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敬苍水馆曲谱》稿本考略
2018-12-05张玄
张 玄
上海图书馆所藏民国亦安氏稿本《敬苍水馆曲谱》,不见著录,亦未见前人有所提及。该书收录戏曲作品四十一种,且附有工尺谱,作者又对部分作家的生平事迹和曲作进行了介绍,为我们了解明清以来昆剧演出以及考订明清戏曲家的戏曲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笔者不揣谫陋,对此谱的版本内容、徐复祚《东郭记》和《金不换》及其价值进行初步的研究,以就教于学界方家。
一、《敬苍水馆曲谱》版本及其内容
上海图书馆藏民国间亦安氏辑录稿本《敬苍水馆曲谱》四十一种,二十八册。半叶三行,行十字,小字多行,字数不等,四周双边,版心下题“敬苍水馆”,绿丝栏。第二十六种《伏虎韬传奇》,使用无格纸抄录。原书尺寸:高27.5厘米,宽15.2厘米,版框高15.8厘米,宽11.4厘米。钤有“亦安所有”朱文方印、“敬苍水馆”朱文方印、“亦安眼福”朱文方印、“亦安”朱文长方印等。该书无序跋及总目录,每册封面有墨笔题写剧名、作者以及所选剧目。书中部分曲本前有亦安题识,内容是对戏曲家生平事迹以及创作的介绍。落款时间分别为:“庚申九月”、“庚申季冬”、“辛酉新春”。“庚申”、“辛酉”应为民国九年(1920)和民国十年(1921),可知此谱的编纂时间应该在这两年之间。“亦安氏”生平事迹不详,其在民国五年(1916)校刊过吴梅所作《落溷记》,题“长洲张氏敬苍水馆”,故知此人姓张,为苏州长洲人。
《敬苍水馆曲谱》共收录传奇作品四十一种,大部分都是节选数齣,只有《铁冠图》和《一捧雪》两种是辑录全本。此谱收录的作品除《伏虎韬传奇》一种以外,均带有工尺谱。从所收剧作来看,与程砚秋玉霜簃所藏戏曲抄本颇为相似,可能是明清以来昆剧演出本。因为此谱所收曲本和亦安题记具有较高参考价值,也为了下文的讨论,故将此谱内容以表格形式叙述如下:
种数剧本名称作者所选剧目题记1療妬羹清宜兴吴世渠先生撰2火焰山3一种情明沈伯英先生撰4牧羊记明无名氏作小逼、遣妓、大逼、牧羊、望乡、告雁5铁冠图(上)询图、探山、营关、捉闯、缴令、对刀、拜恳、别母、乱箭、借饷铁冠图(下)观图、撞钟、分宫、守门、杀监、煤山、归位、刑敲、刺虎、夜乐6满床笏龚司冠门客作陛见7望湖亭明沈伯英先生作照镜8还带记明沈练川先生作别巾9偷甲记钱塘李笠翁先生作盗甲10洛阳桥吴县李玄玉先生作下海11醉菩提吴县张心其先生作嗔救、伏虎、醒妓、当酒、佛图先生讳大复,字星期,又号寒山子,江苏吴县人。所作曲有十六种,此外尚有《如是观》《海潮音》《钓鱼船》《天下乐》《井中天》《快活三》《金刚凤》《懒镜缘》《芭蕉井》《龙萧会》《双节孝》《双福寿》《读书声》《娘子军》等,今皆不多见矣。庚申九月亦安记。12十五贯吴县朱素臣先生撰女监、见都、访鼠、测字先生讳显祖,字义仍,江南临川人。万历癸未进士,除南京太常寺博士。箧中所藏多世不常有,已至千余种,有《太和正音谱》所未载者,比向其佳处,则一一能口诵也。卒后其第三子,好讲学,取其所续《紫萧》残本记词曲未行者,尽付一炬,世称惋惜,此本不啻吉光片羽之一也。辛酉新春,亦安记。13单刀会元关汉卿先生作刀会14祝发记明长洲张凤翼先生作渡江15昊天塔吴县李玄玉先生撰玉台16马陵道元朱世凯先生作孙诈17宝剑记明章丘李伯华先生撰夜奔18四弦秋铅山蒋心录先生撰送客
由上表可知,《敬苍水馆曲谱》的内容是颇为丰富的,也含有前人未曾注意过的新材料。特别是书中所收录的徐复祚《东郭记·仲子》以及亦安氏题记中提到的《金不换》,无论是对徐复祚的研究还是戏曲史的认识,都不无助益。
二、徐复祚《东郭记》以及《金不换》作者
《敬苍水馆曲谱》中收录徐复祚《东郭子》中《仲子》一齣,此剧为全谱的第三十六种。此册封面墨笔题为“东郭记明徐复祚先生作”。该书收录徐复祚剧作共有两种,另一种是我们所熟知的《红梨记》,在此剧前有亦安氏墨笔题记,云:“先生外号‘阳初子’,又字‘破吝道人’。因族中有二侄子:一为守财奴,一为败家子,乃作《金不换》、《一文钱》二剧警之,此外尚有《宵光剑》、《梧桐雨》、《东郭记》等,然皆少见也。辛酉新春,亦安记。”据现有资料,徐复祚创作的戏曲作品有《红梨记》、《宵光记》、《投梭记》、《一文钱》、《梧桐雨》等,不见有提及《东郭记》者。但徐复祚的著作散佚颇多,各家著录不一,有所疏漏在所难免。另外,从《敬苍水馆曲谱》全书内容以及亦安氏题记来看,作者误记或凭空捏造的可能性不大。清焦循《剧说》云:“近伶人所演《陈仲子》一折,向疑出《东郭记》,乃检之实无此事也。今得杨升庵所选《太和记》,是折乃出其中,甚矣,博物之难也。”