等方法,使消费结构助推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

关键词: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因果关系 经济增长 服务消费

我国消费结构发展趋势分析

居民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企业的供给方向,也决定了三大产业的结构关系,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及消费结构来看,当食品烟酒和衣着的消费增加时,主要影响第一产业的贡献率,当居住和生活用品及服务增加时,主要影响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当医疗保健、交通信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和杂项商品与服务增加时,主要影响第三产业的贡献率。王青、张广柱(2017)认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高于农村居民消费层次,其中,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主要拉动了第三产业发展,而农村居民消费则主要影响和带动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張颖熙、夏杰长(2017)指出,服务消费的不断扩大,有利于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升级,现阶段,我国消费结构正是从物质消费向服务消费转变的关键时期。赵桃敏(2017)认为,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吴瑾(2017)对我国十五年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确定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显著诱导作用。钱智颖(2018)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而不断递进演变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更改,使消费者追求更高层次消费的主观愿望变得更强力,从而为产业结构带来影响。欧阳艳蓉(2017)指出,消费性服务业在推动消费质量升级的过程中,提升了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是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综上所述,消费结构的升级反映出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消费上的比重变化,从恩格尔系数来看,当居民收入增加时,用于食品烟酒、衣着、居住和生活用品及服务的比例基本不变,用于第三产业的比例会增加,从而降低恩格尔系数。而当食品烟酒和衣着等第一产业消费增加时,其恩格尔系数就变大,反之,食品烟酒和衣着的比重减少时,恩格尔系数就会降低。通过恩格尔系数并结合我国近二十年的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结构变化(见表1),可以更全面看清我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如表1所示,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本世纪初开始呈现出逐步下降的总趋势。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39.44%下降到2016年的29.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的49.13%下降到2016年的32.2%,与此同时,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经在2017年下降到了29.3%,说明我国消费结构产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按照恩格尔系数的阶段划分来看,低于30%说明我国进入富裕型社会类型,全民已经接近富足标准。第二,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0%内,说明我国消费形式不再是保障型消费,而是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扩展,医疗、旅游、教育、金融、健康、文娱、交通、培训、通信等服务消费,将在未来的消费格局中持续增长。第三,从第三产业来看,我国居民家庭在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明显上涨,其中,城镇居民家庭的交通通信从2005年的12.6%上涨到2017年的13.6%,医疗保健维持在7%以上。而农村居民家庭的交通通信从2005年的9.6%跃升至2017年的13.8%,医疗保健更是从6.6%提升到9.7%,说明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我国消费结构正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这一结构性变化与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互联网、移动终端等信息产业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须品,促使我国内需消费不但正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更在向服务消费领域扩大。第四,从第二产业来看,城镇的房价过高,已无库存可去,城镇居民在房屋居住上的投入从2005年的10.2%猛增到2017年的22.7%。按照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将近56%的居民没有银行存款,一旦房价下跌,应对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无独有偶,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棚户区改造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居民在房屋居住上的投入也从2005年的14.5%上升到2017年的21.5%。越来越多的城镇和农村居民都在持续重视改变居住环境,并以住房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品。也正基于此,住房的高额支出挤占了我国居民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转变。生存型消费的比重依然过高,而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的比重过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依然存在巨大的优化和升级空间。

