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评论的印象主义特色
2018-12-05余平
摘 要: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巨匠,其文学创作对现代人具有很大的影响。文章从语言风格、作品评论特征、写作启示这三个方面出发,围绕沈从文创作中的印象主义特色展开分析,揭示了其对当代写作者的启示。
关键词:沈从文;文学评论;印象主义特色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他是中国历史文物研究专家,也是中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其文风淳朴而又悠扬。他不仅创造了众多名篇佳作,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印象主义是沈从文行文的特色之一,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
沈从文的作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小说、散文及学术著作,其中小说的成就最大,散文次之。小说的代表作有《边城》、《长河》等,散文有《湘西》、《湘行散记》等。
一、沈从文的文学风格及语言特色
(一)简洁简练。在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简洁和简练往往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是因为,简洁的语言往往和人们的实际生活及环境相符合,比起繁复冗余的句子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所谓极致而简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在《来客》中,沈从文对新出场的人物的外貌描写为:“在楼梯口觌面时,原来是个还不识荆的白脸少年绅士,服装潇洒,仪表不俗。”沈从文仅以“白面”、“潇洒”等客观词汇作为概述,就把人物的潇洒风流呈现出来了,其语言风格是简洁又简练的。比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新出场的人物会使用大量的篇幅进行全方位的描述,从神态到穿着配饰,从语言到声音举止,他都会将人物由表及里地进行细致的描绘。两人的语言特点在这方面是全然不同的。
(二)抒情意味。情感永远是沈从文作品中的重要命题,这也是沈从文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在合适的地方进行合适的抒情是沈从文作品的又一大特色。他既没有滥用抒情,也没有放弃抒情给作品带来的深情隽永的意味,例如在《边城》里最后一句这样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就带着极其强烈的抒情意味,把“忧伤”和“希望”两种情绪杂糅在一起,意味深长,让读者欲罢不能。该句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前者带有更多的哀怨的基调,其对人物情感的抒发更甚,后者的感情色调似乎更明亮一些。
(三)极致的美。美是沈从文无法抗拒的一种东西,他的作品也无时无刻不围绕着美来展开。其不仅是语言风格美,语言内容更是美不胜收、惹人遐想。人美、景美、人心美是他早期小说的核心主题,例如作品《三三》、《渔》、《边城》、《长河》中就用了大量的篇幅进行环境描写,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把美人浸润其间,美景美人相得益彰,整个作品的意境和美感也就自然地得到了提升。
二、沈从文文学评论的印象主义特色
站在文学评论的角度,对沈从文文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就会看出印象主义特色十分鲜明。他的印象主义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一)直观感受性。沈从文具有非常敏锐的艺术嗅觉与触觉,这就使得其能够非常快速、准确地获取到作品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沈从文又兼具极强的表达能力,因此他也能快速地描绘出自己的直观感受,这种感受能更简单更直接地引起读者共鸣,可以很快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自我个性。沈从文在文学写作中有着非常强大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逐渐形成了他的自我个性。而当他的作品在他那个时代的文学评论中被批评时,他没有随便地改变自己对作品的看法,而是依然坚守本心,在文学作品评论中延续着自己的自我个性,这种坚守在当时那种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当“坚守”和“时代”不相容时,沈从文并没有苟同和服从,而是选择放弃他深爱的文学创作,转而去研究历史和艺术。
(三)对美感的追求。不仅在文学写作中,就是在文学作品评论中,沈从文依然执着地甚至有些固执地坚守着其作品的美感,这不仅是因为沈从文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还因為其在进行作品评价过程中是十分真诚的。沈从文认为,美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此其在创作中时时刻刻都在渗透着美,呈现着美,一生执念于美。
(四)语言考究。沈从文对待文学的态度是十分严谨的,因此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的时候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而这种时间上的花费是非常值得的,它让沈从文的作品变得严谨而又考究。
三、印象主义特色的写作启示
通过以上对沈从文作品印象主义特色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印象主义特色的写作启示:
(一)作品需要具有独特的视角。每个人的视角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当一个作品有了自己的视角后,它就有了自己的灵魂,这个作品才能够具有真正的情感表达与内涵表达,才能够更打动读者的心。
(二)作品文字需要经得起推敲。好作品是要具备准确表达的。而为了让作品具有更为准确的表达,写作者不仅需要在创作作品时进行足够的时间调查,还需要在作品上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以此来确认作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考究性。
(三)需要形成作品的美感。作品美感与否直接决定了作品对阅读者的吸引力。为了提升作品的美感,写作者可以合理地使用一些写作小技巧,比如适当地给作品留白,让作品能够给阅读者留有更多的回味余地,这样作品具有的潜在美感有可能比直接表现出来的美感要多得多。
四、结语
沈从文是一位兼具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的文人学者,极具个性特征,简洁、抒情、强调美是其作品的三大语言风格,直观感受、有个性、有美感、语言考究是其文学评论中的印象主义特色。这给了当代作者很多启发,例如作品需要具有独特的视角、作品文字需要经得起推敲、作品需要具有美感,这些都对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长培.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D].聊城大学,2018.
[2] 封一帆.美丽与忧伤的交织 ——沈从文小说《边城》的文学赏析[J].青春岁月,2017(35).
[3] 李泽文.从沈从文30年代的书评创作角度下看其文学观[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07):37-38.
作者简介:余平(1966-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