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年轻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知青形象重塑中的青春意识
2018-12-05吴尧
吴 尧
一、引言
回顾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近半个世纪历史为主题的文学创作,随着知青社会群体命运的起落沉浮,知青文学的书写亦是几经跌宕。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纪念之前的知青文学创作概况,学界似乎形成了一种认可度较高的脉络:首先,它是被绑缚在“伤痕文学”的祭坛上,用悲剧的手法抒写一代知青的苦难和悲情;尔后,它又被凌驾于“英雄主义”的战车上,以悲壮的美学情调净化和升华了那一段 “苦难的历程”;90年代,随着矫情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溃灭,“知青题材”作为一个过去时态的历史而被封存起来。①丁帆:《走出角色的怪圈——“知青文学”片论》,《文艺争鸣》,1999年第1期。作为社会对知青文学乃至知青群体关注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纪念的1998年后,虽然30周年的纪念浪潮余波未了地将关于知青的史料整理潮流推及到了新世纪初期,以知青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创作也未曾间断,甚至在2012年后形成过一波官方提倡主推的短暂热潮,却不得不说,曾经汗牛充栋的知青文学已渐渐沉入忘川。②黃德海:《知青时代安魂曲,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上海文学》,2013年第11期。
早在知青文学书写落潮之前,关于知青形象塑造的议题就颇多争议。80年代知青理想主义的大旗迎风招展,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知青形象被涂抹上了“英雄主义”的浓墨重彩,知青文学创作中充斥英雄主义色彩的知青英雄形象被塑造成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与青春激情和理想主义直接联结。知青英雄主义甚至被认为是知青作家们出于对知青身份的迷恋,走不出知青文学从苦难到青春无悔的预设主题,通过既定的先验观念来反复证明自己“青春无悔”知青情结的情感底色③刘维:《记忆的祛魅与重构——韩东知青小说的叙事策略》,《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时至90年代初,随着新历史主义与新写实主义思潮涌现,知青理想主义的光辉有所暗淡,取而代之的是英雄主义的退场与爱情叙述的失效,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被推至前台。以往以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为底色的知青形象,直面新历史主义由个人视角对集体话语发出的问询,新写实主义以日常生活对宏大叙事进行的分解,乃至对知青叙事另一面农民视角的关注,被更倾向个性化的叙述削弱,被生活的琐碎淹没瓦解,被不同出发点的话语阐释以其他角度打量,定格成知青书写留给寻根年代的模糊背影。知青形象塑造的英雄主义色彩被个体的诉说、生活的琐碎、人性的原欲所解构,沦陷于日常生活的鸡零狗碎,随着高举知青英雄主义的作者纷纷转型寻找新的心灵归宿,90年代以来的知青形象塑造将革命时期日常的个性化体验推上了历史舞台,知青形象的书写开始是从个性化经验与日常化生活的描述入手的。至此,寻根年代背负民族国家、一代人苦难与希望的大写的“人”被缩小成关注个人生活、自我体验的小写的“人”,怀着集体理想主义共名的英雄主义被庸常生活无名的细碎繁琐淹没覆盖,“典型化”的知青形象被冠以“失真”的印象而受到“个性化”的知青经历重塑;上山下乡运动30周年纪念的关注热潮之后,新世纪以来知青文学话语更是大规模退场,再也难以树立起公认程度高的知青形象。尽管2012年前后,官方意欲通过系列电视连续剧 《知青》《返城年代》等再次掀起社会对于知青群体的广泛关注,作为知青理想主义领军人物的编剧梁晓声关于知青英雄主义的经典叙事也在剧中反复咏叹,在社会关注点相对难以聚焦的今天,其对知青形象重塑的尝试也并未引起广泛共鸣。
