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愚孝”教育
2018-12-05王一航
王一航
摘 要:愚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教育方式之一,它对人的危害很大,涉及伦理思想、道德意识、权力个性等方面。在家庭层面要人们做孝子,在国家层面要做顺民,唯独不要做自己。愚孝的流毒颇深,需要反思、批判和消除这种教育。
关键词:传统社会;愚孝;批判
古代中国家庭中,父亲是家长和主宰,子女是家属。社会属性决定人的属性,有什么样的社会便有什么样的人,便有什么样的孝道教育。应该说正常的、理性的孝道教育是必须的。提倡“愚孝”始于孔子,后经过儒家的理论加工,尤其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以孝治天下”,孝道开始极端化,愚孝也就产生、发展、壮大起来。归纳起来,愚孝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愚孝”提倡“无违”。父母子女是人间至亲,提倡孝道最能打动人心,“百善孝为先”,对《二十四孝》的愚孝,家庭、社会和国家层面都是大为提倡的。这种“愚孝”本质上是以维护父系家长权利、伦理等级尊卑为核心的。
孝分为三个层次:“养”、“敬”、“无违”。应该指出,第一、二层有其合理的因素,但“无为”则是愚孝了,“凡诸卑幼事无大小,必咨禀于家长。安有父母在上而有其下敢咨行不顾者乎?”,上升到国家层面就是“君者国之隆也”;还有预防子女犯错误的措施,“人有三不详,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面对毒打,子女也要“盖尊长之于卑幼,名分相临,无威之可畏,事宜忍受,无逼可言。”在这样的礼法约束下,个人被完全漠视,一切听人家长的摆布,子女的人格被扭曲,对父母、地主、官僚等强权者就会屈服、忍辱负重。
愚孝教育出的孩子,所形成的习惯是出于对家长的畏惧。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具有两种心理:一种是作为主子的心理,一种是作为奴才的心理。这两种心理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固化,形成心理惯式,不自觉得体现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当中。到了社会上,就会外化为面对下级臣民的主子心理和面对上级的奴才心理。
所有家庭成员从愚孝教育中,养成的顺从和奴才心理,成年以后,会身体力行,成为君主和各级官吏的奴隶。孝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这种伦理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当然也是社会政治的基础,“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愚孝教育特别强调社会作用,一个人有孝悌的素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忠臣出于孝子”,愚孝的结果就是把伦理道德直接转化为政治道德。
总之,愚孝的教育就是确保子女永远能够遵守伦理纲常,具备封建社会所倡导的道德修养。这样的教育当然是错误的,难道面对一个吃喝嫖赌抽的父亲,或者一个黑白颠倒的社会,做子女的也要“无违”吗?!
第二、提倡所谓法律教化。这种法律教化不是教育子女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是让子女循规守礼外,还要远离法律事物,耻于诉讼。要求子女循规守礼,不要做出有害于等级伦理,违背纲常的事,例如,不得不孝不悌、斗殴抢夺、奸淫盗窃、诬告诽谤、等,严禁蔑伦乱纪、倚强凌弱,妄生事端。
类似《小儿经》这样的蒙学,教育孩子以和为贵,忍字为先,力戒诉讼,“当面证人,惹祸最大”;《改良女儿经》中有“是与非,甚勿理;略不逊,讼自起;公差到,悔则迟。”输灌“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治气不养家,养家不治气”;诉讼者必败家等。要“无讼”或者“息讼”,认为安分守己的人是不会吃亏的,“老天爷”会主持公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人自由恶人磨”。“居家戒争讼,讼这必凶;处事戒多言,言多必失。”提倡所谓教化,以没有纷争的“和谐”为目标,诉讼不但劳神伤财,更重要的是破坏宗族团结、伤害同乡感情,纷争的解决力争在宗族或者乡党范围内解决。封建社会的“合情合理”压制了法制精神的培养!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父为子纲,父亲具有绝对的权威,子女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子女必须绝对服从,子女的順从是家庭秩序最好的体现。同为子女,也有长幼有别,兄友弟恭。以争为耻辱,宣扬自醒忍让,“个人”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无讼”是以道德自律为基础,以忍让为美德,这种忽视法制和平等精神的家庭教育,在血缘和“感情”的夕阳中沉淀下来,并且代代传承。
提倡道德的教化,排斥法律的诉讼,子女的教育忽视是非和利害的判断,也断送了子女的个人权利意识和利用法律保障自己的利益,“人”找不到了,只有家庭秩序、忠孝“无限的容忍”。“使人们不明法律、鄙视法律、漠视法律,诉讼是为礼所不容、为贤者所不肖的卑劣行为。”人们从小就在实际生活和父母的教诲中,学会了忍让、恕人。听话、乖巧既是对父母的褒奖,也是社会对其成员的基本要求。家庭中的父为子纲,化为社会上的君为臣纲。
