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

2018-12-05谢秀湘

关键词:孔镜椎间腰椎间盘

谢秀湘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江 342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以前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现有年青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症状十分明显,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而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对患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1]。笔者为进一步研究椎间孔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对照性分析,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试验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6.89±3.24)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47.21±3.3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在开始前已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术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术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有必要,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和护理。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为患者安排床位,交代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尽快适应了解医院环境,帮助患者消除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按照医嘱协助患者进行术前各项检查,完成术前相关准备。

1.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室后,认真核对病例相关信息,根据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对于需要进行后入路患者,在患者胸部和耻骨下垫15 cm厚度的软垫,使胸部处于悬空姿势,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于需要进行侧位入路的患者,可将患者置于有腰桥的专用手术台上,尽量打开椎板间隙。术中尽量使患者保持清醒状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变化,若有异常,及时报备医生,保证手术过程顺利。

1.2.3 术后护理

术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尽早安排患者睡硬质板床。尽早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促进相关肢体功能的恢复。锻炼可以从直腿抬高运动开始,循序渐进,过渡至腰背肌训练,刚开始锻炼不宜过量,患者稍感疲劳之后即可休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以及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来判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试验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Barthel指数以及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VAS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以及VAS评分对比(±s)

组别 n VAS(分) Barthe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207.83±2.142.61±1.4245.23±7.5490.23±2.34对照组 207.92±2.233.89±1.2344.65±6.1279.21±4.86 t 0.1844.3090.37812.921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证明采用综合干预护理对应用椎间孔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孔镜椎间腰椎间盘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