在知青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知青形象面目日渐模糊的今天,网络作家更的的的作品《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却使得穿越历史迷雾、在生活的废墟中屹立不倒的知青形象重新被发现。更的的通过纯净自然的叙事过程,某种程度上无意识地完成了知青形象的还原与重塑。其笔下的知青形象卸下了多年来历史与文学叙事赋予知青的太多附加属性,被重新还原为纯粹的“知识青年”概念,“知识”是能力、是责任、是思考,“青年”是青春、是求索、是成长。更的的知青形象重塑的出发点是“我来过,我想过,我写过,于是,我来过”①感谢王力坚老师提供更的的老师电邮专访。,落脚点是知青形象作为“知识青年”所具备初具规模的理性,及其扑面而来的青春意识。
二、“国风”叙事下的“思无邪”
长篇知青小说《鱼挂到臭,猫叫到瘦》最初以网络文学的形式呈现于大众视野,在一片喧嚣的新时代杂音中,如同一本淹没已久的手抄本重见天日,在学界引发了关于知青文学久违的讨论与荐读热潮。2011年7月由香港知青出版社出版,获海内外知名学者中央大学教授王力坚、耶鲁大学东亚系教授苏炜、出版人黎服兵等的力荐。②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封底页。大陆版在2012年6月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且于2012年8月18日在北京举行了出版研讨会,相关报道中强调“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张抗抗,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孙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晔等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并发言”,则无疑是从官方角度表达符合“主旋律”的认可。③默耘:《〈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出版参考》2012年第8期下。不得不说,近年来表现文革知青题材的文学作品,几乎同时在海外与大陆地区受到一致认可,是不可多得的。
《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的故事其实很简单:苍茫大地的一个角落里,单有沙粒似的一个村子唤作竹窝里。因为彻底的贫穷或者不讨女人喜欢或者不知道什么的缘故,竹窝里有很多单身男人,单身男人被称为挂屌汉。竹窝里的挂屌汉喜欢和有夫之妇偷情来聊解无米之炊,这种两情相悦的行径叫作“摸亲家母”。④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一。出身旧军官家庭的知青阿毛(丁大成)下乡多年,在山中无老虎的局面下当上了生产队长。阿毛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跟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终于,以一个外来挂屌汉的身份,在成功实践摸亲家母的壮举后,完成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光辉历程。⑤王力坚:《生涩青春——读〈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心得》,《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二。小说没有声嘶力竭的血泪控诉,没有暗无天日的无边苦难,却具备着知青书写独特的标志性意义,它着意书写的是知青时代竹窝里的日常生活、饮食男女和极富浪漫色彩的风俗风情。如果说以往的知青文学是流放者的壮举,是受刑人的悲歌,那么《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就是小儿女们杂碎的吃喝玩乐和性爱体验,叙事真实而悲剧意义不减。面对文学创作向西方套用各种写作方式的潮流,小说更是直接承续中国传统文学笔法,只叙不议,将悲剧意味无形融入于叙述的字里行间。它超越了以往知青文学的意识形态话语,超越了以往对知青生活的痛苦咀嚼和回味,还原为最真实、最常态、最平凡的知青生活本身。①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版,封底页。
小说在“泡生活”中徐徐展开的生活画卷,则不疾不徐、不紧不慢、自自然然、轻轻松松、琐琐碎碎、细细腻腻,②王力坚:《生涩青春,读〈鱼挂到臭,猫叫到瘦〉心得》,《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前言二。充斥着真切、细致、动人的生活气息与纯朴、善良、热烈的人物情感,颇具《诗经》“国风”之古韵。这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纯净书写状态,从传统追溯来看发端于“国风”般的蒙昧朴素,从个体角度而言则源自于年轻人“思无邪”的单纯视角。
