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道小学数学习题的探讨
2018-12-05戎松魁
◇戎松魁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8年第2期刊登了朱学尧老师的文章《“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对吗》,文中有这样一道题:
下列说法对吗?
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 )
教师给出了测试结果:“错误解答:有40%的学生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由此可知,朱老师认为题后的括号内填“错”的那40%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错的,即“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这种说法是对的。这样的答案值得商榷。
应该指出,这道题的表述不够清楚。题中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体积是和这个物体的容积相比较,而不是与其他物体的容积相比较。我们权且认为是物体的体积和这个物体的容积相比较,那么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这个物体的容积吗?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实例说明问题。
我们将一个瓷碗看成题中所说的“物体”,这个“物体”的体积可以用 “排水法”(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39页有此法的介绍)测量出来,这个碗的容积也是容易测量的 (盛一碗水,然后将水倒入量杯即可测得容积)。一般来说,一个碗的体积总比这个碗的容积小 (也可能会有体积大于其容积或两者相等的情况),也就是说,有的物体的体积比它的容积小。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一块正方体的橡皮泥(便于测量它的体积)制作成一个容积大于橡皮泥体积的无盖容器,使学生体验到这个容器(物体)的体积小于它的容积。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学生会认识到“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这一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朱老师统计,有40%的学生认为“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这一说法是错的。其中有些学生可能是考虑到“或许会有体积小于容积的特殊容器”,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这句话中的“体积”和“容积”不是对同一个物体而言的,所以无法比较。事实上,这些都是很好的想法,他们能认真研读题目,努力开拓思路,而且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然而,由于与教师设定的答案不一致,还是被教师评价为“错”。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还采用了各种“对策”,引导学生认识到 “物体的体积一定大于容积”这一说法是对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
顺便指出,文中还有一些不妥之处。
1.文中指出:“既然‘容积’是‘内部体积’,同一物体的体积自然要大于它的容积……”文中还指出:“同时让学生明确容积是物体体积的一部分……”这两段话值得商榷。就用文中提到的游泳池来说,它的 “容积”是另外物体的“内部体积”吗?它的“容积”是什么物体体积的一部分呢?其实,“容积”的概念还是按教材中表述的那样教学为宜。
2.文中又指出:“教材中过于突出体积的单位是固体的,常用立方米、立方分米等表示,容积是液体的,常用升和毫升表示。”这里,“体积的单位是固体的”和“容积是液体的”这种说法是不妥的,需要进行修改。
其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样的题还是不出现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