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来华留学生认知风格和学习动机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2018-12-05曾雪雁
曾雪雁
摘 要: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尤其是在不同汉语水平的班级中,学生在国籍、年龄以及文化程度上存在差异,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认知和学习需求也因人而异。在归纳个体差异因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任教的非学历班学生在认知风格和学习动机这两个方面在非学历班级学生中尤为突出。
关键词:个体差异;学习动机;对外汉语;汉语学习
一、关于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的讨论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个体差异因素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众多学者认为影响二语习得的个体差异的因素有年龄、学习动机、认知风格以及语言学能、态度、性格等。Skehan(1989)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因素主要有语言学能、语言学习的动机、语言学习策略、认知与情感因素。
二、认知风格与学习动机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非学历班级即对学历证书没有硬性要求的班级。笔者任教班级中学生国籍分布为:欧美学生21人,亚洲学生59人;汉语水平从准初到中级均有涉及;年龄分布在18~37岁之间;学历分布为:高中35人,本科42人,硕士3人。经过期中访谈和试卷考察,笔者发现,影响非学历班学生汉语学习个体差异因素在学习动机、认知风格方面尤为突出。
(一)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学生获得认知、组织和处理信息的方式。研究者对认知风格有多种分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场独立与场依存两类。一般认为,依赖外部条件,受环境影响较大者定义为场依存型,而依赖内部线索,并较少受环境因素影响者定义为場独立型。
从国别化的角度看,亚洲学生在认知风格上,更偏向于场依存型,欧美学生则更偏向于场独立型。亚洲学生在课堂上多使用倾听、笔记等学习手段,极少质疑。如某泰国班一共29人,均来自同所大学汉语专业,已学习两年汉语,其水平为中级。课堂分组多为“1~2名基础较好+2~3名基础较弱”的组合。作业完成情况体现出团队合作和任务分配不均的情况。大量陈述表达都是基础较好的完成,基础较弱的则总是分配到播放PPT等无效任务。所以基础好的有机会充分操练汉语,基础弱的未达到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注意干涉小组的任务分配,多关注和鼓励基础较弱的学生操练汉语。
较之同水平欧美学生,常有自己的学习方式,课堂上选择性倾听,喜欢单独完成任务。如两个中级班里共有14名欧美学生,他们喜爱独立思考、及时质疑、基本不依赖学习环境,也不完全按教师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布置任务应以个人汇报代替小组汇报,鼓励发挥个人特长,并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但因汉语水平的限制,初级班中,不论国别,存在较多场依存型学习者。因学习内容中障碍较多,如汉字、生词及长难句等,所以他们更需要同伴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允许其同伴适当地解释说明。
(二)学习动机
通过留学生期中教学质量座谈会,从问答反馈中分析得到的学习动机有:教学因素、合作/竞争学习和工具性三大动机。
1.教学因素动机多与课程设置、教材、任课老师相关,属于学习情境的影响。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意愿,如学生希望不同课型能紧扣其特点、教学方式能激发兴趣、教师可提供更多帮助、更想学习“日常汉语”而不是教材里的书面用语等。在初级班中就出现了因教材太书面化,学生丧失学习热情的状况。
2.合作/竞争学习动机通常与学习环境、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及同伴的学习效率有关,通常涉及到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问题。因奖学金生期末都与其学习成绩相关,而自费生则多是需要以汉语作为工作或生活的工具,因此两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都较高。在不同的学习集体中,同侪压力也间接影响到学生汉语学习情况。初级班学生更倾向于合作学习,基础较好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而中级班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强烈,竞争学习的动机更加明显。而这些有竞争或者合作动机的学生在小测验和考试中常常能获得有效的进步。
3.工具性动机多为外语学习者的主要动机,目的性强。较于学历班,非学历班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多是工作需求、学业要求或生活的语言工具,奖学金生通常受到这种动机的影响最大。奖学金生中有语言进修生,其学习成绩影响其是否能顺利在华进行研究生学业;孔子学院对其选送的奖学金生也有具体要求。至于自费生,一部分是由工作单位资助学习的语言进修生,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其工作;另一部分是汉语对其学业或生活有所帮助。
三、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一)了解不同认知风格差异,因人施教
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依赖其认知风格,不同认知风格对应不同学习行为特征。汉语教师应根据不同认知风格的特点,引导学生辨识和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并且根据认知风格差异因材施教。如分组学习时,注意组内因子的分配,让场依存型学习者与场独立型学习者以合理的比例存在一个学习小组中。此外要鼓励场依存学习者独立思考,并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而对于场独立学习者,鼓励其积极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纠错方式,既不能忽略而过,更不能轻率地判断“你说错了”。
(二)了解学生学习动机,丰富教学形式
根据该学院非学历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要先掌握其基本情况,如:汉语水平等级(HSK考试成绩)、认知风格和学习动机。非学历班学生虽不需要学历证明,然而其他外部学习动机如奖学金的评审、提升学历的要求、工作需求也是促使其学习的一大动力。但更主要的还是了解学习者自身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生活,激发其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学习汉语。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可以可根据不同汉语课型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习者需求丰富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技能和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添淼.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9,4(02).
[2] 张一.论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J].教育界,2017(06).
[3] 王添淼.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