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兴趣激发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2018-12-05邱翠陈梦璐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措施融合

邱翠 陈梦璐

摘 要: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笔者试图通过对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以期找到激发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措施。

关键词:创新兴趣;创新能力;融合;措施

一、前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就是经济和科技创新的竞争。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全国上下掀起了“双创”的宣传和实践高潮。

创新,归根结底主体落实到人。高校是青年人才汇聚的地方,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育是创新孵化的摇篮,因此,学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不断涌现。然而,笔者就众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时发现,对于创新兴趣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结合的研究甚少,笔者试图通过对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以期找到激发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措施。

二、浅论创新兴趣

什么是创新兴趣?笔者认为,要了解其内涵,可首先对创新兴趣进行一定的分解,先分开来理解创新和兴趣两个概念,有助于对创新兴趣进行深度解析。创新的定义,学界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中北大学的郑景丹在其学术论文中对创新做出了准确的定义——创新是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在尊重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和变革现有事物,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的活动。由此看来,创新的内涵包含以下要素:创新主体是人,创新的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目的是为了推陈出新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兴趣则是人的一种以需要为基础的心理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兴趣就是人们想要改造旧事物或是探索新事物的一种心理特征或心理需要。

三、浅论创新能力

能力一般被解释为才能和本领的意思。创新能力笔者简单将其概括为改造和变革现有事物,产生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若将创新能力的主体界定为大学生时,大学生创新能力就是大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转换,产生出具有价值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理念、方法或产品的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含了“独到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直觉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四、试论创新兴趣激发和创新能力培养两者间的关系

(一)创新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创新不感兴趣,并没有产生心理上的倾向,没有好奇心的驱动,那么他就不可能积极投身到新事物的探索和实践中去,就不会培养出创新能力来。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许多科学家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自于他们对某个研究领域拥有的强烈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促使科学家们一次次的实践最终获得成功。由此看来,创新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前提。

(二)创新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持续动力

创新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需要人们充分投入时间和精力,不断地进行学习、思考、探索、研究、实践、总结、创新。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如若没有了兴趣的支撑,时间久了、过程艰辛了都难免会难以继续;有了兴趣的支撑,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人们都会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坚持下去。如此看来,创新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持续动力。

(三)创新兴趣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催化剂

当人们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往往会觉得再苦再累都不会减少自己对这件事的热情,相反高涨的兴趣会提高人们的办事效率、激发自身的最大潜能。研究表明,创新兴趣引导人们树立明确的创新目标、练就坚强的创新意志、最终形成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培养的征途中,有创新兴趣的催化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缩短了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效率。

五、激发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措施

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有很多,上到顶层设计和制度支撑,下到学生自身的培养。本文主要从构建激发大学生创新兴趣与创新能力培养融合一体的措施上着手,从高校的主体范畴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增强创新文化的引领

人的兴趣是需要被激发的,试想在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对大学生创新激励的宣传,学校师生满怀创新的兴趣和创新实践的勇气在校园的各种创业园、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基地内开展着创新想法和理念的实践活动,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举办丰富着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这样富有创新文化氛围的校园中,大学生潜在的创新兴趣不可能不被激发出来。

(二)深化教育改革,強化创新教育理念

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就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改革着手。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单一性的灌输教育模式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兴趣。要创新就必然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注入创新教育的理念。新的教育模式和创新教育理念就是要遵从“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实践。所以,学校首先要推动和支持教务部门和教学单位进行教学改革,要优化课程模式的设置;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研发更多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完善学生的学分制,增加多元的考核内容;同时,创建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来指引学生,以此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找寻到创新的乐趣和吸引力所在。

(三)办好第二课堂,提供更多实践活动机会

高校第二课堂是对学校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的重要补充,第二课堂开展了形式多样、品种繁多的活动,如社会实践活动、知识竞赛、志愿服务、科技创新、兴趣活动、考察实习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基本上能贴合学生兴趣所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鼓励社团建设,激发科技创新兴趣培养

高校团委应鼓励和提供条件让有创新兴趣的同学通过建立社团,吸引和聚集同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的大学生走到一起。聘请社团指导教师,在师生互动、思想碰撞和实践中激发大学生浓厚的创新兴趣,在积极举办和参与各类科技竞赛中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此外,学校还要创造机会开展高校之间的创新活动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创新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结语

氛围渲染、文化引领、课程改革、理念更新、办好第二课堂、鼓励社团建设等就是笔者通过探索创新兴趣的激发带动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总之,以兴趣为导向,兴趣是第一位的,只有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驱动力,才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景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研究[D].中北大学,2016.

[2] 额尔敦吉如何.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

[3] 王献敏,袁建勤,康健梅.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培养[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4).

[4] 崔剑.学生社团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2(21).

[5] 邓承志,胡赛凤.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8(2).

[6] 常宏.如何培养创新的兴趣[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1(4).

[7] 吴长初,张慧,徐四元,刘海兰,李春婷,陈浩,罗文奇.大学生科技社团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8(1).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院级课题项目,课题编号:GYZJY2018YB-19。

作者简介:邱翠(1987- ),女,贵州贵阳人,硕士,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建设、学生工作等研究;陈梦璐(1991- ),女,贵州遵义人,本科学历,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普通话、语言艺术、学生工作等研究。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措施融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融合菜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