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综述

2018-12-05

对外经贸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科技型生命周期融资

朱 琳

(山西大学 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一、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依托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其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2017年,我国政府部门颁布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从而统一了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标准。科技型中小企业应符合“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职工总数不超过500人,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资产总额不超过2亿元。对于科技人员比例、研发投入、科技成果三项评价指标达到相应要求或持相应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企业”。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关于传统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相关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科技型企业因其轻资产、技术转化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导致其获得贷款的途径匮乏,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发结果无法落地,阻碍了其更高实际价值的创造。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机制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赵晓雷(1999)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有效融资的共性原因在于其资本和抵押品不足。王竞天等(2001)与秦汉峰、黄国平(2001)的观点相一致,均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限制因素有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整体融资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单调且机制不健全。刘瑞波(2006)则通过对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进行研究,认为企业融资观念落后及融资方式单一导致其融资效果不尽如人意。马平(2008)指出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性很强,但其研发成果具体估值较难,从而降低了其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支持的可能性。黄孟复(2010),韩刚(2012)以及张秋东,李惠青(2016)均认为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更倾向于投向大企业。石慧(2010)在其研究中指出银行鲜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主要原因使风险收益错配。马润菲(2014)与奚宾(2016)从政府角度出发,指出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已有政策支持体系不够丰富且实际运用效果不理想。尚庆军(2014),王美彦(2015)等学者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信贷配给不合理,也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对策,费腾(2012)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科研技术优势,拓展质押信贷融资模式,加之担保租赁等模式来丰富间接股权融资市场。金晟(2012)进一步提出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专门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业务的科技支行。赵雅敬(2014)从互联网金融角度指出,较为成熟的个人网络借贷的发展经验,可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丰富融资渠道所借鉴。张争美(2015)认为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创新微型信贷服务品种与流程、风险管理、信用评估体系及信贷服务政策来缓解融资现状。张秋东,李惠青(2016)认为可以加快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评估与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激励这些企业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基础上更大程实现技术的实际应用。陈燕萍(2017)建议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综合运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政府相关支持政策等模式实现高效率的融资效果。董建忠、张涛、于丽华(2017)强调了民间资本的重要性,政府可通过规范民间资本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广阔的选择范围,同时指出该类企业也应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校共同合作,提升科技产品转化为实践应用的效率。宋光辉等(2016)、肖兰华和徐信艳(2017)、蔺鹏等(2017)提出了缓解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路径,即互助联合担保与投贷联动等。齐岳等(2017)也认为完善投贷联动模式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叶莉等(2017)创新地提出了复合联保融资模式解决融资困境。李瑞瑞(2018)指出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意愿强烈,可融资模式相对较单一,企业应结合自身所处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匹配的融资模式。徐海龙(2018)则主要从建立覆盖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政策支持机制角度进行研究。朱媛(2018)在其研究中提出可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系统来创新融资机制,同时强调了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性。高晓燕(2018)则从保险服务角度提出创新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帮助其更好地管理各类融资风险。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学者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早于国内,通过相关的实证分析,形成了具有应用价值的企业融资理论,其中对企业的融资顺序和融资方式的分析也较为丰富。

Weston和Brigham(1981)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中又将成长期细分为三个阶段。他们指出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融资模式。Udell(1998)在其研究中提出一个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来进行匹配,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Myers and Majluf(1984)认为企业一般会按照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的融资顺序来进行融资,这在其啄食顺序理论里有所体现。Liu J.Y.(2008)同样认为企业融资的优先顺序首先是内源性融资、其次是银行信贷、最后是股权融资。Weston and Brighan(1981)与Kazanjian(1988)的观点一致,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模式也会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而更新,每一阶段都应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来匹配其需求。企业生命周期这一概念的应用在Adize(1989)关于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中也有所涉及,并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发展与衰退两大阶段。Mallick and Chakrabory(2002)则认为融资需求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其所处行业、企业发展阶段和组织形式不同。

Stiglitz and Weiss 等(1981)认为企业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剧了其融资窘境。大型银行因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易获取,因而更倾向于给大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Latimer Asch(1985)则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边际成本高而难以满足其融资需要。Latimer(1995)则主要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指出其由于轻资产、规模不大、科技产品估值困难等原因导致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足够融资。Berger and Udell(1998)在其研究中发现个人投资、银行贷款及商誉质押是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Thorsten Beck(2003)分析指出担保、租赁等模式可以促进企业外部融资渠道更加丰富,从而更大程度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Laconic(2007)提出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融资需求。Miguel Meuleman,Wouter De Maeseneire(2012)从政府补贴角度分析了科技型小企业的融资状况。其研究指出许多国家将大量的公共资金用于研发,以缓解小企业创新项目的债务和股权缺口。同时,能够获得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说体现其公司价值与良好信誉的窗口,因此更容易获得长期融资。Neil Lee,Hiba Sameen,Marc Cowling(2015)重点研究了英国中小企业在不同经济周期的融资状况,研究结果指出科技型企业本身很难获得融资,在经济危机时期,这一难度显著提升,尤其是绝对信贷配给状况堪忧。三者认为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的结构不够合理,从而很大程度限制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获取。Ibidunni和Kehinde(2018)以尼日利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融资策略、创业能力和业务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指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风险资本与企业捐赠的融资方式有效提升其公司收入。同时,这些企业还可以依靠创业能力的提升来增加获取融资的机会。

三、总结及研究展望

综合国内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相关探讨,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都主要侧重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融资方式及效果、信贷融资影响因素及融资建议及对策方面。在我国,由于金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约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因素等原因导致其融资渠道不通畅。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过程中,关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对融资机制选择的指导与影响的相关研究甚少,大多侧重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的分析,因而使其融资困境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更为细致地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来创新符合其每一阶段特点的融资模式变得尤为重要,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显得更为迫切,以丰富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选择,从而更有效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经济更加高质量的发展。

猜你喜欢

科技型生命周期融资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