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种手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8-12-05周生瑞
周生瑞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 邳州 221300)
老年人骨骼中钙质的流失量较大,容易发生各类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进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PFNA、ALP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都是临床上治疗此类骨折的常用手术[1-2]。本次研究主要比较用这三种手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A组、B组和C组。在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其平均年龄为(72.1±5.7)岁。在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14例,其平均年龄为(72.3±6.1)岁。在C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平均年龄为(72.2±7.7)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其病情符合临床上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标准[3];2)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
1.2 手术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PFNA。进行PFNA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确定复位的效果令人满意后,在患者平髂骨近端的外侧做一个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其股骨粗隆的顶点。在患者股骨粗隆顶点的稍内侧置入导针,沿着导针的方向插入主钉。借助C型臂X线透视机调整主钉的方向。安装导向器,将导针钻入股骨头,直至股骨头皮质下的5 mm处。沿着导针进行钻孔,将合适长度的螺旋刀片拧入股骨颈的中间部位,锁定刀片、交锁钉及尾帽。最后,为患者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对B组患者进行ALP。进行ALP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对其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从患者股骨近端外侧的15 cm处做一个纵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至将其股骨粗隆间的骨折端暴露出来。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后,使用克氏针对其骨折部位进行临时的固定处理,将锁定钢板固定在其股骨近端的外侧,使用复位钳对解剖钢板进行夹持、固定。对解剖钢板进行固定的效果若令人满意,在解剖钢板的卵圆孔内拧入螺钉。最后,为患者逐层缝合手术切口。对C组患者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使其患侧肢体在上。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在患者髋关节的后外侧做一个纵向切口,逐层切开此处的皮肤、皮下筋膜、肌肉,暴露其骨折端。U型切开患者的关节囊,注意保护与骨折块相连的筋膜组织。保留内侧股骨矩的外形,对股骨大转子和小转子进行固定、复位。在股骨小转子上方约1 cm处对股骨颈进行截骨,取出股骨头。清理髋臼,安放臼杯,置入合适的股骨头假体,对髋关节进行复位。最后,冲洗手术区域,为患者缝合切口。
1.3 疗效评定标准
使用Hai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评定三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将这些患者的手术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治疗后,患者Hai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69分,表示其手术效果为无效;治疗后,患者Hai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为70~85分,表示其手术效果为有效;治疗后,患者Hai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86分,表示其手术效果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三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进行手术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肺炎、褥疮、关节僵硬、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
手术后,B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均低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和C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
2.2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长、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长的比较
手术后,B组患者手术的时长、住院的时长均长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其手术中的出血量均大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手术的时长、住院的时长均短于C组患者(P<0.05),其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C组患者(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长、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长的比较(±s )
表2 三组患者手术的时长、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时长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长(min)手术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时长(d)A 组 40 63.1±5.2 203.1±7.6 19.2±3.3 B 组 40 92.8±7.9 431.5±19.5 25.3±3.7 C 组 40 75.2±7.5 252.1±24.4 21.7±4.0 χ²值 6.771 37.316 3.667 P值 <0.05 <0.05 <0.05
2.3 三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手术后,在A组患者中,出现肺炎、褥疮、关节僵硬、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有2例、1例、1例、2例,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在B组患者中,出现肺炎、褥疮、关节僵硬、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有4例、3例、2例、2例,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在C组患者中,出现肺炎、褥疮、关节僵硬、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的患者分别有2例、1例、2例、2例,其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B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5)。A组患者和C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一种常见的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可导致患者的下肢功能出现障碍,可使其长期卧床,这会加速其身体机能的衰退。进行手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有效的手段。近年来,临床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进行PFNA、ALP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ALP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用PFNA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PFNA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