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心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 有效传播中国好声音

2018-12-05翟桓

新闻爱好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中国故事

翟桓

【摘要】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迫切需要。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要求,构建以中国为主题的内容体系,发挥领导人的龙头引领作用,整合对外宣传力量,设置对外话题,搭建对外宣传平台,创新对外表达,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对外话语体系;文化软实力;中国故事;对外宣传机制;国际传播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1]等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构建我国对外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中国记协成立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 向全国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长期以来,在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的建设中,我国基本是一个沉默寡言者、被动参与者或中立弃权者,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重要任务。

(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当今世界的变革,面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为了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2],发出中国声音,使我们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3],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4]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中国模式展现出来的优势日益让很多国家对我们刮目相看。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发展使得我们具有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国际上一家名为“波特兰传媒”(Portland Communications)的英国公共关系公司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30个主要国家制作了“软实力30强指数”(Soft Power30)。该公司在2017年发布的指数,中国位居第25位,虽然比2015年的30位上升了5个位次,但仍然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相配,与文化自信不相符。该评价未必正确,但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提升中国形象的需要

在2018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其中“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5]。

目前,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仍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称,中国声音、中国价值观还比较弱。西方国家用他们那套理论解释不了中国的发展变化,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中唱衰中国的論调不攻自破,但西方敌对势力唱响“中国威胁论”浮出水面,在舆论方面抹黑诋毁中国的事情还经常发生。原因在于西方长期用西方的价值体系、评判标准和话语体系来描绘中国,甚至戴着有色眼镜歪曲、诋毁中国,存在四个“错位”:一是“西方中心论”固化中国贫穷落后的“认知错位”;二是西方用自身的价值观裁量中国的“价值错位”;三是防范中国动自己奶酪的“心态错位”;四是西方用自己的话语体系解读中国的“话语错位”。这种西方在“错位”的状况下塑造的中国形象,不是我们的真相,属“他塑”而非“自塑”,容易被抹黑、丑化。究其原因,在于我们的对外话语体系还不够强,我们的发展优势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在国际上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境地。[6]

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将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讲清楚中国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讲清楚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利于真实塑造我国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使国际社会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

二、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内容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7]这为构建国家话语体系的内容体系指明了方向。

(一)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

要讲清楚新时代的中国,就需要讲清楚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怎么想,怎么治国理政,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共产党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翻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个很好载体。

目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版已经出版了两卷,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重要文献。

(二)讲好中国理想——中国梦

和一个国家打交道要知道这个国家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中国梦是我们国家的共同愿景,也是世界各国希望了解的话题。每次出访,习近平主席都努力向外界讲好中国梦的故事,阐明中国梦和世界各国的梦是相通的。特别注重讲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将为世界各国发展注入更多活力。[8]讲好中国梦的世界意义,有利于和世界人民一道同心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讲好中国道路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左右

走什么道路,就有什么样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一贯做法,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基础;中国道路是立足国情和实践,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博采众长,在坚守和借鉴中经过不断探索形成的发展道路。[9]

同时,我们不把各国发展道路定为一尊,不强加于别国。讲清中国道路,能够打消一些敌对势力散布的中国威胁论,消除抹黑中国、鼓吹中国搞新殖民主义等论调,打消外界疑虑,支持我们的发展。

(四)讲好中国文化,阐明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国文化讲求“和而不同”。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进入了中国的教科书,深入中国人的内心,也是世界各民族各个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秉持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出访,都借助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治国理政智慧和思想道德营养,宣扬中华民族是历来爱好和平的民族,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10]讲好中国文化,能使世界各国充分了解我们热爱和平的深厚根源,充分了解我们尊重文明的多样性,从而增强对我国的亲和力。

(五)讲清中国方案

在国际社会中,一国提出的能为世界广泛接受的话语越多,国际话语权也就越强。在全球重大事务中,国际社会空前关注中国的态度。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在讲清中国方案中,要讲清楚我们推动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是坚持正确义利观的合作共赢等,能够让世界了解我们合作共赢的良善用心,取得广泛支持,使朋友圈越来越大。

(六)讲清中国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面貌,党、政、军、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人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精彩纷呈。世界各国对中国发生的变化,对中国各民族多彩多姿的特色,对勤劳善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对中国人的新的生活方式(如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等越来越关注。将中国的实践和中国人民先进的、充满民族文化特色的生活状态宣讲出去,能够提升世界各国对中国的兴趣,使他们真实地了解中国,认同中国,喜欢中国。

三、如何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1]“要完善国际传播工作格局,创新宣传理念、创新运行机制,汇聚更多资源力量。”[12]构建国际话语体系,要充分考虑谁来做,怎么做,创新机制手段,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一)领导示范带动,发挥龙头作用

国家领导人在对外宣传中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国家领导人是代表国家形象最权威的代表。习近平主席很注重在外访等场合宣传我国,他在国际舞台上讲中国故事,讲中外友谊,讲中国发展,传播中国声音,为中国代言,树立了良好榜样。在对外交流中,领导人要善于利用国际舞台,广泛接触外国政要、企业家和各层次民众,与著名学者和艺术家进行交流,利用领导人的政治影响力将“中国形象”推广至各国的社会和文化领域。