*焦循:《剧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6页。明代戏曲家孙仁孺创作的《东郭记》在后世最为知名,笔者初见此本时也怀疑是否为抄录孙作而误题作者。但孙氏《东郭记》中显然没有《仲子》一齣,而且通过细读内容会发现,此齣虽然保留了孙作中“陈仲子”这一人物角色以及“吃鹅”一事,但其在故事情节、立意、风格等方面均与孙作迥异。而焦循所说的《太和记》应为明许潮所作,此剧全本已佚,今存散齣,收录于戏曲选本中。其中,《群音类选》收录有《公孙丑东郭息忿争》一齣,亦述此事,但同样在风格和情节上与《仲子》有所差别。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典》中《太和记》一条云:“今昆剧存有未刊折子戏《仲子》,题《太和记》”*齐森华、陈多、叶长海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38页。但因撰写者未注明出处,我们尚不知道这部未刊折子戏与《敬苍水馆曲谱》中收录的是否为同一部作品。因为此齣篇幅较短,且对我们的考证至关重要,故将其转录如下:
五了咳咳咳,耕牛无野草,仓内有余粮。学生陈仲子,早间城内探母亲,我母有爱子之心,杀鹅肉与我吃,我想必是吾兄任上之赃物,不免寻个僻静之处,哇而吐之。(凈上)今儿吃得太发了,想是要吐吐吐。(付)吐吐吐。(凈)我在这里吐,谁在那里学我?(付)吐吐吐。(凈)凭你真大贵也,要吃我一拳头。(付)啊呀,啊呀!是谁把学生打这一拳头。(凈)够他受用了。(付)吓!这是齐人。吓!此人凶煞煞,不免打大路而避之。(凈)我打大路而接之。(付)我从小路而走之。(凈)我从小路而碰之。(付)齐老先生,学生走大路,你也走大路。(凈)我也走大路。(付)学生走小道。(凈)我也走小道。(付)两条道,老先生莫非要霸道乎?(凈)我便霸道,你便怎么着?(付)咳。(凈)我道是谁,原来是陈仲子,这饿殍!(付)齐老先生,学生开口老先生,闭口老先生,怎么骂我学生是饿殍?(凈)怕不是么?(付)我便回你一句。(凈)使不得。(付)乞儿待如何?(凈)我与他取笑他,到掘起我的根来了,当真个过来罢。(付)吓吓吓!(凈)我这乞儿比别不同。(付)乞儿罢了,有甚不同?(凈)我一日之湌,够你一生之用。(付)你千日之臭怎比得我百日之香。(凈)你背母离兄,全无天理。(付)你欺妻诳妾,哪是人伦。(凈)你编蒲芦,打草鞋,甘下贱的营生。(付)你拿木碗,执竹杖,最丑陋的形态。(凈)拾烂李子充饥,与蛴螬虫争食。(付)你讨祭酒入肚,与魍魉鬼争脏。(凈)身边并无半文拉丢。(付)嘴上油腻到有一寸之厚。(凈)我不信,刮下来,瞧没有一寸厚,只得五分,该你炒豆腐脑子吃了罢。(付)肮脏,肮脏!(凈)你避居于陵,好似缩头的蚯蚓。(付)你求食东郭,浑如延颈的鹭鹚。(凈)你何斯文,定是单瓢之徒。(付)你真横行,毕竟招祸冥莫。(凈)冥莫,冥莫。放你妈驴子的大布!(付)到要请问老先生,“布”者何也?(凈)布,吓屁。屁吓,布吓。放你妈驴子的大布!(付)吓哈!原来此人学问,有一屁之谈乎?(凈)陈仲子。(付)老先生。(凈)我说你不过,和你赌打。(付)吓!要打,请问老先生还是文打呢?还是武打呢?(凈)打有什么文武?(付)自然吓。(凈)文打便怎么样?(付)文打,戴了巾儿,穿了衣服,你一拳,我一脚,谓之文打。(凈)武打怎么着?(付)武打,除了巾儿,卸了衣服,乒乓劈啪,劈啪乒乓,为之武打。(凈)如此和你打了半文半武。(付)怎么半文半武?(凈)你便脱了衣服,我便不脱,可不是半文半武。(付)这也使得。咳!遇文王施礼乐,逢桀纣起干戈。(凈)早知今日睹打,该吃大力丸来。(付)早知今日候打,该吃上清丸来。请教老先生谁先谁后?(凈)打罢了,有甚先后?(付)自然吓。(凈)如此,我先打。(付)吓!老先生要先打。如此,待学生恭而候之。(凈)我打了。(付)吓!老先生,你把拳头略放松些。(凈)做什么?(付)学生怕疼。(凈)站着罢,我打了。(付)啊唷唷!老先生,你的拳头太重了些。(凈)君子不重则不威。(付)往而不来,非礼也。老先生该学生动动手。(凈)你打罢!(付)老先生,学生动手了。啊呀!且住。我这一拳头下去,此人必定呕血而亡,不免挝他一指甲罢,吓老先生,指甲厉害,要招架吓。(凈)吓!你打罢。(付)啊呀!我这一指甲挝下去,此人脊梁上定有一条血槽,想父母之遗体,不可毁伤,不免寻个器械来打他。吓哈!这里有条草棍在此。五粗而竟长,不免去掉些,尽够他受用了。老先生学生打了啊。(凈)你打罢。(付)吓哈!够了他了。(凈)你打罢。(付)学生僭过了。(凈)方才痒痒初初,是你打。(付)学生打了。(凈)分明欺我,搥死这狗头罢。(付)啊呀啊呀!(外上)闲来林下走,却遇路相争。不要动手!吓!你们二人为何在此厮打?(外)你去穿了衣服。(付)是。(凈)老丈听启。
