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探索*

2018-12-05李大艳郭小平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连贯体裁段落

□李大艳 郭小平

(榆林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榆林学院文学院,陕西榆林 719000)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影响阅读水平的因素很多。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英语语篇知识的匮乏导致许多学生在阅读中虽然认识单词却无法准确解读语篇,成为影响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首先,语篇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速度和准确度。“语篇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语篇知识,提高语篇推理分析能力及增强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快速地从记忆中调用相关语篇知识,能够快速厘清文章的框架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1]其次,语篇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获得语篇结构和构思技巧等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后,在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分析、推理等,间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语篇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篇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必须衔接合理、符合逻辑、语义连贯[2]。语篇意识指学习者在语篇解读过程中,从语篇的整体入手,通过激活背景知识进行推理,最大限度地获取篇章信息以及习得如何建构各种连贯语篇的语言运用思维。学生的英语语篇意识源于其对英文语篇篇章结构、段落推进层次、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及写作特点等相关语篇知识的认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习得语篇知识,培养其语篇意识。语篇意识的培养涉及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从微观角度来看,语篇意识涉及语篇的连接手段及连贯的机制等研究;从宏观角度来看,语篇意识涉及对篇章的谋篇布局的研究。”[3]读前推测意识、体裁意识、语篇层次意识着重从宏观的视角解读文本,培养学生语篇整体的意识;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猜测词义意识则侧重从微观的视角分析语篇的构造手段和遣词造句。

语篇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运用语篇分析帮助学生积累语篇知识,培养其语篇意识。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Unit 5中的“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阐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其语篇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一、分析标题和插图 培养读前推测意识

推测被定义为人们在试图理解文本时所建立的各种联系[4]84。而读前推测是人们阅读时通过文本标题或图片等线索激发其相关的背景知识,试图对未知的文本内容进行预测,使文本信息易于理解。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帮助学生激活相关图式知识,为理解下文做好准备。

在“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中,读完标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三幅插图(剪纸、孔明灯、陶艺)和标题的联系,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之后,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如果让大家写有关剪纸、孔明灯和陶艺的作文,你会怎么写?”并让学生讨论。这一环节旨在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注意文章的写作思路,提高语篇构建能力。

二、分析行文特点 培养体裁意识

R.Martin认为,体裁是一种具有可辨认步骤的交际过程,且具有常规性,在我们的文化中,有多少种已被承认的社会行为就有多少种体裁。可见,交际目的决定了体裁的存在,体裁的常规性使得相同体裁的语篇有大体上相似的语篇模式[5]。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是让学生了解不同体裁的语篇有着怎样的内容要素和结构图式,当学生阅读时,可以根据文章的交际目的判断所属体裁,然后在大脑中已储存的该体裁语篇图式结构的帮助下快速理解文章。体裁意识的培养侧重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是语篇意识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读前体裁推断和读后语篇模式的总结。

判断体裁类型为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指明了方向。“每一种体裁都有各自的行文特点、框架结构、要传达的观点,而且侧重点都有所不同”[6],因此,阅读不同体裁的文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论说文阅读中要学会分析主题句、辨别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及识别说明或论证方式;而记叙文阅读则侧重学会如何利用文中信号词划分层次,厘清故事发生的脉络以及识别叙述的基本要素。

在“Beauty in Common Things”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推测出文章的大体内容后应让学生思考:这篇文章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基于前面对文章内容的推测,学生能够很容易推测出文章是说明文,于是学生也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如何用英文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样在阅读时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除了读前强调推断文章的体裁之外,教师还要注重读后写作特点的总结。在分析完例文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这篇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积累相关体裁的语篇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见图1)展示文章的逻辑框架,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构思类似的说明文。

通过图1,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文章从general introduction到specific details的语篇模式,而且能够发现第一段中的objects和后面三个段落的主题词sky lanterns,paper cutting和clay art的上下义关系,这样学生就学会如何写类似说明文的开头段。其次,对每一部分内容的分析与比较,学生能够学会从历史、用途、材料、形状、制作过程及象征意义的角度介绍类似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

图1

三、划分语篇层次 培养语篇层次意识

划分语篇层次是指在语篇解读中,着重从宏观的视角分析语篇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以便了解文章的脉络结构,快速获取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语篇层次分析让学生树立文章的篇章意识,了解语篇的宏观结构,有助于学生对文章透彻理解。“学习者对篇章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越强,他们的阅读水平就越高。”[7]

语篇层次意识的培养不仅是在教学中注重划分语篇层次的结果,更要重视划分语篇层次的过程,帮助学生习得语篇层次划分的方法。在“Beauty in Common Things”的教学中,教师首先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引导学生比较段首句,划分文章的宏观层次。通过分析比较,学生发现三个段落分别提到三个不同的话题:sky lantern,paper cutting和clay art;再根据读前的预测,学生能够快速把握文章的结构,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做好准备。

