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运用探析
2018-12-05姚芳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各项事业都逐渐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多传统领域掀起了新一轮的变革,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如何更好地迎合数据时代的到来,是产业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大数据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是一个抽象概念,其指的是互联网以网络信息多媒体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融合。互联网+并非指互联网技术与生产、生活的“1+1”式叠加,而是更为复杂混合,是基于互联网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现代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数据化。
在过去的生产、生活中,各个领域是相对较零散的,领域与领域之间的联系较小,各个产业只负责本产业内部生产和发展问题,而互联网技术则打破了传统的产业格局,通过快速、高效、大量的数据传播与信息共享将原来较分散的生产、生活领域联系在一起,通过产业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整合实现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以数据数量来促进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根据阿里研究院提出的相关理论,可以将互联网+概括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所有信息技术的整合,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的核心概念即“信息”和“数据流动”,高效快速的数据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信息隔阂,以强力的数据流动性提高信息数据的适用范围和价值,这种超规模的爆发性信息流通效率,必然会使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及应用价值打打提高。那么就可以推断出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即效率,其对产业的最大影响就是效率的提升,当其他产业因互联网技术而升级优化时,某产业没有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则必然会出现利益损失甚至被市场竞争所淘汰。但是如果产业能够搭上互联网的“顺风车”,那么必将实现产业模式的优化和升级,实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分配,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互联网+既是当代各产业发展的挑战也是其发展的机遇,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把握互联网+与产业发展的联系和精髓。
二、互联网+下社保障信息系统构建的挑战
(一)基数大
社会保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阶段出现的产物,其是政权利用公共力量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其权益的一种国家保障。但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基数最多的国家,以现阶段的社会保障纳入标准来说,需要纳入保障范围的人数已极为庞大。对这些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的工作量也因此较庞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实现。
(二)公众参与度低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政权通过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力量对国民收入进行二次分配,其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国民自觉的影响,但是我国已建成的社会保障体制是依赖国家力量来实现的,因此存在公众参与度低的问题。比如很多人认为“只要我按期缴纳养老保险”,那么“退休后国家自然会帮我处理养老问题”,虽然社会保障的工作原理是这样,但是从严谨的态度做考量,这种观念存在偏差。社会保障从根本上来说属于国民权利,那么权利的实现必然需要当事人的申报,而公众参与度低与这一理念相背离。
(三)管理上的缺失
我国已建成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基于互联网+时代之前的生产模式构建的,与之配套的是传统的社会保障管理模式。而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构建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模式与传统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存在明显差异。互联网+技术背景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数据信息,管理的方式是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管理的实质则是数据信息化后的实体社会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方式、技术需求上都有所变化,传统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技术已不能满足互联网+下工作需求。
三、互联网+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构建的机遇
(一)开拓更广泛的信息录入机制
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可以确定的是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的国民数量会越来越庞大,为了解决录入信息数量庞大这一问题,可以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拓更广泛的信息录入机制。
在过去的社会保障工作中,国民信息的录入需要当事人到相应部门的特定场所,由本人去录入信息,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可以避免社会保障资源的滥用,但是相应的工作量较庞大,同时工作效率也较低。在互联网+时代,不妨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开拓更广泛的信息录入机制,比如国民可以在家通过个人身份信息验证后自主录入;亦或者建立录入模板,国民在录入信息时直接通过刷身份证验证的方式录入主要信息,仅填写关键信息,其他信息则利用信息共享机制从户政或其他部门套用,以减少无效工作的方式提高录入效率。
(二)调动公众参与度
国民的参与度关系到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如果国民能够主动承担一部分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工作,那么必然能够减轻相关部门的工作量,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社会资源的优化分配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宣传、宣讲、号召等,必要时可以制定一些具有强制性的措施,比如制定相应要求国民参与的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
(三)管理制度的完善
互联网+背景下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内容和方式上已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对传统的社会保障管理进行人员、技术和管理模式上的调整。首先在互联网+时期,我们需要引入具有专业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人员参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构建和管理,其次需要引入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专门软件,可通过软件開发或购买其他地区社会的相应软件或系统。此外,在互联网+时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数据化、媒体化、网络化之后,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可通过雇佣专业的网络安全工程师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谢东坤,孙雪萍.基于“互联网+”的社保信息系统建设[J].经济,2017(01):164.
[2] 邹学思.“互联网+”背景下的荆门市人社系统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姚芳(1982.09- ),女,汉族,湖南怀化人,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