消费结构优化助推产业结构升级

消费需求决定企业供给,消费是企业生产的最终目标,所以消费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当消费需求为生存型消费时,第一产业的食品烟酒和衣着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当消费需求为享受型消费时,住房、生活用品及服务等产业会快速兴起,当消费需求为休闲型发展消费时,文教、旅游、电影、通信等信息化、科技化产业必定持续提升。因此,合理的消费结构有利于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滞后的消费结构也必然要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赵桃敏,2017)。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价格和产量决定的,即现价GDP和不变价GDP,也就是名义GDP和实际GDP。本文通过不变价GDP,以2005年为基数,通过剔除近二十年的价格变化影响,与以往的实际GDP进行比较,来直观分析三大产业在实际GDP增长中的贡献,从比重变化的幅度上,直视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见,2005-2012年我国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最高,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占比较少。这期间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以投资和出口为主,产业结构也围绕第二产业扩张。然而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从2010年开始逐步重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尤其是一揽子促进内需增长的政策出台后,使第三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优化了我国的消费结构。从2013年开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并在2015年达到了50.5%,占据一半,甚至在2017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然达到了58.8%。出现了第三产业独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较少的产业结构新格局。但通过与表1对照可见,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2012年就已经占据GDP的比重超过了70%,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然滞后,这也是导致我国产业结构滞后的直接原因。

当然,消费结构的升级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在受到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信息化技术的影响后,消费习惯日趋变得体验化、个性化和碎片化。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休闲型消费的内容不断翻新,比重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品质的提升和消费的体验感。然而,从表1数据来看,城镇居民在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医疗保健三项的支出占比却从2005年的34%下降到2017年的32.6%,农村居民反而从2005年的27.7%上升到2017年的34.2%,农村居民的第三产业占比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的服务体系不完善,交通、医疗、教育、文娱等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抑制了城镇居民消费,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城镇高房价的影响,延缓了城镇居民从享受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的升级。同时也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在第三产业的消费不足,抑制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农村居民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消费结构助推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消费结构优化可以有效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否能实现我国的经济增长呢?从表2中可见,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据GDP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从2005年的47.3%下降到了2017年的40.5%,第三产业从2005年的40.6%跃升到2016年的51.6%,其2017年对GDP的贡献率甚至达到了58.8%。然而,众所周知,我国的GDP增长已经从2015年开始降到了7%以内。但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第三产业产生了质的飞跃。从2015年开始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说明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结构性减速的当下,经济增长若想保持持续稳定,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重要内容。

基于此,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通过假设检定统计,检验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是“依赖于使用过去某些时点上所有信息的最佳最小二乘预测的方差”。因此,检验的第一步是要通过建立滞后期来预测经济增长的自回归模型。如果时间序列广义平稳,则可直接使用滞后期,如不平稳,则必须对时间序列再差分(一阶或二阶),直到得出平稳时间数列。第二步是如发现滞后期在经济增长回归分析中具有显著性,且滞后期加入模型可提高回归模型的解释力,这一滞后期便可留在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中。第三步是当进一步加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滞后期来扩充经济增长回归模型后,依据平稳时间序列的要求,滞后期留在回归模型中。第四步是当且仅当(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三大产业的滞后期能留在模型中,则无法拒绝无格兰杰因果关系的零假设。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看出,在时间序列下,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关键是看包含了产业结构变量的经济增长在过去时间信息的条件下,对经济增长变量的预测效果是否优于只单独对经济增长过去信息进行预测的效果,换言之,就是产业结构变量有助于经济增长变量的将来变化,就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变量是引致经济增长变量的格兰杰原因。当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是前提条件,否则会出现虚假回归。因此,首先要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使用迪基—富勒检验(ADF),来分别对第一产业、第二產业、第三产业和经济增长的指标序列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

首先,令产业结构(X)和经济增长(Y)为广义平稳序列,引入Y的滞后期,建立经济增长(Y)的自回归模型,如公式(1)所示。

(1)

接着,引入产业结构(X)的滞后期建立增广回归模型,如公式(2)所示:

(2)

其中,a和b为系数,ε为误差项,t为时间序列,m表示Y变量滞后期中检定为显著的最早一个时间,p表示X变量滞后期中检定为显著的最早一个时间,q表示X变量滞后期中检定为显著的最近一个时间。如果没有任何X变量的滞后期被留在回归模型中,则无格兰杰因果关系的零假设成立。

