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圈研究*
2018-12-05汪保忠
汪保忠
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2006年5月20日,与牛郎织女传说密切相关的节日“七夕”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1月,牛郎织女传说被收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09年2月,河南省鲁山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鉴于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原地区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传说圈的核心,笔者谨以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为例进行民俗学探索和文化学阐释。
一、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圈的形成
关于牛郎织女传说的产生与发展演变,近百年来,学者积累了丰富的研究。钟敬文、茅盾、欧阳飞云、范宁、王孝廉、洪淑苓、叶涛、赵逵夫、蒋明智等学者用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基础。笔者拙文《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对此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拙作:《中国七夕节与西方圣瓦伦丁节、阿多尼斯节文化习俗比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形成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基础是远古时代作为农耕信仰谷物神牵牛和作为桑蚕神的织女这两个神祇的出现。近世研究牛郎织女的原型与演变,赵逵夫教授是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学者。1990年,他提出牵牛“王亥说”,“牵牛、织女的最早命名,是指某一民族的祖先,或传说中有所发明造作的人,我认为这两个星座名,同商先公王亥及秦民族的祖先女脩有关”*赵逵夫:《论牛郎织女故事的产生与主题》,《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2006年,赵逵夫教授又抛弃牵牛“王亥说”,提出“牵牛的原型来自周先民中发明了牛耕的杰出人物叔均。”*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王亥是甲骨文提到的商先公。比赵教授说法要早的是台湾学者王孝廉先生。他认为:“殷代卜辞所出现的‘土’字应该就是《史记》所载殷代系谱中的相土,殷代的祖先神相土相传是中国第一个驯饲牛马的人,《吕氏春秋》说‘王亥服牛’,王亥也是殷代初期的酋长。……《山海经》说‘稷之孙叔均,始作牛耕’(《海内经》),叔均在古代的神话中又是舜的儿子,也即是商均,在神话中是视作牛耕的田祖。”*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与传说》,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第170-171页。但是王孝廉先生的观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如他说:“人格化成为牛郎以前的‘牵牛’既然是一匹祭祀仪礼中的畜牲,那么自然也就没有和织女谈恋爱的资格了。事实上,在《史记》的时代,这个恋爱传说是还没有形成的。”*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与传说》,第177页。这就有些武断了。1957年洛阳发现的西汉晚期壁画就清楚地雕刻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形象*夏鼐:《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星象图》,《考古》1965年第2期。。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的发现,说明秦始皇时代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牛郎织女爱情传说。同时,叔均始作牛耕,并不能说在此之前没有牛神的形象,因为牛的缘起更早。
