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18-12-05孙建
孙建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孙建
(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教育和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具体展现,通过产教融合,不仅仅把学校的课堂搬到了产品车间,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产业价值。更加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队伍,使企业的人才培训机制获得了足够支持。
产教融合;汽车类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
高职院校的汽车类专业的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在一线岗位的工作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竞争力,为今后的工作就业打好技能基础。本文对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培养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出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为企业的生产建设和学校培训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 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培养的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职业类人才培训当中,多数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前期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中后期则是以学校的实验室来提升学生的技能为主要授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和专业技能,但是不难发现。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与一线的汽车生产线上的工作还是缺乏一定的关联性,在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时无法快速适应企业的要求,还要有一定的磨合期,这就给学生融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制约了企业对人才的掌控力度,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也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定压力。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着教学成果[1]。
2 产教融合对高职汽车专业学生教育的深刻影响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和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校企联合办学的新型合作关系的具体展现,通过产教融合,不仅仅把学校的课堂搬到的产品车间,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触到新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也让学生直接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创造了产业价值。更加为企业提供了合格的一线产业工人。可见产教融合是一项合作双赢的发展模式,是教育资源和先进生产力的有机结合,切实能够为国家提供高技术人才,实现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最终实现我国的人才战略。
3 产教融合视角下汽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切合生产实际,增强技能实用性
从产教融合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将企业的一线生成岗位做为学生的课堂,进行授课模式。以产品的生产为最终考核手段,实现了人才培养的终极模式,为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企业提供了良好生存土壤。可见在进行技能培养的阶段,学生能够掌握的都是当前比较实用的专业技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过时,技能的实用性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整体实力,也为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增添了筹码,实现了自我价值[2]。
3.2 促进创新意识的成型
实用性技能,做为学生的宝贵财富无疑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意识的成熟。只有时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为创新的能力的培养提供前瞻性指导。可见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同时,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将创新意识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分享给学生。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对事物的认识程度以及由此形成的对待创新的态度,并以这种态度来规范和调整自己的活动方向的一种积极额生活学习状态。创新意识代表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导向,能够让学生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求、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成为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
3.3 一线工作岗位,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的只有基于实践的技能培训与能力创新才是学生们所需要的。正是基于如此,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所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基于在一线岗位中获得应用技能的支持,针对技能基础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在岗位生的技能经验,使其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并能根据实际生产工作,依据自身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而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该岗位的工作效率,实现工作方式的创新[3]。
3.4 以解决为题为导向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解决不仅要依靠以往的经验来进行,但是不难发现,在面对新问题的的时候,以往的经验和方法都不是特别适用了,这时候就需要创新问题的解决方法,实现对问题的精准定位和把握。不难发现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学生的创新能力,总结经验利用知识进行解决方案的探索,并且不断根据实践来完善解决方案,实现对解决方案的改进,使其在解决遇到的问题的时候能够事半功倍,完成岗位赋予的责任,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
3.5 学校和企业要积极鼓励创新行为,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创新意识促进创新行为的产生,创新行为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学校和企业要积极鼓励创新行为,也许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也许只是一个工艺上的微小改动。无论是多么微小的改进,只要教师和企业负责看到了都要积极的进行褒奖,哪怕是口头上的激励,也能在学生的心中洒下希望的种子,也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内在动力。让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有意的培养学生的自己的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4 总结
总之,要做好高职汽车专业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就要把产教融合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以问题的解决为具体导向,以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作为具体的实施策略。与此同时,学校和企业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恰当的场合提出创新思想,进而完善相应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肥沃的土壤。
[1] 王黛碧.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J].职业技术,2016(10):12-15.
[2] 李欢,高涵,文苗.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4(4):140-143.
[3] 刘月.校企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船舶职业教育,2017(4):9-11.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HigherVocational Automobile Specialis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
Sun Jian
(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Jiangsu Suzhou 215000 )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 refers to a new type of teaching model in which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lated industries are deeply integrated. It is a concrete demonstration of a new type of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 not only the school's classroom has been moved to the product workshop. Make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o access new technical standards and operational specifications, and also allow students to direct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roducts, creating industrial value.
integration of labor and education; Automotive majors; Innovation capa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B
1671-7988(2018)22-277-02
C975
B
1671-7988(2018)22-277-02
C975
孙建(1984-),就职于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研究方向: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
10.16638/j.cnki.1671-7988.2018.2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