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期违反理论在东南亚区域的应用

2018-12-05张啟薇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张啟薇

摘 要:在西方跨文化理论研究中,预期违反理论很早就被提出并发展至今。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中国文化和语言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文章对预期违反理论进行介绍,并尝试运用理论对自身在学习和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该理论在东南亚地区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预期违反理论;东南亚区域

一、预期违反理论

Burgoon提出了非语言预期违反理论(Nonverbal Ex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即交际者对一般认可的空间距离遵循或违背会影响交际效果。1995年Burgoon最终将此理论从非语言空间这个层面推及到跨文化交际更广泛的领域,形成了现在的预期违反理论。他认为预期或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交际模式、相互的印象及交际效果,任何交际者的交际行为都受到所习得的社会文化制约与引导。交际双方在用语言进行交际之前,头脑里已经存在一个“预期框架”,这种框架建立在交际者的社会与文化经验基础上。

二、东南亚地区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一:越南

通过学习了解到越南语在交际中自称和对称很复杂,没有“你”“我”“他”这样的中性人称代词,因此在交际中都要使用亲属名词称呼非亲属关系人。说话方在交际一开始,就要根据对方的年龄、性别等来选择恰当的自称和称呼使交际顺利进行。例如学生与老师对话时,要自称em,称老师为thay(男老师),或co(女老师)。越南人有自己独特的“交际称谓预期框架”,当他们到中国留学,用自己的“交际称谓预期框架”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就会发生一些状况。如果一个越南人刚到中国,一个比他年长的同辈问他:“你要去哪里?”,他可能会回答:“弟弟要去图书馆。”而不是“我要去图书馆。”

案例二:新加坡

笔者习惯给汉语班上的学生编号以方便分组进行问题讨论。在一个班上给同学编号时,有一个新加坡的男同学表现出不高兴甚至反抗的情绪。我开始以为他是讨厌编号这件事,但课后通过对话了解到他是不愿意自己的编号是数字7,因为在新加坡人们很讨厌数字7,认为数字7代表消极,之后我給他换了他喜欢的数字来解决了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由于在中国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让我形成了人们只是不喜欢数字4的“数字预期框架”,和这位新加坡学生不喜欢数字7的“数字预期框架”产生了差异,双方同时做出了违反预期的行为,导致了交际失败。

案例三:泰国

笔者接触的泰国小学生时,因为一名小男生表现很好,我准备给他发小红花。发小红花时我下意识的准备摸小男生的头,结果小男生拒绝了我并且没有收下小红花,而且整节课都不高兴的样子。下课后通过同事才了解到,泰国人信仰佛教,认为头部是最高贵的地方,抚摸或者其他任何触碰头部的动作都被认为是对人的侮辱。在中国老师表示表扬和亲切常常会摸学生的头,所以让我形成的“预期框架”违反了泰国人的“预期框架”,做出了“摸头”这样的违反预期的行为,导致了交际失败。

三、预期违反理论在东南亚区域的实用性

(一)东南亚区域宗教共通性与预期违反理论

绝大部分的东南亚国家以伊斯兰教或佛教为国教,且几乎全民信教,浓厚的宗教色彩充满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所以,应用预期违反理论结合东南亚区域宗教的共通性,可以提前预知和研究东南亚国家人们的宗教“预期框架”,归纳整合其中相同的部分,标注出差异的部分,运用在真是交际中,做到在“预期框架”内进行交际,预见言语行为,避免偏离对方预期,达到交际效果。因为宗教信仰的关系,在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们非常忌讳被人触摸头部,如果提前预知了这个交际“预期框架”,像案例三这样的失败交际就不会发生。

(二)东南亚区域文化思维与预期违反理论

跨文化交际的双方获取言语中所包含的信息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因为交际双方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而导致在理解上发生差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它受社会自然环境、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不同的大背景下,形成的文化思维观念是有差异的。由于各种因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思维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认识事物、看待事物的思想观念和方式。东南亚各个国家有它们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形成了他们自己的“预期框架”,通过预期违反理论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思维“预期框架”,可以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研究东南亚国家的数字“预期框架”,在交际中可以避免案例二中的情况发生。

四、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预期违反理论提醒我们要充分了解交际对方,更要深入学习对方的文化充分考虑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在交际中才能避免做出偏离对方预期的行为,达到交际的效果,避免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有很多当地的汉语学习者。预期违反理论在东南亚区域有很大的实用性,理论的应用和研究为该区域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了有效保证,理解顺应交际预期,更好的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Hall,E.T.The Hidden Dimension[M].New York:Anchor Books,Inc,1990.

[2] Burgoon,J.K.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applications of expectancy violations theory[ A].In A.Virding(ed.).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C].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Inc,1995.

[3] 吴丽华.浅谈越南语中的称呼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1).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