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访华,策略性做法背后的战略性意义
2018-12-05孟秋
孟 秋
本刊特约评论员
在安倍晋三踏上日本首相7年未曾访问的中国国土的前一天,美国股市出现暴跌,道琼斯和标准普尔500指数均回吐年内涨幅,纳斯达克下跌4.4%,创7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安倍访华和美股暴跌相逢,当然只是巧合。但谁也不会否认,中日关系正在回暖,和美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外交和贸易政策有微妙的关系:美国正在打算和日本重开贸易谈判。有加拿大和墨西哥吞下了对己方极为不利的“毒丸”条款在前,日本亟需做出新的姿态,以加重自身谈判时的砝码。而且,美股暴跌和随后的震荡下行,说明“特朗普增长”可能已经走到尽头,日本需要为自身经济寻找避风港,降低美国发展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安倍访华,自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整体趋势上,中日友好是当前地缘政治发展所需。无论是谁,在这一历史趋势推动下都会需求与中国接近。落在具体变化上,中日关系逐渐改善的趋势在2017年已逐渐显现。中日贸易总额从当年起扭转了过去5年的负增长趋势。日本企业对华的投资也开始由负转正。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双方在产业结构上的互补,成为中日关系改善强有力的粘合剂。此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能够为日本提供更加广阔的贸易和投资空间。本次安倍访华之际召开的第一届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实际上包含着日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为自己开发新市场的目的。当然,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对诚心诚意合作的伙伴向来都是欢迎的。在11月初上海召开的首届进口博览会就表现出了合作姿态。
安倍访华所带来的另外一项成果是重启货币互换协议。双方上一个货币互换协议是在2002年到2013年,数额为30亿美元。本次协议的数额为2000亿元人民币(287亿美元),远超之前。这一协议签署的时间背景在美联储连续加息缩表期间,美元升值导致全球除美国外各国美元资产流失、本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之际。从阿根廷到土耳其已连续出现本币崩盘状况。同时,连续加息让全球经济受损,动摇了美元信用。各国正在试图降低美元对于本国金融和经济的影响力,从而开启“去美元化”进程。中日两国签署约为双边年贸易额10%的货币互换协议,会让美国人感到很不安。
值得注意的是,安倍访华虽然吸引各方关注,但双方事后并未发表公报。这意味着双方的关系改善未能较之从前有质的飞跃。访华更像是安倍一个策略性的做法,未来在他的任上中日关系走向如何还有待观察。但仍需要坚信:经济往来是大势所趋。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之下,在经济上相互合作是抗衡各种不确定性的有效方式。此外,中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所具有的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最终会让有识之士认识到,与中国进行平等的合作,将能够带来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