笔者结合鲁山祭祀牛王爷蚩尤的历史,提出牛郎来源于“蚩尤”一说。首先,蚩尤故地就在鲁山滍水一带。蚩尤之“蚩”与滍水之“滍”音义相近,史籍所载黄帝与蚩尤大战于冀中之涿鹿,有学者说,“冀中”即古之“中土”,“涿鹿”乃“滍鲁”之转音*孙作云:《蚩尤考》,原载《中和月刊》1941年第二卷第4、5期,今收入《孙作云文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研究(上)》,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1941年北京大学孙作云先生发表《蚩尤考》一文,就用图腾崇拜去阐释神话传说,认为蚩尤故地在鲁山滍水一带。*孙作云:《蚩尤考》。“余考河南鲁山县有滍水,古称泜水,今称沙河,东北至定陵入汝,愚意此即蚩尤族栖至之故地。”*孙作云:《蚩尤考》。“滍水”很早就有记载。《汉书·地理志》说:“鲁山,滍水所出,东北至定陵*笔者注:今漯河市舞阳县。入汝。”蚩尤氏族为龙蛇图腾,“蚩”为蛇,滍水从水从蚩。“滍水者,蛇水也,龙蛇同属,则滍水鲁县之得名,俱由于龙蛇。……按《易林》言蚩尤死于鲁首,而滍水正出于鲁阳,似即蚩尤败亡于此地。史称黄帝杀蚩尤于涿鹿之野,当亦即此。又愚说涿鹿之野即蛇龙之野,而滍水鲁县并一地,则滍鲁亦为蛇龙之音转。由此可知河南鲁县滍水之地,实为蚩尤之故墟,可断言也。”*孙作云:《蚩尤考》。孙作云先生的文章由于发表年代较早,时逢战乱,后来又远离帝都,其见解不为大众所熟知罢了。其次,关于蚩尤的形象,很多文献描述蚩尤的形象是牛首人身,有牛角。此类文献颇多,笔者此处不赘述。再次,蚩尤是氏族初祖,今天苗族古歌仍然传唱《蚩尤与苗族迁徙歌》,也是兵器的发明者,如《世本·作篇》说:“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359页。这正如前面赵逵夫教授所说,牵牛的最早命名,是指某一民族的祖先,或传说中有所发明造作的人。蚩尤很有影响,符合当地民众崇拜的特征。《吕氏春秋·荡兵》高诱注:“蚩尤,少昊氏之末九黎之君名也,始作乱,伐无罪,杀无辜,善用兵。*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蚩尤氏族初居住中原,战败后其苗裔才僻居古代边陲之地。因此,据此分析,可以说牛郎最早由蚩尤演变而来。
考诸文献,战国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就形成了,而不是王孝廉先生说的“《史记》时代,这个恋爱传说是还没有形成”。但是出土文献呈现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版本。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云: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页。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甲种三背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第208页。
内容说的是,他们婚姻的结果都是牛郎遗弃了织女。“三弃”言次数之多,女子不受男子待见,并不是后世期许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而是不到三年,牛郎就抛弃了织女就像织女辞别人世一样。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是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笔者注:根据考古学家断代,睡虎地秦墓墓主吏喜的下葬年代为秦始皇三十年,竹简应早于墓葬之日。之前的文献,虽然较《诗经·小雅·大东》晚出,但是故事完整,可以看做是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最早文字记述*王晖、王建科:《出土文字资料与古代神话原型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虽然文献发掘于楚国故地,但是伏牛山地区鲁山属于古应国,应国是古老侯国,早在夏、商即已经存在。故都城在山西应县,后迁都于滍水*笔者注:滍水,在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在鲁峰山山脚之下,今称沙河。中游北岸,周武王灭商,封其四子于应,从此应国为姬姓侯国。东周初年被郑国兼并,成为郑国的一个邑,公元前678应邑又被楚国侵占,东汉刘秀建国后封大将军冯异为应乡侯,后多次变动归属。公元554年设置雉(后改为滍)阳县,公元635年改滍阳县为镇,归鲁山县管辖。这样分析看来,鲁山牛郎织女传说影响楚地牛郎织女故事完全是有可能的。
