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初探
2018-12-05吕婧珉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融合的典范,更是二者精髓和灵魂的表现。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知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位,倡导以人化文的教育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完善时期,需要科学、 积极的价值观引导当代大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的思想理念。 高校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应当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素养,从而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群体
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精神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开启的新征程中,价值领域建设是重中之重。具体到青年大学生群体,习近平明确指出:广大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新时代,高等教育领域面临一些价值方面的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追求正确的价值主导,无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我校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状况分析
本人針对大一、大二、大三年级一共分发了1000份问卷,其中收回有效问卷894份,其中“对于你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有什么”这个问题,70%的同学选择“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但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冲淡个人的思想意识,是一种“洗脑”的思想教育”;在“你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的问题选择时,40%的同学选择了“财富的多少”,在“你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上(马克思主义、毛概等教育等“两课”课程)自己做的怎么样”的问题选择上,50%同学选择了“学校认真教导,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能够有所认同”,但也有少部分同学选择“应付考试”,在“你认为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思想上的侵蚀么?”的问题选择上,60%的同学选择了“是的,个人主义是一种自私的想法,与中国的集体主义冲突”,但是也有15%的同学选择“不太清楚这方面的东西”,在“您觉得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是通过何种方式在影响中国当代大学生”的问题选择上,大部分同学认为是“互联网”。
二、调查结果问题分析
(一)先做事,后做人的教育理念的弊端。现代教育体制过重的看重考试成绩的结果。学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对于学生缺少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到了大学才设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教育课程,此时,学生的思想念已经形成,很难再接受新的理念。所以在我国,人文科学的教育一直缺失,导致我国大学生都是先学做事,再学做人。
(二)信息化时代的人文素养缺失。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的获取途径依赖于互联网。这也主要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沟通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网络交流。当代大学生追求网络信息的文化,但这些文化大多是娱乐八卦、游戏资讯,很少有大学生会主动关注国家时事、社会新闻,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缺少对我国文化、科学的了解。我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究“文明和谐”,然而网络文化中的糟粕却在荼毒我国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物质高于精神经济是生活的基础。现代人就是追求经济生活、追求娱乐生活,却不注重精神追求。大学生最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在今后也要面临就业从业的需要,最为现代企业招聘人才除了看重能力之外,首先是考察学生的人品。所以,大学生在追求提升文化技能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施路径
(一)合理利用新媒体,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虽然新媒体使大家过于关注网络世界而忽略了人文情怀,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优越性。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也应运用新媒体的优势,让人文情怀深入其中。坚持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品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从而达到认同的实现途径。
(二)采用多变的课堂形式,注重实践教学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在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时,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实践活动的开展现代大学校园有很多社团组织、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上有所以,老师在讲课时,应该结合课外实践或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给学生授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三)开展特色活动,创新第二课堂,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的需要,针对性的开展特色活动。例如让学生参加学生干部竞选,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大局意识;让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他人;让学生参加素质拓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校园网络、实践活动等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同时加强自身素养,真正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石径.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20).
[2] 邹积英,于影,张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规律与教育对策[J].品牌,2015(06).
基金项目:本文为校级课题,项目编号:JIT-XSGL- 201701。
作者简介:吕婧珉(1984.07- ),女,汉族,山东日照人,金陵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