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8-12-05魏砚秋

北方经贸 2018年6期
关键词:会计信息环境保护责任

魏砚秋

(江西财经大学,南昌330013)

一、环境会计的内容

(一)定义

环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这里的环境是广义的概念,结合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目的是为了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以提高社会整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计量记录与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等成本费用,同时又考虑了环境维护和环境开发形成的效益,从而评估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

(二)产生背景

环境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们开始着手研究“经济”与“环境”这两辆马车齐头并进的问题。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的发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1993年,罗布格雷《绿色会计》一书的出版,奠定环境会计的研究基础,确立了环境会计的基本框架。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此后各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建立本国的环境会计体系。2001年6月,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环境会计研究迈入了新的阶段。

(三)发展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愈发激烈,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环境会计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它指导自然资源耗用核算,控制资源的配置。将环境会计应用于对经济发展和效益的评估,既实现经济效益又实现社会效益,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企业绿色经济的发展。环境会计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到国外投资,环境会计的应用有助于我国企业适应国外对环境保护和环境信息披露等要求,向外界展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我国企业的优势,促进企业潜力的迸发。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环境保护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企业成立以获得投资收益,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然而,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利润的最大化,应该是企业在保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股东赢得更多的财富。当下,频频报道的企业污染新闻牵动着社会公众的神经,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我国公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寥寥无几。环境会计的应用将会导致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本增加,但这并不能成为企业躲避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借口。企业只重视经济的发展,对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忽视生产造成的污染,不利于我国环境会计的应用与发展。

(二)缺乏相应的理论与法律作为指导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指路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进行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环节。目前我国在环境会计实务工作中缺乏专门的准则指导,导致环境会计的相关工作无法充分地展开。我国针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更新速度无法与实际情况相匹配,实务操作无法统一规范,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空白点较多,也只有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中有两处涉及到环保问题。没有扎实的理论为指导标准,造成我国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落后于西方国家。

(三)实务操作缺乏固定统一的形式

我国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允许企业只要与信息使用者做决策有关的环境数据信息,都可以披露。企业可自行决定采用会计环境信息披露的形式。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用货币计量,也可以采用实物来计量。披露的方式缺乏固定统一的形式,不利于企业之间实现会计环境信息可比性的目标。

(四)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到位

环境会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目的不再是单纯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与经济效益,而是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协调绿色经济发展。环境会计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仅靠企业的自觉性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保证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政府应加强管理监督的力度,利用强制力量促使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然而这是当前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会计过程中所缺乏的。

三、对策建议

(一)政府需发挥对环境信息披露监督的作用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环境保护引入环境会计,会增加环保资金的支出,减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利润与环境保护的责任形成明显的矛盾。企业不会主动如实披露履行对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相关内容,因而需要政府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引起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确保信息披露的公允性、一贯性和合法性,进而满足社会公众对企业信息披露全面性的需求。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对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的企业绝不姑息,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使企业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准则与制度

会计准则是实施会计工作的基础,完善会计准则,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使得环境会计的工作有法可依。加强对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解决成本确认、计量等基本问题,让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步入统一规范化,更具有操作性。制度与准则约束引导作用的发挥与释放,需要强制性的制度和明确的责任主体作为后盾。我们不仅需要健全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准则,企业在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各企业可持续目的的制度,还需要加强规范本身的强制性。

(三)加强企业履行环保责任宣传工作

提高企业实践环境会计的积极性,有利于理论与实践逐步接轨,在实践中反作用来推动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权利与责任相互统一是环境会计体制完善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政府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开展社会环保工作。企业作为社会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主体的一员,要明确自己履行环保工作的责任。政府与相关环保部门要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通过互联网、电视广告或者发放宣传册等手段使企业认识到环境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以公众的压力促使企业自觉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四)学习国外环境会计发展的经验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开始,就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企业环境信息。在国外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除了加强企业环境责任的核算与报告,采用独立的环境报告书以外,还会结合单独的立项环境报告书,全面披露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环节中环境会计信息数据。美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主要针对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其形式以公司发布的单独环境报告为主。我国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环境会计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情况,取其精华,制定符合我国的固定、统一的环境报告格式,推动我国的环境会计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着眼于当下巨大的经济发展浪潮,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实行环境会计不仅是实现传统会计发展的新高度,还是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目前,我国环境会计领域处在发展不成熟的阶段,需加快制定相关的准则与制度,提高企业环保的意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牵扯到企业的环保责任,又涉及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我们需充分结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学习国外优秀的经验,探索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方向,共同促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水平。

[1]郑 玲.环境会计:历史溯源和现实定位[J].财会月刊,2007(34).

[2]徐贵丽.国外环境会计研究:综述、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2011(30).

[3]王 静.关于国外环境会计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分析[J].财会月刊,2014(8).

[4]陈文军,王冯娜.促进中国环境会计发展的建议[J].绿色财会,2011(10).

[5]王桐桐.探析绿色会计现状和措施[J].时代农机,2017(2).

[6]吝丽芳.论绿色会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J].金卡工程,2011(2).

[7]宋运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财会学习,2017(4).

猜你喜欢

会计信息环境保护责任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并购基金体外培育模式下会计信息失真案例分析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责任(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