第三、要求子女放弃私人财物的所有权。“孝”的标准之一就是“父母在,不有私财”。实际上,财物是父母的,子女也被视为父母的财产,甚至可以被父母典质或出卖,“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不但礼法要求子女“无私财”,法律也有规定,唐律中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浦阳渤海季氏规定,子孙如果私置产业,就将财产充公。”封建礼法严禁子女拥有自己的财产,不能够擅自用财,不得藏私财,更不能以家中财物私自典当,这是严重的败家行为,法律和道德方面也予以严厉禁止。家庭财产秩序是建立了,但却限制了子女经济才能的培养、训练,由此也束缚了家庭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子承父业被视为伦理美德,因而经济开发、个人能力的开发与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拓展都受到束缚。
传统社会里,别说财务了,子女的身体都不是自己的。由于重男轻女的思想存在,溺死女婴现象是多发的;贫困时,抚养不起,子女都可能成为牺牲者。荒年时的卖儿卖女,很多子女沦为奴婢,人格永远失去了。
第四、垄断子女的教育。父母支配着子女的教育和职业选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主观意愿,决定子女是否求学以及学习哪些“有用”的知识,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子女对自己的技能和未来没有决定权,只有单向的接受,老老实实地以父母之命就可以了。久之,就养成了一种惰性心理,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没有独立的思想。父母是全方位的支柱,但父母丧,没有独立性的子女的生活立即陷入混乱。被塑造成这种依赖心理的人,实际上是一种奴隶,在家靠父母,在社会上,就要等着位高权重者的安排和左右。
传统社会家庭的愚孝教育,其特点与危害不仅仅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约束是全方位的。
这种愚孝教育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从物质观念到精神生活,从生活观念到法律意识,无所不包。这种愚孝教育出来的人,对自我进行人格压抑,服从是常态。从家庭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思路是一脉相承,这种社会、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子女,在心理、人格和精神状态方面,高度一致。社会学告诉我们,具体的人都有个从家庭向社会转化的过程,只有转化成功,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各种生活。中国所谓的“少年老成”,就是儿童“早熟”,这是违背人的发展科学的,这种早熟就是已经接提前受了社会生活的规则教育了,提前具备了社会化的人格。但这种提前的“社会化”是人格上的压抑。适应社会更好的人,就是更服从这个社会的人。
以服从为核心的家庭愚孝教育,泯灭了人的个性、平等、自由、权利等,人们普遍具有奴性,个性意识和权利意识根本不存在。在思想上形成对父权、君权的崇拜,对权力顶礼膜拜、顺从和畏惧,并且一跪不起,封建的制度则予以进一步规范,人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在家庭中,他们没有独立性,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国家层面上,他们同样没有个性,被各级父母官支配着,父家长制也是国家政权的核心。在家国同构”及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下,古代君主制是父系家长制的扩大化,君主是天下人共同的“君父”,普通民众则是君主的“子民”,一切要有“天下之父母”的君主来做主、领导和监督。养成了奴性,丢掉了自我。愚孝是座桥梁,将家庭中的“孝子”变成国家中的“顺民”,说什么忠臣孝子人人敬,把家庭伦理关系原则应用于国家了。“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愚孝就有了国家政治功能,“君子之事亲,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可移于官”。移孝做忠,被愚孝教育的人,进入社会后,自然而然的尊守等级尊卑秩序,不自觉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自觉地在奴隶的位置定位。
“顺”是孝的根本,这种愚孝巧妙地泯灭了人的独立性。儿女只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和工具,子女本身的存在不具有意义,这种盲从是愚孝教育的结果。推而广之,这样的人无疑是君主专制的最好的群众基础。
有形的封建社会已经被打倒了,但它所孕的愚孝的教育方式却未必完全失去,在中国人内心的深处,或者社会上某些角落,还是能够找到影子,这不利于我们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青年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首先要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书仪(卷四)[M].居家杂议.
[2] 荀子九.致士篇[M].
[3] 荀子(卷三).非象篇[M].
[4] 大清律例汇辑便览(卷26).刑律.人命.威逼人致死[M].
[5] 论语.为政[M].
[6] 朱柏庐.朱子家训[M].
[7] 王培利.古代家庭教育的负面影响[M].历史教学,2004.
[8] 礼记.内则[M].
[9] 唐律疏议(卷12),户婚[M].
[10] 浦陽渤海季氏总谱(卷一)[M].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