国风气息浓厚的独特叙事,其出发点即源自知青群体尚未完全脱离童蒙思无邪的青春意识。在青春的视角关照下,眼前生计的真实到悠久传统的亘古,被年轻人切身经历的生活体验与日益成熟的青春思考贯穿起来,归结于食色男女的永恒主题。知青下乡的生存体验无疑是从经济开始的,竹窝里经济状况的一本账算下来,“两百多亩田,减去自留地、桑田和旱地,种粮食的也就剩了一百七十几亩田,按比较理想年产七百多斤计算,全年产量约为十二万五千斤。实际产量减去征购超购数量,剩下的就是可分配的数量。其中再减去三留的种子粮、饲料粮、储备粮,再减去三金:公积金、公益金、生产基金以及大队管理费,剩下的就是竹窝里人的全年口粮。口粮按八十九人分配,平均口粮每人六百斤左右。三岁以下两百五十斤,七岁以下四百斤。其中百分之十七为工分粮,工分粮大约每个工分半斤。一笔账算下来,今年全队工分总数为一万八千多工,工分值为四毛钱一工。这笔账的实际是这样的。譬如一个四口之家,全年做了……一千工,那么可以分得四百元。扣除两千几百斤口粮、柴草以及零星杂物……大约还能分得现金一百多元”③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没有议论、没有观点、甚至没有主观意识,而在那么真实细致、精打细算的列举中,1975年江南一处二十三户人家、八十九口人的生产大队红头账本却真实地摊开了;看得见算得清的经济账背后,是特定时代下,拨开口号式话语迷雾的生产分配政策本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其实还是全部要听公社的;以粮为纲,多种经营,说到底还是种粮食”④同上,第94页。;而看得如此透彻、冰冷、目的性明确的政策方向背后,出乎意料,却是人性中直面生存、朴素的乐观,“数字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所以竹窝里的人还是生活得十分有劲,除了摸摸亲家母,偶老子昂首阔步地走在人民公社的桥梁上,桥梁前方则当然是共产主义天堂。天堂啊,不是点把点的”⑤同上,第96页。,乃至对究极道义的质朴回归,“世上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种田吃饭是最最要紧颠扑不破的大道理”⑥同上,第440页。;掌握了“归根结底”的生存哲学,祖祖辈辈的生活“想来大概也就是柴米油盐、生儿育女那么几件事吧,竹窝里有什么新鲜事呢,人世间又有什么新鲜事呢,没有的”⑦同上,第307页。。有了这番彻悟,经济条件的变化似乎也只是落入了另一个循环,本质上并无差异,“竹窝里有了电灯,有了电灯竹窝里的人都在努力打菜篮,打了菜篮卖钱,有了钱买米,买了米吃饭,吃饱了饭讨老婆,讨了老婆生孩子,生了孩子再嫁女儿寻媳妇,就这样就这样就这样年复一年”⑧同上,第274页。……以生命热情响应着饮食男女的本质召唤,小说中车水的劳动固化成仪式,“金秋十月,空荡荡的平原上,橙色的阳光照着千万个蓝色的河流池塘,那是收获过粮食的田野,是繁育得精疲力竭的土地,喊双的声音拔地而起,如同一根银线高高地在大地上游走盘旋,仿佛金属刮削一般刺透着你的鼓膜,载着数百万年生命的感恩,向着遥远的苍穹呼唤膜拜。车水是很累人的,所以车水是无所顾忌的。在夏天,则可以浑身精赤……十分亘古、原始、本质、动人”①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页。,车水喊双的余音盘桓如同对《诗经》的吟诵……
可见,在知青思维观念中尚不染尘埃、思无邪的青春视角关照下,竹窝里的世界呈现出食不低俗,性不猥亵的生活常态,展开了一幅国风般真实、质朴、热烈的生活画卷。
三、历经解构的“人之子”
随着社会对知青关注度的起伏,知青书写经历了从社会主流、时代强音到发声渐弱、自成一派的过程。从80年代背负民族国家、一代人苦难与希望的大写的“人”,到90年代关注个人生活、自我体验的小写的“人”,再到上山下乡运动三十周年纪念落潮后被其他社会标签层层覆盖的“人”。知青形象塑造也经历了从怀着集体理想主义共名到庸常生活细碎繁琐无名的总体趋势。此时《鱼挂到臭,猫叫到瘦》无疑是对文学书写中渐入忘川知青形象的一次成功重塑,阿毛骨子里的知识青年身份才是他唯一的社会血型。作为只有知青身份的阿毛,其形象塑造的本身就是以极其个性化的生存体验,被完全抛掷于竹窝里的琐碎生活中。小说中对知青阿毛的形塑策略,较之被打上理想主义烙印、矗立在旷野上等待生活琐事如潮水涌来的寻根年代知青英雄形象,是将阿毛的个人化生活背景解构成最小元素的一地鸡毛;与侧重关注日常生活,着重个性化的新历史主义、新写实主义笔下知青形象相比,则是通过一笔之力,扶阿毛从生活的残渣碎片中缓缓地、稳稳地站起,结构成一座可以代表知青形象的新丰碑。这种以知青阿毛的形塑为范式对知青形象的解构与结构,很大程度上又是近乎同时进行,互有交错的。