在鲁山的牛郎织女传说中讲述的故事是这样的*张振犁:《中原神话通鉴》(第三卷),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794页。:
牛郎从小没了父母,跟着哥嫂生活,嫂嫂为人刻薄。牛郎天天到山里去放牛。后来嫂子用扁食*笔者注:鲁山地方方言,即饺子。包含毒药害他,没有得逞,就闹着分家。分家后,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娶了七仙女。后来老牛死去,临死前告诉牛郎保存牛皮,以备不时之需。天上的王母知道七姑娘下凡后,就派天兵天将来把七姑娘捉了回去,这时牛郎正在干活,看到天上有人就知事情不好,马上跑回家,担起两个孩子,披上牛皮就去追赶织女,眼看快要追上了,狠心的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前面画了一道天河,滔滔的河水隔开了牛郎的去路,他只好领着孩子在河边徘徊。从那以后,牛郎再没有回去。现在山上还有“牛郎洞”和“七女谭*笔者注:据笔者多次去鲁山田野调查,鲁山当地民众多传说为九姑娘,织女为玉帝、王母的第九个女儿,而不是第七个,不是七姑娘,而是九姑娘,有九女谭、九姑娘花(即油菜花)等称谓与遗迹。在张振犁主编《中原神话通鉴》(第三卷)第796页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程健君2008年拍摄的图片,也标注的是“九女谭”。”这个地方。
这里的信息很明确,织女是天庭的七姑娘,涉及天上的王母娘娘。这是20世纪80年代收集的民间神话口头资料。今天传说的更加详细,笔者近年曾经采访过牛郎织女传说的讲述人许四妮,在一些细节有出入。笔者也对中原地区如开封、新郑、沈丘、襄县、嵩县、唐河县、固始县、永城县、杞县、中牟县、博爱县、社旗县、桐柏县、内乡县、镇平县等地不同的传说版本进行过比较,发现各地牛郎织女传说故事虽然细微情节有所出入,但是主体轮廓基本统一。这就涉及传说圈的理论。什么是传说圈?1938年,日本学者柳田国男在其本国的民俗学讲座上这样论说:“民间传说有其中心点。……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无论楼台庙宇,寺社庵观,也无论是陵丘墓冢、宅门户院,总有个灵异的圣址,信仰的靶的,也可谓之民间传说的花坛,发源的故地,成为一个中心。”*[日]柳田国男:《传说论》,连湘译,北京:中国民族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6页。这几乎成为目前传说圈理论的不易之论。由于传说的人物、习俗相对固定于特定区域,传说流传的地区即成为我们所说的“传说圈”,当然传说圈不仅具有地理分布特点,也由于在传播中受到民间传承的影响,更兼具人文历史的特点。传说历时愈久,传播的地域愈宽广,但是距离传说圈的中心也就愈远。
作为传说圈的核心,伏牛山地区牛郎织女传说属于“天鹅处女型”故事。钟敬文先生在《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一文中,把这类故事分为三类:“牛郎型”“董仲寻母型”和“求婚型”。他说:“依西村教授的研究,这故事的‘本来形态’,应该如下面所列:一、天鹅脱了羽衣,变成天女(人之女性)而沐浴。二、男人(主要的,为猎师或渔夫)盗匿羽衣,迫天女与之结婚。三、结婚后,生产若干儿女。四、生产儿女之后,夫妇间破裂,天女升天。五、破裂原因,即由于发见了‘在前’为‘结婚原因’的被藏匿的羽衣。”*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民众教育季刊》1933年第1期。在谈到其中“牛郎型”时,钟先生又分析了共有的情节:“一、两兄弟,弟遭虐待。二、分家后,弟得一头牛(或兼一点别的东西)。三、牛告以取得妻子的方法。四、他依话做去,得一仙女为妻。五、仙女生下若干子女。六、仙女得衣逃去。他赶到天上被阻。七、从此,两人一年一度相会。”*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台湾学者洪淑苓教授肯定了钟敬文先生的学术研究,并且在牛郎型的下面又细分为两兄弟式、谪仙式、夫妻反目式,在钟敬文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以‘两兄弟式’取代‘牛郎型’之名,在叙录各个同式故事后,再与此情节公式比较,视情形而予以修改补益。”*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152页。。考察伏牛山地区的牛郎织女传说,特别是鲁山与南阳的故事内容,是符合“两兄弟式”的特征的。甚至山东牵牛郎*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第153页。与鲁山牛郎织女传说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区别在于老牛死后才娶到九女之一的织女。