其次,选择出平稳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别用G、G1、G2和G3表示GDP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取对数,获取LnG、LnG1、LnG2和LnG3,并再进行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分别得到△LnG、△LnG1、△LnG2、△LnG3和△2LnG、△2LnG1、△2LnG2、△2LnG3。通过对各变量的ADF单位根进行检验,发现第一产业为非平稳序列,不能与GDP变量形成因果关系,而△2LnG、LnG2和△2LnG3为平稳序列,进一步检验三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别对滞后期为1年和2年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如表3所示。

通过关系检验可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皆与GDP存在因果关系,第二产业的变化可以引起GDP的变化,第三产业的变化也可以引起GDP的变化,说明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与此同时,按照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后,第三产业会迅猛发展直至超越第二产业,因为随着制造业的提升,生产性服务和消费性服务需求猛增,医疗、旅游、教育、文娱、通信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且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吴瑾,2017)。所以,应加快推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助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助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

结论

我国城镇居民2017年在衣食住和生活用品四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据消费总支出的64.7%,农村居民占据64.2%,依然属于生存型消费,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滞后。虽然,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8.8%,但依然偏低,发展空间依旧巨大。进入2018年,我国的消费结构呈现出了稳定的规模性增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消费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由此可见,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必须依靠消费结构的持续优化。

就现阶段而言,三大产业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因此,应该强化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第二产业的支撑性地位,突出第三产业的先导性地位。建立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钱智颖,2018)。第一部分为第一产业,应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农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应通过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应依靠改革创新壮大农村发展新动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应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等一体化建设,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应加快农村的生态宜居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农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在利用好农业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第二部分为第二产业,应培育创新驱动,既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要培育发展新动能,通过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在重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应优化行业布局,推动重点行业聚集发展,从而降低成本,实现第二产业的精准发力。应加快培育一批有对外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产能、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世界一流制造企业,以提升产业效益,加大第二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支撑作用;还应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进而推动线上线下的整合,以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鼓励线上线下结合、大中小企业融合,使新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第三部分为第三产业,应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和电信服务等行业的快速拓展;应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顺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扩大内需消费,着眼调结构增投资与结构供给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应加快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社会力量进入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领域(欧阳艳蓉,2017)。

回顾2017年,消费结构升级已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新的消费业态极大激发了消费热情,2017年全国网上销售总额71751亿元,增长高达32.2%。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在物流配送体系上的持续完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消费结构进一步呈现出集体验、娱乐、休闲、餐饮和购物为一体的新升级模式。消费结构升级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进一步“水落石出”。可以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和商品质量不断提升是2017年消费最大亮点。也基于此可以看出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消费结构的升级对于产业结构的转型至关重要,因此,应通过四个方面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一,应加快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居民收入,实现公平竞争环境,缩小行业收入差距,以提高居民家庭收入,提升居民消费潜力。第二,应提高公共性服务水平,加大社会福利。首先加强文化教育的提升力度,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文化娱乐作为长期消费的热点。其次满足老年消费需求,2050年我国将有近5亿老人,老龄化消费市场巨大,可将医疗、保健、旅游作为重点消费领域。第三,新一代已经崛起,应促进传统消费性服务的变革,加快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移动增值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以新技术、新科技、新业态、新领域、新行业打造消费性服务的新热点。第四,完善服务消费环境,深化服务体制改革,形成第三产业的资源配置新格局,以绿色环保、节能产品和低碳消费作为转型升级的消费引领。最终通过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王青,张广柱.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比较——基于SDA分析技术[J].商业经济研究,2017,10(20)

2.张颖熙,夏杰长.以服务消费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6)

3.赵桃敏.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南通地区为例[J].納税,2017(12)

4.吴瑾.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问题探索,2017(12)

5.钱智颖.消费结构整体升级对市场产业结构的影响[J].中国林业经济,2018(1)

6.欧阳艳蓉.消费性服务业对居民消费质量影响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2(24)

猜你喜欢

消费结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玩忽职守型渎职罪中严重不负责任与重大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
帮助犯因果关系刍议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杭州市首次开展旅游消费结构调查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渐进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