驻飞旗听说因由,骂我嗜酒狂徒,品行低,又道我欺妻诳妾,乞丐行藏,求食充饥,言语讥讪,非所以听告详细。这场羞辱,实难容恕。(付)老先生不要听他。(外)你也讲来。(付)欲吐鹅兮,他踪迹挥拳把我欺,满口胡言恶利,道隐匿于陵,织履又续连余,不羡亲兄弟,听我诉启,这场呕气,实难容恕。(外)二位听了。休论高低,小老从前说与知,岂不闻吹箫伍相,垂钓姜公,各有时际,你们休得多相疑,各自归家,莫相气。听我倍礼,不必相论,一团和气。下雨了,且去罢。(凈)下雨了,去罢,去罢。(下)(付)哈哈哈,看他们见下雨苍忙而去,学生宁可湿衣,不可乱步,五了吓吓。(下)终
此齣内容讲述了陈仲子吃鹅,怀疑是其兄非正当所得,故哇而吐之,被其兄发现,两人发生争执的故事,其本事出自《孟子》。整个故事讽刺意味明显,风格与《一文钱》近似。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徐复祚的同胞哥哥徐昌祚,其兄为官很不检点,徐复祚还曾当面劝告过他,但徐昌祚始终不以为然。对于徐昌祚的为官事迹和劝诫一事,徐复祚在《三家村老委谈》和《家儿私语》中都有具体交代,此不赘言。揆之以理,徐复祚很有可能读过孙仁孺《东郭记》,或许潮的《太和记》。然后借此剧中的人物和部分故事情节而创作了一部新的同名作品。在戏曲史上,对前人或同时人的戏曲作品进行改编和借鉴并不稀见,而且,由《三家村老委谈》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徐复祚对晚明的戏曲创作非常了解,对这些作品的优劣也多有评论,他本人也直接或间接的表达过改编的愿望。而从内容来看,全剧的立意与《一文钱》近似,目的是借此来讽刺其亲族品行的败坏。另外,与《一文钱》相似的是,这齣折子戏在清、民国时期经常搬演于舞台之上,使其广泛传播,并得以保存。
在亦安题记中还提到徐复祚另一部作品《金不换》,对此也不见有其他资料提及过。《金不换》又名《锦蒲团》,全剧二十五齣,讲述了姚彪之子姚英,作为富家子弟,挥金如土,后又改过自新的故事。该剧现存多种旧抄本,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湾“国家图书馆”等均有庋藏,《古本戏曲丛刊》第三集据国家图书馆藏本影印。此剧向来不晓何人所作,现存抄本均不题撰人,《今乐考证》《传奇汇考》《曲海总目提要》《曲录》等著录,亦不著作者姓名。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曲海总目提要》“《金不换》”条注云:“清吴庞撰”,*董康编著,北婴补编《曲海总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1823页。未详何据。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注释因为没有提供直接证据,并未被学界广泛接受,后来在著录和出版此剧时大多数仍作“无名氏撰”。而《敬苍水馆曲谱》以及其中亦安题记的发现就为我们考订《金不换》的作者提供了新的线索。笔者认为《金不换》的作者很有可能就是徐复祚,原因有三:如前所述,《敬苍水馆曲谱》的作者凭空杜撰的可能性很小,一定是有其他材料作为依据。此其一;亦安氏并非简单著录,而是明确说道:“因族中有二侄子:一为守财奴,一为败家子,乃作《金不换》《一文钱》二剧警之。”众所周知,《一文钱》杂剧讽刺其族侄守财奴式的吝啬。而徐复祚家族中确实有这么一位挥霍无度的纨绔子弟,外号“徐三败”,关于此人的事迹,王应奎《柳南随笔》、郑光祖《一斑录》、焦循《剧说》、钱希言《狯园》等均有记载。此其二;从传本《金不换》的内容来看,也与亦安氏题记中的记述完全相符,这也证明了亦安氏所记的可靠性。此其三。综合以上三点,笔者认为《金不换》的作者应该是徐复祚,而关于这部传奇的创作时间,有明代、清代、清末民国三种说法,各家著录不一,由于作者的确定,那么其创作时间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
三、《敬苍水馆曲谱》的价值