河北牛郎*洪淑苓:《牛郎织女研究》,第154页。也叫孙守义,区别是娶五仙女为妻。这可以说是中原强势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影响,也即是传说圈的中心对周边的辐射传播。夏商时代,中原长期是文化、政治的中心,展现夏代都城风貌的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殷商的安阳殷墟文化遗址即是很好的证明。鲁山滍阳本就是应国古都,南阳、洛阳、郑州、商丘、开封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都。后因战乱,中原人才避居四方,也带去中原的传说和信仰。南阳、鲁阳(鲁山)作为楚文化的中心,成了牛郎织女传说圈的核心。
二、作为牛郎织女传说圈核心的鲁山文化遗迹
2008年春节,鲁山县文物管理所曾经对牛郎洞外旧址进行保护性挖掘,发现了不少汉代文物,如汉代“五”字纹青瓦、绳纹板瓦、筒瓦等。下图1即是当时出土时的镇宅石兽——石麒麟图像门墩。据文物工作者考证,这是庙宇门前之物,庙宇肇始于汉而兴与唐宋*袁占才:《平顶山文化揽胜》(第二辑),平顶山市亿龙文化传媒2018年印(内部资料),第88页。。
图1 牛郎洞前的汉代石麒麟图像门墩
在河南南阳汉画*笔者注:鲁山曾经隶属南阳郡,今天鲁山也紧紧连接着南阳市南召县,从这方面讲,南阳汉画亦可视为鲁山的文物遗存。中,即有栩栩如生的牛郎织女故事描绘。如图2,右侧举起鞭子牵着耕牛的是牛郎,其上三星相连者为牛郎星(即河鼓三星*(宋)罗顾:《尔雅翼》第十三卷:“涉秋七日,……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见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60页。,汉代以前河鼓三星被称为“牵牛”,而织女星则是鼎足三星,所以在汉代画像石里织女、牵牛身旁都有星宿图案),左下角,有四星相连成房子形状,内有一女子跪坐,即为织女,中部为白虎星座,左上角七星相连环绕一兔者为毕宿,此画表明此时牛郎织女传说在汉代已经广泛流传,这也印证了牛郎织女在伏牛山地区早期的传说历史。汉画石像在两汉时期,多装饰于墓室内壁,以石为底板,以刀代刻笔,由于石材坚固且保存于地下,能历千年而不朽,不仅仅发现于南阳,在中原亦发现于洛阳、新郑等地。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便发迹于南阳,后在洛阳建都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鲁山是宛(南阳)洛古道必经之地,传说中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就发生在今天南阳南召县、平顶山鲁山一带*白庚胜、袁占才:《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南·鲁山卷》,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16年,第83页。。
图2 河南南阳汉墓牛郎织女石画像
在鲁山一带,自古以来建瓦房都要在屋脊两端各做一个“龙头”,俗称“兽头”,左右相对,巨口衔脊。关于这种建筑物装饰的起源,孙作云先生解释为,“蚩吻(尾)为龙尾,而蚩尾之制源于蚩尤”,“蚩尤之蚩为蛇,其族为蛇族”*孙作云:《孙作云文集?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研究(上)》,第178页。。
二是“牛抵戏”。牛抵其实源头来自对牛的崇拜。牛抵萌发于秦,而盛于汉,其渊源可上溯到商周时代民间的兽角文化。在初民心目中,牛角是勇敢、力量的象征,在祭祀礼仪、民俗、艺术各个领域,都不乏它的形象。
图3 汉画人与牛斗之牛抵石刻像
三是“牛神——牛王爷”祭祀。文献记载,蚩尤牛首人身牛蹄,头上长有牛角,与轩辕黄帝争战,就由于牛角犀利,黄帝借助九天玄女的力量才将蚩尤制伏。鲁山滍水一带民间早已将蚩尤视为“牛神”,其实也就是对牛的崇拜,即“牛图腾”。鲁山民众农历十月初一上坟祭祖之俗,源于蚩尤忌日。正是因为蚩尤有着牛神形象,两汉魏晋之际,当牛郎织女传说形成时,位于滍水的楚国故地鲁山出现了以孙守义为名的牛郎,将其作为活着的牛神。
鲁山的织女也不是所谓的“七仙女”,而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第九个女儿,故称为“九女”。这个九女的前身则是九天玄女。黄帝与蚩尤争战,长期难以制胜,遂采用“九天玄女战法”擒杀蚩尤。神话传说或明清话本、民间艺人传唱中,九天玄女原是早期女神魃,后来演变成为人身鸟首的玄女,又因为除暴安民有功,被玉皇大帝敕封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并且成为王母娘娘的属下、特使,传说曾经帮助黄帝杀死了蚩尤。传说女神魃之后不能再回天庭,就留在了地上过凡俗的生活。汉魏晋时期,牛郎织女传说成型,九天玄女演变成为王母娘娘的九女儿下凡,与牛郎相配成婚,成为织女。