(二)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对外宣传合力

近年来,虽然世界越来越多地听到了中国声音,但必须看到,在国际传播领域,西方国家借助其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本优势、媒介优势、技术优势、制作优势和信息传播体系优势,垄断了全世界大部分新闻信息、电视节目的生产与制作,通过网络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向全世界推行其价值理念和意识形态,进行思想文化渗透。[13]非西方国家要想改变这种传播格局绝非易事。必须集中兵力,整合外宣力量,从战略层面建立完善外宣工作体制机制,将分散在外交、外事、宣传、文化、网络信息、广播电视传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深度整合,形成乘法效应。要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方力量,[14]发挥好政府、媒体、企业以及民众等各方面的作用,逐步打造、精心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手段的对外宣传体系。

除了大众传播、新兴媒体传播,跨文化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国际商贸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等都应纳入整合范围。[1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完成后,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央级媒体也可以考虑牵头联合地方媒体,组成对外传媒联盟,在搭建壮大自身渠道的同时,通过收购(或参股)西方主流媒体的形式参与国际传媒竞争,加强与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形成强有力的传播阵地。民营媒体尤其是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化战略中要注重新媒体的建设、收购和整合。“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注意与国内对外传媒合作,同时加强与本土主流媒体和海外华文媒体的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宣传的主阵地。

(三)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精心设置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着力增强规则制定能力、议程设置能力、舆论宣传能力、统筹协调能力。”[16]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提出中国方案、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等是集中对外展示的窗口。

近年来,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高峰论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在对外宣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2016年中国杭州G20峰会开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药方,增强中国话语权,助推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同时,西湖美景、杭州美食、经典的越剧唱段、漂亮的中国服饰等展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各类丝绸之路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影视桥、研讨会、智库对话等人文合作项目百花纷呈,人们往来频繁,在交流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

除了政府代表团,也要积极发挥学者的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两种途径,在重大国际活动中发出中国声音。

在举办各类国际活动的时候,要坚持内容为王,精心设置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曾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个世界”、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等,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可。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外交场合提出全球治理的理念,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等新理念,都得到了广泛认同。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设置了一系列议题,如共商、共建、共享三共原则等,成为国际舞台的强音。对于重大国际议题,如金融危机、贸易保护等,要精心设置议题,主动发声,阐明主张。对于国际关心的中国事务,比如民族问题、台湾问题、新殖民主义说等,要主动应对,撰写针对外国读者的文章,或邀请有关政要学者谈看法,积极引导国际舆论。

(四)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更多优秀文化走出去,让世界通过文化感知中国、读懂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要按照“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与发展,搭建中华文化传播的综合服务平台。经贸交流必然带来文化交流,要注重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合作体系,建立培育市场主体,创新制度,参与规则制定,引导文化企业和社会资本境外投资,提升民族文化品牌内涵和影响力。

好的文艺作品不仅属于中国,同样属于世界。通过文艺形式交流是一种更容易交流的方式。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当代文化,创作生产出国外受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增强中国文艺的吸引力、感召力。加强统筹指导,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制定文化交流合作专项计划,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实施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遴选中国当代优秀文艺作品,多语种翻译、出版、播映和展示。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政府和民间多种对外交流渠道和活动平台,把文艺走出去纳入人文交流机制,向世界推介我国的优秀文艺作品。

(五)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作为在国际交流中讲故事的高手,他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和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17]习近平总书记的宣传特点,其中一条就是注重细节,善讲故事。[18]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经常说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他发表的获奖感言也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的。当然,对外传播的“讲故事”不是编造故事,不是文学创作,因为新闻不真实的一个代名词就是“编故事”;而将故事理解为“已故的事”,讲述真实的事,就和新闻“新近发生的事”水乳交融。[19]

在扩大中国媒介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面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内容为王,注重表达方式与国际接轨。我国一些媒体报道在表达方面还存在着自说自话的问题,不够亲切具体。这就需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用讲故事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一是在表达内容上要认真研究国外受众的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把握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和特点问题,精心设置议题,积极回应关切,寻找共鸣点,将“我们想讲的”“受众想听的”融合在一起。二是在表达方式上根据西方人喜欢具体表述的特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注重采用讲故事的方法,用典型事例、典型人物、典型细节和典型语言说话,注重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可亲可信、特色鲜明的事实说话。三是在表达手段上要用先进的国际传播技术和手段进行快捷有效的传播。适应传媒业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的形势,把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有机结合起来[20],努力实现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本文为2018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程科研课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4.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49.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50.

[5]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6]王树成.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这一代媒体人的使命[N].人民日报,2016-12-29.

[7]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8]张广昭,陈振凯.习近平如何向世界讲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2-22.

[9]张广昭,陈振凯.习近平如何向世界讲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2-22.

[10]张广昭,陈振凯.习近平如何向世界讲中国故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02-22.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6.

[12]张洋.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13]金民卿.西方文化霸权的四大“法宝”会不会失灵[J].党政视野,2017(2):48-50.

[14]蔡名照.講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N].人民日报,2013-10-10.

[15]张昆,王创业.从战略层面提高国际传播话语权[N].人民日报,2016-01-12.

[1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450.

[17]文建.把握国际话语权 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J].中国记者,2016(4):35-37.

[18]郑保卫,王亚莘.试论习近平的宣传艺术与传播技巧[J].新闻爱好者,2015(12):10-14.

[19]唐春林.新闻报道如何“讲故事”[J].新闻爱好者,2011(7):78-79.

[20]蔡名照.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N].人民日报,2013-10-10.

(作者为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社会科学部讲师,博士)

编校:董方晓

猜你喜欢

文化软实力中国故事
国产电影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文化软实力提升对策探析
人文城市应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研究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