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

2018-12-05韩硕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物块斜面高中物理

韩硕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涉及大量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的时候较为吃力,即便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提高物理成绩,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解题思维.为了更加顺畅地实现高中物理学习,有效提高物理成绩,有必要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深入研究高中物理中涉及的多种解题思维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化运用,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一、整体隔离法

整体隔离法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属于一种常用的基本思维方法.其中,整体指的是在解题中不对题目中各种细枝末节进行纠缠,而是把握题目中涉及的几个物体,实现其内在物理的有机结合,从整体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隔离则指的是将一个物理整体进行合理划分,把完整过程细分为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细节方面深入分析物理题当中蕴含的相关知识点,并建立彼此之间的联系,从细微之处解决整体问题.在解答一些物理难题的时候,通常需要先建立整体思维,再隔离划分,以此全面、有效地把握题目中各种物理关系.在整体思维中可以有机地挖掘出题目隐藏的条件,得出各种等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某一物体进行隔离分析,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得出正确答案.

二、类比思维法

类比思维法也是高中物理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指将研究对象集中起来,深入分析所有对象拥有的共同点,之后把其中某研究对象自身所具备的特性和规律运用在其他物体中,以此解决相关物理问题.例如,在电场问题研究中,可以将电场与重力场进行类比分析,还可以通过引力势能相关规律解答电荷问题等.在高中物理解题中,通过应用类比思维,可以对问题思考得更加全面,同时还可通过类比对同类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和总结.

三、代换和推理

很多学生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都会结合物理原理以及相关标准、概念进行计算,导致解题步骤较为繁杂,并且耗费的解题时间也比较长,题解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个别步骤计算错误导致结论出错.基于此,可以在高中物理解题中合理运用代换和推理思维,通过准确把握物理运动当中所包含的不同层面的物理量,等效处理物理运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全面分析既有物理模型,简化问题解析过程,扩展物理思维,并提高解题效率.例如,物体A从一个足够长的斜面底端冲上一定高度之后又沿原路返回到之前的底端位置,该物块的初动能是E,从斜面高处返回到底端过程中的速度是v,克服摩擦力做功是E2.如果该物块初动能改成2E,求物块返回到斜面底部位置过程中的动能和速度、克服阻力做功.在解析这一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代换法把2E换成E′,结合题意可以推理出物块向斜面底部返回的时候,其克服阻力做功为E′2,也就是E,并且物块向斜面底部返回的时候其动能也是E.根据题目当中的E=mv2这一条件,可以获得物块向斜面底部返回的時候其速度v′符合mv′2=2mv2,也就可以得出v′=2v.

四、逆向思维法

在高中物理解题中运用正向思维方法的时候,主要是根据物理运动由始到终的总过程进行问题思考,而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则是将题目中的问题反向思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常用正向思维实现解析,其实很多物理问题则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有效简化解题过程.比如,一辆轿车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在制动之后用了9秒的时间才停止,如果该轿车在第9秒运动中经过了2米的位移,那么轿车的均速行驶速度和加速度各是多少?这个题目如果运用正向思维按照轿车行驶时间的推移进行计算,则解析过程会非常烦琐,但是如果运用逆向思维按照时间的倒序进行解析,则可以直接把轿车的整个制动过程看成初速度是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逆过程,此时第九秒的运动位移就是初位移,而轿车正常行驶过程中的均速就变成均加速的末速,之后可以直接通过运动学公式获得问题答案.

在高中物理解题当中,结合实际物理问题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解题思维方法,能够有效简化物理难题,缩减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率,对提高物理成绩意义重大.因此,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建立多样化解题思维,全面、准确地掌握各种解题思维方法,在思路顺畅、脉络清晰的基础上对题中蕴含的各种知识建立纵横联系,最终实现高效解题.

参考文献:

邢玉蕃.几种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及实例[J].高考, 2017(12):185-185.

猜你喜欢

物块斜面高中物理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巧用“相对”求解光滑斜面体问题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物块在倾斜匀速运动传送带上的几类运动情景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粗糙水平面上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力与运动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