中原牛郎织女传说集中在古应国故地,即今鲁山县辛集乡鲁峰山(当地人俗称“鲁山坡”,又称“露峰山”),位于鲁峰山南麓的牛郎洞、西南侧的孙义庄则传说为牛郎故里,西面山坡下山涧小溪流旁的织女谭、山顶瑞云观的牛郎织女洞,构成牛郎织女“七夕”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河南省鲁山为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里,牛郎活动的遗迹就在鲁山县城东9公里处的鲁山坡及其周围。而与织女有关的遗迹有鲁山坡九女潭、九女山(即九女峰)、九女洞三处。这里有许多文化遗迹支撑着鲁山县传之久远的牛郎织女传说。
九峰山峰顶遗迹现有祖爷庙、仙女洞。九女洞(如图4),在鲁山坡西30公里处的朝阳观山上部,海拔434米,洞可以容纳3000人左右,有清代九女洞庙碑记石刻。鲁山坡顶瑞云观初建于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有天爷殿,殿内主要祭祀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另外有一组约一米高的小型泥塑群像“牛郎织女全家福”(见图5)。织女坐于黄牛背上,一手扯儿子,一手抱女儿;牛郎头戴斗笠,手持鞭子,护立近旁。
图4 鲁山九女洞
图5 祭祀牛郎织女塑像
鲁峰山附近过去盛产柞蚕,用柞蚕丝织成的绸缎,叫“鲁山绸”,人们传说是织女的能工巧手技艺,传说“天蚕吐丝,仙女织绸”。1994年版《鲁山县志》说:“历史上有名的丝绸,质地优良,借鲁峰山牛郎织女传说称鲁山绸为‘仙女织’。”明代嘉靖年间《鲁山县志》作为鲁山现存最早的一部志书,即有“牛郎洞”的记载:“牛郎洞,在瑞云观下半山,面南,内立牛郎神,民间凡马、牛生疾者,祈祷有应。”“九女(传说织女为玉帝之九女)谭,在县东北十八里鲁山之下,谭上有九女、龙王庙。谭不加深,岁旱祈雨立应。”*鲁山史志办公室据宁波天一阁藏明嘉庆三十一年(1552年)刻本影印件翻印500册,1995年内部印制,第13页。
图6 九女星神碑
三、鲁山牛郎织女传说的习俗演变与文化保护
鲁峰山自古就养殖耕牛,并且是毛色纯黄、体质强健的大黄牛。孙义村人虽然养殖耕牛,但是从不宰杀,牛死后亦不食其肉,而是掩埋躯体*笔者注:中原一些地方也有传说老牛死后,嘱咐牛郎吃掉其肉的不同情节。如老黄牛临死前对牛郎说:“我死后,我的肉你们吃了,把我的骨头刻成纽扣卖掉,把我的牛皮保存好,有一天你有急事就披起它”。见张振犁:《中原神话通鉴》(第三卷),第809页。。相传因为家族的祖先孙义(孙守义)是放牛郎,终年以牛为伴,从古到今孙义村留下的族规,对牛要尊崇、敬奉,只能喂牛、用牛,不能杀牛。即使是牛因老病而死,也只能挖土掩埋,以寄哀思。尤其是传说牛郎相伴的老黄牛最有仙气,是来自天庭的神牛*笔者注:靠近鲁山县的许昌襄县民间传说中就讲述说老牛是原来是天上的龙,因为违反天规受到惩罚,被贬下人间。,它能够预知天上人间即将发生的祸福,还会对牛郎说话,也曾多次救过牛郎,老黄牛保护了牛郎免遭虐待,还促成了牛郎与织女天上人间的姻缘。在习俗上,每年阴历正月初一和正月十六早上,孙氏族人都要把煮熟的饺子放到牛槽里送给牛吃,以表敬意和感谢,这也同时是敬奉先人的意思。
习俗延续到今天,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乡鲁山县辛集乡现在已经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葡萄种植基地。人们传说,七夕佳节之时,人间女子若在葡萄架下凝神静气可以窃听到牛郎织女互相倾述相思之苦。每家都在葡萄架下摘下最大最亮的早熟葡萄来供奉祖先的神灵,也为家人祈求福祉,希望牛氏祖先牛郎保佑后世子孙幸福平安。
鲁山人把七月七叫做“尝鲜节”,把牛郎故里盛产的葡萄、石榴、血桃等都拿来供奉在九女庙神桌上,进献先人。七夕之夜,九女庙堂挤满了女士,男士很少。庙里安排有被子,人们坐在一起,相互传唱着不同的民谣,有的有文献依据,有的是口耳相传,还有的只是根据故事的影子,演唱者现场自编自唱。
鲁山民俗还有在七夕乞求子嗣的传承。“乞子”在当地又称为“乞小孩”“许小孩”“祈小孩”。是把放置织女像前的吉祥物泥塑小孩拿一个揣回家,拴上红线,放在床上,待妇女受孕生育,至小孩满月或百日之内,再把吉祥物奉还到九女庙。这种小孩有泥捏的,也有瓷的,又叫做“摩诃罗*笔者注:宋元时代用来指每年中元节七夕乞巧供奉的小泥人。又作“摩睺罗” 或“摩合罗”。”或“神玛”。神庙里还培育有数碗豆苗芽儿,是专为七夕乞巧的少女们准备的。有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等等,也有少许用白菜芽种子的,种子要提前几天种上,估算好萌发时间,以便节日刚好使用。有的习俗是用碟子在九女潭舀了水,取七或九颗豆芽,放在水面上,在日影下看其造型,影子造型有莲花、蝴蝶、针线等说法,并有各种隐喻或预兆,预测乞巧的少女将来是愚蠢或聪明等。旧时七夕女儿节,都要到九女潭取圣水,沐浴净身,洁肠胃、清心肺,消灾祈福,还要把圣水带回家倒在缸里或井里,以备常年饮用。
