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井冈山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018-12-05古军

青年与社会 2018年33期
关键词:井冈山江西中华民族

摘 要: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这一精神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被称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血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学习和研究井岡山精神,必须进一步地挖掘、开发和弘扬好井冈山精神,首先要深入了解井冈山精神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个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社会历史条件

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到产生的过程,忠实地记录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这种探索和思考,当然不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而是以“先驱传给它而它便由此出发的特定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的。同任何社会意识一样,井冈山精神作为一种无产阶级的社会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的孕育和产生,不仅鲜明地烙上了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而且与以往的“思想材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

一、马克思主义是井冈山精神的理论基础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黑暗中探索和奋斗的中国先进分子们,从俄国十月革命和新的世界革命潮流中,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促使他们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问题。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促使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并以井冈山的斗争为开端,探索出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而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的武装斗争的具体道路,最终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惊天动地的伟业。

井冈山精神就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哺育下,萌芽、成长、升华,成为革命的精神果实,在艰苦斗争的漫漫长夜里闪烁出马列主义的思想光芒。从根本上说,井冈山精神的产生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作为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二是以在这种科学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活动的发展作为物质基础。只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中国化即真正与中国实际结合,成功地找到指导中国革命的道路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才能出现。这种新文化传统、新价值体系、新精神的初步形成,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主要特征的井冈山道路的开创为重要里程碑,进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中华民族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文化渊源

马克思曾经用过一个形象生动却寓意深刻的比喻,来突出地强调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他说,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精神的传承正是这样。社会意识存在于人脑之中,而人总是一代一代往下传。人们在过去形成的思想、观念、意志以及他们的情感、习俗,通过子孙们继承下来。诚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的会有新的发展,但传统的社会意识却总是萦绕于活人的脑际,挥之不走、驱之不散,对新的社会意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产生,便深深的根植于这种历史文化的渊源之中。

(一)井冈山精神的孕育产生,首先得益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哺育

我们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民族传统。这些优秀的文化和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中华民族曾经经历了无数次的内忧外患和艰难坎坷,但正是靠着这条传承不断的精神血脉,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和人心的向背,从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使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屡经劫难而不衰,一次次地获得了新的生机。从这条精神血脉流淌着,血液中我们可以找到井冈山精神的最初基因。

(二)井冈山精神来源于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的民族性格

展开人类文明的画卷,无不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的光辉。例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精密仪器如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制造、地磁偏角的发现、圆周率的准确推算等,尤其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这四大发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所有这些物质文明的创造,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热爱真理,在探求人类社会进步的道路上那种不畏艰险、开拓进取、敢为天下的精神;井冈山精神来源于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知行方式。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来源于他们丰富的生产实践,来源于他们深刻的理论思维。这种建立在总结生产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特别是强调宇宙事物的有机统一性、综合系统性和自然规律性,是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科学创造上的综合反映。这些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的深入研究和阐发,不仅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人解释和观察世界的依据,而且由此造就了中华民族讲究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井冈山精神来源于民贵君轻、民惟邦本的民本意识。民本意识,是我国传统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在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教训,产生了“君以民存,亦以民亡”的思想。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并把孔子这一具有理想色彩的观点更加明白地表达出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学说,荀子则提出了“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些民本思想,在君主专制时代固然难以摆脱宗法思想的制约,不可能真正得到实现,但却在客观上促使历代的政治家们都非常重视民众的力量,形成了中国古代原始民主性和人民性的传统。数千年来,不仅在平民百姓中有很大的影响,甚至连封建帝王也要有所遵循,迫使他们顺应民意、收服民心、体恤民情、节用民力;井冈山精神来源于胸怀天下、精忠报国的爱国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特别值得引以为傲的思想珍品,就是中国人民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即世代相承、延绵不绝的对祖国的热爱。从“苏武牧羊”到岳飞的“精忠报国”;从屈原的“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复国雪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元景皓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辛弃疾的“马革裹尸当自誓,男儿到死心如铁”,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拯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斗争,谱写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光辉诗篇。这种从数千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民族遗产中的无价之宝。她哺育和陶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操,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了凝聚全体人民为民族昌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伟大力量;井冈山精神来源于重义轻利、清介自守的高尚品格。与爱国主义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重道义、讲忠信、尚气节的理想主义精神,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表现出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关怀和对理想境界的坚定追求。受这种理想主义影响,中国历来提倡“见利思义”、“舍身取义”的义利观,把它作为一种人生准则和价值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广大人民心中,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对公与私、得与失、利与害、恩与仇的矛盾的处置,都能以义为重、权衡事理、分别取舍,因此才有了中华民族克己奉公的高尚情节,才有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从而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为了信念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志士仁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为着理想而旋转乾坤、改换天地的民族英雄,这就是民族的脊梁。

三、江西早期的革命斗争是井冈山精神的实际基础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自从先进的中国人学会了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为主动;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在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运动有了全国规模的迅速发展,迎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高潮,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欺凌压榨的中国无产阶级坚信,只有革命才是埋葬旧制度的直接动力,新社会才能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婴儿那样得以降临。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和产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革命时代的洗礼,并打上了深深的印记。

江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曾谱写过惊天动地的一页。江西人民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以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为代表的江西人民逐渐觉醒,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江西传播,并造就了一大批革命的先进分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西人民为当时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潮和北伐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大革命时期的江西工农运动轰轰烈烈,例如著名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就曾是全国工人运动的典范。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当时在江西发展到60多个县,农民协会组织遍及54个县,农民自卫军也普遍建立了起来,全省农民协会会员猛增至130万人,其中,仅井冈山所处的吉安地区就有850多个乡成立了农会,会员达34万余人。广大农村翻天覆地的大革命,犹如疾风暴雨,把几千年来封建地主的特权打得落花流水,严重的动摇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江西统治的墙角,充分显示了江西农民中间蕴藏着的伟大的革命力量。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危急形势,江西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革命基础,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反動势力的重要基地。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率领北伐军3万余人在南昌首先发动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武装夺取政权的第一枪,宣告了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的诞生,极大地振奋了历经严重挫折的革命群众的斗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鲜艳夺目的武装斗争红旗。随后,中共中央特派员毛泽东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的精神,来到赣西北的安源、修水、铜鼓地区,领导工农革命军5000多人,于9月9日举行了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起义部队由向大城市进攻转向农村发展、由湘东转入赣西,进入井冈山地区。从此,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八一起义和秋收起义,给江西人民的革命斗争带来了强劲东风。中共江西省委和地方党组织趁势发动和组织了一系列农民暴动,领导当地人民开展武装斗争。这一切,都为中国深入开展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并将土地革命的中心区域放在江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条件,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了毛泽东在井冈山所领导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才有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精华——井冈山精神的产生。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和情操,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而且汲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然而,任何一种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精神财富的发扬,还在于他鲜明的民族特色,包括一定的区域特点。井冈山精神之所以产生在江西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绝不是偶然的。江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彻底砸烂旧世界的革命热情,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百折不挠的不懈追求,是井冈山精神最直接的催化剂。正是在这里,毛泽东亲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并播撒全国,为中国革命照亮了前进的航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中国新闻网,2016-07.

[2] 刘靖北.做井冈山精神的坚定践行者[N].文汇报,2016-02.

作者简介:古军(1985.07- ),男,汉族,江西井冈山市人,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江西干部学院干部,研究方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井冈山江西中华民族
江西银行
井冈山诗五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我爱江西奶奶
井冈山抒怀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江西是个好地方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