同时,也要让学生养成划分段落层次的习惯。例如,在讲解文章第二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比较6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划分段落层次。比较主语,可以推测出这个段落谈论的主题——sky lantern;而谓语分别为were used by,are made of,are lit,are seen as symbols,可知这个段落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sky lantern。

四、分析句际关系 培养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重要特征,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衔接指句子与句子之间表层结构上的显性联系,往往是通过词汇或语法手段加以实现。连贯指“以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双方共同了解的情境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来达到句与句语义的连贯,这是语篇的无形网络”[8]。培养学生的语篇衔接与连贯意识也就是培养学生对英语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识别和运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学会通过寻找篇章中语义关联的连接链来取得对于篇章的深入理解。

语言学大师韩礼德曾经对语篇中连接成分的特征及衔接功能做出过阐述:“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计后续句的语义。”[9]因此,教师在分析句子时,要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让学生预测下一句的内容。其次,要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区分事实和观点,从而把握段落的主旨大意。在教学“Beauty in Common Things”的第二段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S1)According to Chinese history,sky lanterns were first used by Zhuge Kongming.(S2)He sent them out to ask for help when in trouble.(S3)Today,sky lanterns are used at festivals and other celebrations.(S4)They are made of bamboo and covered with paper.(S5)When the lanterns are lit,they slowly rise to the air like small hot air balloons for all to see.(S6)They are seen as bright symbols of happiness and good wishes.

读完S1,教师提出问题:“读完这个句子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预测下句的内容,接着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S2验证自己的预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S2和S1语义上有什么逻辑关系?”通过思考学生体会到S2补充说明了S1的内容。这样学生不仅验证了之前的推测,而且能够让学生把握这部分的主要内容。以此类推,学生最终得出S1和S3是对比关系,而S3、S4、S5和S6之间是并列关系。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不仅能清晰理解段落的主要内容,而且意识到英语语篇中句子不是随意堆砌的。

除了分析句子的逻辑关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识别衔接手段。英语语篇的衔接手段多种多样,Halliday和Hasan把衔接手段归纳为五种类型:照应、替代、省略、连接词语以及词汇衔接。仍以上一段内容为例,教师提供原文和改写版本让学生比较,并思考如下问题:两个版本有什么区别?哪个较好?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原文:According to Chinese history,sky lanterns were first used by Zhuge Kongming.He sent them out to ask for help when in trouble.Today,sky lanterns are used at festivals and other celebrations.

改写版本:Zhuge Kongming first used sky lanterns.He sent them out to ask for help when in trouble.People use sky lanterns at festivals and other celebrations.

通过分析学生明白原文中第一句结尾的Zhuge Kongming和第二句开头的he相互照应,使得第一句和第二句衔接自然;而第一句中的sky lanterns和第三句的sky lanterns重复以及第一句中的history和第三句的today形成对比,使得这两部分衔接紧密,语义连贯。这样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英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意识,提高了其语篇解读与构建能力,而且增强了其语言鉴赏能力。

五、利用语境 培养猜测词义的意识

猜测词义“即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时,不急于查词典,而是首先观察生词本身的构词特点以及与周围词的搭配、语法、逻辑等方面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从而判断和推知生词词义,以保持阅读过程顺畅及大脑思维的连贯,增加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达到理解的目的”[4]84。著名语言学家 Haastrupp指出猜测词义的语境包括:上下文语篇知识、相关背景知识、语言知识和语际知识。其研究发现:对于二语词义推测来说,上下文语篇知识是最重要的[10]。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有助于学生对句子及段落的整体理解,所以,推测词义的意识是语篇意识培养的重要环节。

在语篇解读过程中遇到陌生的单词时,应当积极联系上下文推测其大体的意思,达到对语篇的整体理解,而不应该执着于每个单词的意思,从而阻碍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以例文中“the paper was folded before it is cut with scissors”这一句为例。学生读到这句时,不知道fold是什么意思。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before后这个句子的语境以及已有的背景知识,能够很容易地猜测出该词的含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克服生词障碍,快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单词的意义,了解它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分析文章标题、文章体裁和文章的结构层次,而且要引导它们分析句子的衔接与连贯以及利用语境习得词汇。这样,学生在积累了语篇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语篇意识。只有具备了语篇知识和语篇意识,学生在阅读或听力中才能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本内容;在写作时输出结构合理、语义连贯的语篇。因此,中学一线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篇意识,为其英语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连贯体裁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体裁融合音乐探析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简介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