亦安氏《敬苍水馆曲谱》收录梨园传本四十一种,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砚秋玉霜簃旧藏戏曲抄本同样,都是戏曲舞台上的演出本,这些剧本对我们研究戏曲史和昆剧演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更为珍贵的是,《敬苍水馆曲谱》收录曲本中,除了《伏虎韬传奇》一种外,均带有工尺谱。工尺谱是历代艺人对于舞台规范的总结,为我们研究昆剧的演唱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正如吴书荫先生对程砚秋玉霜簃藏曲中所附工尺谱和身段谱所总结的那样:“工尺谱和身段谱作为历代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结,先是口传心授,最后才经像曹文澜、陈金雀等文化艺术造诣高的艺人写定,使之成为昆曲演唱和表演的舞台规范。因此,玉霜簃藏曲中带有工尺谱和身段谱的曲本,是昆曲传承和创新的极为宝贵的文献。”*朱强、吴书荫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程砚秋玉霜簃戏曲珍本丛刊》(序言),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敬苍水馆曲谱》中不仅收录了戏曲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剧目,还保存了一些较为稀见的曲本。如《渔樵记》、《慈悲缘》、《东郭记》等,虽然所录并非全本,但吉光片羽,仍然弥足珍贵。特别是明徐复祚《东郭记》和清无名氏《慈悲缘》,据笔者掌握资料,均不见有其他版本,仅依靠此书得以保存。
《敬苍水馆曲谱》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就是作者亦安氏的题记,亦安氏在书中为大多数曲本题写名称和作者,并在部分曲本前介绍了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戏曲创作,这些题记为我们考订元明清戏曲家的创作提供了珍贵的线索。如前面所论述的徐复祚《东郭记》,以往提起此剧,我们一般会认为是明代孙仁孺所作,但《敬苍水馆曲谱》中的题记告诉我们,徐复祚也有过类似的创作。而《金不换》这部剧向不知为何人所作,通过亦安氏题记所提供的线索,经过考证,我们认为此剧很有可能就是徐复祚所作。即便这一结论尚需斟酌,但题记仍然具有启发意义。总之,这两个新发现,具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学术界对于徐复祚戏曲创作的研究。此外,《敬苍水馆曲谱》中收录《马陵道·孙诈》一齣,是根据元杂剧《庞涓夜走马陵道》(简称“马陵道”)改编而来,关于此剧的作者,各家著录多作“无名氏”。但亦安氏明确注明此剧为“元朱世凯先生作”,朱世凯生平事迹不详,此剧是否确为朱世凯所作,还需要更多的资料证实,但亦安氏提供的这条线索同样是颇有价值的。
曲谱,是一种宝贵的戏曲文献,它凝聚了剧、曲作家和历代伶工曲师的智慧,在戏曲发展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曲谱本身同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推动古代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促进了戏曲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历史价值上,曲谱中辑录的大量曲调、曲词与音乐谱式,一方面能反映一个时代某类声腔剧种的剧目状况、演出盛景与观众审美兴趣;另一方面随着声乐的不传、古剧的亡佚,曲谱成为古典旧剧辑佚钩沉的宝库,是我们今天研究戏曲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周维培:《曲谱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页。而《敬苍水馆曲谱》的发现无疑为我们研究明清以来昆剧的演出、演唱和戏曲家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线索,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但书中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考证,有价值的资料还需要深入辨析。希望拙文能有抛砖引玉之用,引起学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