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应时代主题的军事理论创新与探索
2018-12-05时刚王强
时刚 王强
对时代问题的认识,紧紧联系着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把准确把握时代特征作为使命自觉的前提与基础。20世纪肇始,列宁鲜明提出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将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革命武装。20世纪70年代后,邓小平准确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以此为依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开始走上一条崭新的强军道路,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书写了辉煌壮阔的历史篇章。
一、把握时代主题,开创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新局面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每当党正确地把握时代主题,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发展之时,就是人民军队建设成就斐然、不断取得胜利之际,反之就会遭遇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民军队适应时代需要、紧扣形势发展、聚焦使命任务,不断开辟建设发展的新道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美苏两国争夺霸权陷入僵局,以局部战争为代表的代理人战争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世界新军事革命方兴未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发展,人民军队建设面临着全新的环境、使命和挑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对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准确把握,重新审视战争与和平这一重大问题,果断调整了战争迫在眉睫的看法,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这一战略判断,及时作出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即从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人民军队坚持和发展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重新确立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总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动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转折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果断作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迫切需要国防和军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好机遇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冷战结束后的战争形态开始呈现许多高技术发展的特点与趋势。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于形势的发展变化,深入研究制定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确立要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以此为基点谋划了新时期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在军队建设方面,江泽民还提出“五句话”总要求,开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新征程,科学地指导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跨世纪发展。进入21世纪,胡锦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着眼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成就,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深化,履行使命能力显著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习主席着眼国家由大向强快速发展的历史定位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从战略高度明确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发展积极防御战略方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开启了强军兴军的新征程,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呈现新气象、取得新进步、迈上新台阶。
二、紧扣时代本质,与时俱进深化中国特色强军指导规律新认识
时代主题与时代本质是有机结合的完整统一。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我党时代主题的基本判断,关键还在于有着“历史发展总趋势不可逆转”的理论支撑。无论时代主题如何发展演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本质没有变化,客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不动摇。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正是在紧紧把握时代主题的同时又紧扣时代本质,并随着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创新,从而成功指导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实践,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走过了一条理论与实践与时俱进、良性互动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以鄧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途径道路,创造性地解决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实践层面,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在军事领域的展开和延伸,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不仅揭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不仅有力指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建设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夺取更大胜利的重要保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在实践层面,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正确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革命蓬勃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层面,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着眼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问题,紧紧围绕解决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在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形成了指引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
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运用科学发展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履行什么样的使命、怎样履行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等重大问题深入思考探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在实践层面,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正确解决了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重大课题。在理论层面,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军队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的时代课题、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等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观点,把我党对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是党在军事领域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结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强军兴军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在实践层面,习近平强军思想鲜明回答了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在理论层面,习近平强军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新时代强军兴军的科学指南,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习近平强军思想既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又深刻揭示了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特点规律,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与时俱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最新成果。
三、遵循内在辩证规律,不断开拓新时代强军理论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共产党人必须把长远目标与现实斗争结合起来。“共产党人为着工人阶级的最近目的和利益而斗争,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还坚持着运动的未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必由之路,必须要从把握本质规律的高度紧扣时代主题和时代本质的战略性要求,在践行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伟大征程中,不断赓续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新篇章。
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从政治高度思考战争问题。党和军队的关系问题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问题,革命的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关于军事与政治关系的本质要求。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便与党天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行动和战斗,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目标为目标,以党的任务为任务。时刻保证“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成为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和历史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和制度,坚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军委实行主席负责制;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实行支部建在连上。无论时代条件、战争形态、体制编制怎么变化,这些原则和制度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唯一宗旨。我军是党领导指挥的新型人民军队,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作为全部行为的根本准则,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忠实捍卫人民利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人民军队建军的根本目的和全军行动的最高原则,并由此规定了军队的全部职能、全部工作和建军的其他原则。兵民是胜利之本,尽管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但赢得战争的根本制胜机理没有变化,人民战争依然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进入新时代,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政治基础,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始终具有极端重要性,须臾不可忽视。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国家建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实现富国强军目标。邓小平着眼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需要,提出了“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的思想,同时也指出要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协调发展。在相对和平时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必须量力而行,这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进入新时代,习主席强调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筹划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富国强军是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都在追求的战略目标。我们党关于这一问题的科学探索,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和科学发展。
重视装备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认为,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与武器的结合。现代条件下,高技术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人仍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同时我们党高度重视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指出军队建设必须向高级阶段发展,强调利用一切可能的时机和条件努力推进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习主席指出,在战争制胜问题上,人是决定因素;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装备因素的重要性在上升,人的因素、装备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人与装备已经高度一体化,重视装备因素也就是重视人的因素。这一科学论断,为指导军队现代化建设、打赢现代化战争提供了基本遵循。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相应的质量,两者既互为补充,又互相制约。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军一直保持着较大的数量规模,以满足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更加注重质量建设,坚持战斗力标准,实施科技强军战略,逐步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要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进一步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
实现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的统一。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总目标,也是一个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围绕这一总目标提出明确的建军要求,引领我军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进入新时代,习主席着眼于解决军队建设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問题,深刻总结我们党建军治军成功经验,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其中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三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蕴含着强军之魂、强军之要、强军之基“三位一体”的核心要求,贯穿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全面建设思想,体现了我党建军治军一以贯之的方针原则,体现了坚持建军根本原则、军队根本职能、特有政治优势的高度统一,明确了强军兴军的目标图、路线图、展开图。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 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N].解放军报,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