七夕佳期,历来是乡间庙会演唱牛郎织女故事的盛会。举行活动时锣鼓喧天、礼乐齐奏,寓意迎接牛郎回归故里。民众祭祀牛郎、赛山歌,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美满生活的向往,也传颂着牛郎织女千古不变、历经磨难的动人爱情故事。敬献五谷圣水、呈奉酒水,程序繁多,场面隆重而庄严肃穆。民众们自发汇聚到村头的孙氏祠堂,祭拜他们的祖先——“牛郎”孙守义,并祈福孙氏家族儿孙兴旺、富贵绵长。这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即庙会山歌演唱、戏曲演奏,从来不看《天河记》。因为孙氏后裔认为,《天河记》里面的故事情节对他们的祖先牛郎织女不够尊重。牛郎是自己家族的始祖,由演员扮作自己的祖先在舞台上偷看仙女洗澡,偷走仙女衣服,又在鹊桥上夫妻缠绵,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原人看来,不成体统,有辱斯文。鲁山民众演唱了许多关于牛郎织女的戏曲,如《老牛说媒九女谭》《小义分家》《王母娘娘划天河》《牛郎织女会鲁山》等。笔者曾经亲耳聆听过鲁山县曲协主席乔双锁先生的演唱,也正是有了这样钟情民间文化的艺术家,牛郎织女传说才得以代代相传。
图7 省级传说传承人许四妮祭祀牛郎织女
孙义村目前仍然保留着三间清代建筑“牛郎祠”,每次祭祀活动举行时,先鸣炮演奏礼乐,然后敬献五谷,由族中长者沐手上香,众人施拜祖礼、敬酒、宣读祭祀文。祭词曰:“天地玄黄,神人开疆。吾祖根深,天子文王。讳言守义,开辟鲁阳。初居岩穴,鲁山南岗。龙潭显灵,九天姑娘。男耕女织,邻里相帮。辟地万亩,养蚕植桑。五谷丰登,满山牛羊。耕读传家,儿孙炽昌。今开盛世,和谐八方。诚告吾祖,伏维尚飨。*《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河南鲁山》编辑委员会:《中国牛郎织女文化之乡·河南鲁山》,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另外,还有农历二月二日祭祀先祖及二月八日牛郎“天生日”。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初八是牛郎辞别人世、飞上天穹的日子,孙氏族人名之为“天生日”,因此,孙氏家族后世子孙年年要在孙氏祠堂祭祀牛郎。
七夕穿针乞巧与投针验巧、喜蛛应巧等风俗,本来另有来源,后来与牛郎织女传说联系到一起。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人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等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梁)宗懔.《荆楚岁时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4页。在鲁山习俗中,则是女子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面对月光迎风穿针,细线穿进针孔谓之得巧。投针验巧是穿针乞巧的变体,源于穿针,又有所变易,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七夕在乞巧之时,自然也会祭拜织女。村中少女、少妇预先和朋友或者邻居邀约,人数少则三至五人,多则十余人,于七夕之夜聚集在一起。筹备仪式的时候,是在月光摇曳、光影绰绰之下摆上桌案,上面放置香茗、清酒、时令果蔬、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预备鲜花若干,外束以红纸,插入花瓶中,花前置一小香炉。这颇有点西方阿多尼斯祭祀的模样,提前种植好阿多尼斯苗圃,“妇女在花盆里面放上小麦、大麦、莴苣、茴香以及各种花卉,并照管八天,……八天终结时就把植物和阿多尼斯的偶像一起拿出去”。*[英]J.G.弗雷泽:《金枝》(上),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七夕乞巧事前约定的女子,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来到主办人的家里,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边吃花生、水果,一边面对天上的织女星座,默默地念叨自己的愿望,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迷人或者找到梦中的白马王子、少妇希望夫妻恩爱、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默祈祷,此活动一直会坚持到夜阑始散。
祭祀活动往往也伴随产生大量的民歌民谣。鲁山牛郎织女的民歌和民谣内容丰富、很有特色。它们有的像童谣,有的像山歌,诙谐逗俏者有之,训诫劝人者有之,总体上内容以劝善祝福为多。鲁山民歌也多山野小调、祭祀祖先之类,以歌颂牛郎织女爱情、祖上功德,以及歌颂家乡、美好生活等为主要内容。形式有合唱、对唱、歌舞等。还有一些似歌似谣、似唱似说的节目,这是由鲁山的方言、生活环境、劳动方式所决定的。如民谣《牛郎织女》:
……
女:人间有个鲁山坡,山青水秀牛满坡。 天女下凡云头望,看见了那牛郎哥。
……
男:大浪河泉莲花潭,仙女出浴尘不染。 牛郎探看为哪般,九姑娘的红衣衫。 九姑娘花为谁开,妹妹我是为谁来。
……
(据笔者记录,省级民间故事传承人许四妮所唱)
还有民歌《九女谭》《织女为牛郎编扫帚》、鼓儿词《牛郎洞住牛郎仙》、河南坠子《牛郎织女会鲁山》、民间戏曲《天河记》(民间传抄本)和《鹊桥一梯》(郭增立收集整理本)等等。
应该看到,鲁山为北方平原少见的山区,境内山岚起伏,在20世纪中后期开山修路之前,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也保持了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状态,民歌民谣、歌舞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与庙宇、祠堂等物质文化构成了今天本真的牛郎织女文化传承。在这一方面,当地政府做了许多文化保护工作,在鲁峰山牛郎织女传说遗址恢复、维护古代的元武塔、瑞云观、牛郎洞、九女谭,建立了“鲁山坡瑞云观牛郎织女文化遗址档案”,在瑞云观、牛郎洞、孙氏祠堂三处均树立有醒目的碑刻,并刻有铭文。设立了“中国鲁山牛郎织女文化节”,创建了“牛郎织女文化园”,多次举办“七夕情缘、爱情圣地”庙会,2010年、2016年先后在鲁山举行《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和《相思鸟》特种邮票首发仪式。下图8即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的样式,艺术地展示了传说的故事内容,四枚邮票分别命名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勾勒出故事轮廓,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民间艺术家还有泥塑(图9)、剪纸(图10)叙述着自己心中的牛郎织女传说。
图8 2010年鲁山《民间传说——牛郎织女》邮票
图9 泥塑:老牛托梦
图10 鲁山民间剪纸艺人李福才作品:喜鹊相会
2018年鲁山县还邀请新锐歌手周深录制《牛郎织女》歌曲,已经在2018年10月由中国文联在北京隆重推出。这无疑会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促使人们更深入地研究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传说故事。丰富的民俗活动,打破了传统文献研究资源枯竭的困境,实地的田野调查与活形态研究才具有别开生面的意义*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述评》,《文史哲》2008年第4期。,研究内容上发掘有新材料,但也呼唤着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创新与变革。
四、结论
伏牛山地区牛郎织女传说滥觞于古代中原较为发达的农业文明。生活在鲁山的蚩尤,作为氏族与部落的酋长,具有牛的形象,孕育产生了最早的牛郎。秦汉之际,农业走向发达成熟,古代牵牛、织女二星宿就演变为人间会耕田地的牛郎与天上会织布纺纱的仙女下凡来人间相爱,进而回归银河两岸这样聚散离合的凄美爱情故事。古代中原文化发达,鲁山作为蚩尤故墟,形成了对牛的图腾与崇拜,产生牛郎织女传说并成为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圈的核心区域,对周围的河北、山东形成辐射性的影响。
伏牛山地区牛郎织女传说有许多文化遗迹留存,如洛阳汉画、南阳汉画、鲁山当地的出土玉蚕以及碑刻、庙宇塑像等等,都说明千百年前就已经广泛传播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同时新的民间习俗如祭祀牛郎织女、庙会演唱也带着中原文化的鲜明印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新的社会风貌。民间艺术家的剪纸、泥塑更带来传说传承的新方式,演绎着亘古不变的爱情传奇,使我们的文化具有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