以阿毛为代表的知青形象重塑,强调的是知青的“知识青年”属性,不仅是天地之间作为生灵,充斥生活诉求的“人”,更是饱含赤子之心,年纪尚浅,需要植根于城市与乡村两块土地,汲取不同养分,持续成长的“年轻人”。在小说“国风”般自由、纯朴、真实的基调下,知青阿毛被生活中的基础需求与庸常人际关系,解构成一个需要担忧柴米油盐,需要面对儿女情长,反复被生存威胁,被旁人挑战,甚至被宿命圈套套住、难以摆脱的,充满个性的,青春张扬的知青个体形象。
食色性也,小说中知青阿毛面对的第一重庸常生活的解构就是来源于以食欲与性欲为主体的生命基本欲望。文中对食物描写的详尽周到,甚至达到一种可以按图索骥复制 “竹窝里食谱”的境界。无论是家常便饭席间,“阿毛动手煮饭,还有几碗剩菜:一碗青菜、一碗咸芥菜、一碗萝卜干、几块咸鱼,全部搁在蒸架上放在锅里”②同上,第12页。,还是待客“筵席”之上,“凯凯上菜来了,率先是一碗浓油赤酱的红烧肉、接着是一碗青菜、一碗咸菜、一碗大蒜炒猪肝凉了,大蒜不再碧绿。凯凯把蛤蜊汤先舀了两碗上来……牛奶一般浓浓的,滚烫滚烫,还撒了一些切碎的香菜”③同上,第109页。,对人类亘古恒常原始本能“吃”,文本都施以颇多笔墨的描绘,赋予了极其庄重的关注。那种对食物的纯粹、细腻、单纯、执着的关注,与作者散文集《更野草》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一脉相承,而小说中对“民以食为天”的浓墨重彩更是一种共名式的集体信仰,甚至是文本中不同角色、集体、家庭对比贯穿的内在线索。小说对 “食”的日常书写颇有溯源,对“性”的常态化表述可以说更自成一家,“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当阿毛回首往事的时候,一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一定由于虚度年华而羞愧,只能说,你是一个挂屌汉,你连老婆都没有”④同上,第469页。,这种敢于将几乎是共和国几代人座右铭式的话语化用来佐证追求性欲的理直气壮,虽看似落差异常,却浑然一体,言之成理,郑重得毫无半点轻佻,纯粹得不见一丝猥亵。
除了人性中自带的原欲,知青阿毛所面临的第二重解构则来自于琐碎生活的挑战,在充满烟火气息、难如人意的琐碎生活细节中,纵使作为主角,知青阿毛也会缺钱、会生病、会受到来自周遭人际的挑衅,其面对方式也充分体现出符合日常生活常态的“逆来顺受”。作为平凡生活中的个体阿毛,对生活温饱的诉求不仅停留在知青叙事中相对多见的食物匮乏,更以人民币硬通货为基点,历史客观又理性直观地自己算了一本账:“今年包括队长补贴,自己一共是四百工分出头。基本口粮和工分粮合在一起大约是七百余斤,折合四百五十斤米。四百工是一百五十多元,称回全年口粮需人民币六十九元。再扣除全年柴草、豆油、菜油、鱼、肉和杂物,大约还剩余有六十几元现金。明年口粮是绝对不够的,至少要买一两百斤黑市米,两百斤黑市米大约是五十到六十元。最多还可以剩十几元钱用来购买一年的咸盐、煤油、菜秧、香烟、衣服、邮票或者改善伙食。阿毛想,这就是今年一年的收获。就这样吧。”①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知青阿毛难能可贵地以一种需要终日与柴米油盐打交道、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艰难经济生活的姿态出现在知青文学叙事中,那真实细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详尽收支账目,字里行间都是“有钱男子汉,没钱汉子难”的无奈;作为以健美为审美准则的大好青年,知青阿毛“一身洗白了的工作服,一双洗白了的军用跑鞋,鞋帮上都是汗渍。胸大肌鼓鼓的,脖子强壮得跟脑袋差不多粗细。头发又长了,卷毛又浓又密,蹭到衣领了,脸上黑里透红,很青春,很阳光”②同上,第340页。,纵使健壮矫健,却也会放手在唐娟娟远赴新疆而心灵受创之时倍感脆弱,让“食五谷杂粮难免小病小灾”的身体问题乘虚而入。“半夜里觉得不适意,自己觉得呼出来的气息发烫,知道是发烧了。唇焦舌燥地干渴,不敢像平时那样喝凉水,水缸里的水也有十多天了,更不敢喝,于是硬挺着,不知道是睡过去了还是昏过去了”③同上,第360页。,寥寥几笔,内心的勉强疲惫、病中的痛苦难挨、挂屌汉的孤寂顾虑不言而喻,而随着蒋芝萍到来,“阿毛本来正在享受寂寞、孤苦和崇高,这一下完全跑得无影无踪”④同上,第376页。,却又是“不如意来得快去得快”的一副小儿女生活情态;而周遭人际关系知青阿毛唯一的社会认同“知识青年身份”的挑战,则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具有“崇高”共名的知青整体人格,将其以个人化的姿态暴露在日常生活常态与他人目光面前,满纸都是敏感的骄傲与无可奈何。周遭人际对阿毛知青身份的挑战,一方面呈现在竹窝里村民统称知青为“下放鬼子”的亲切昵称与农妇们猥亵阿毛取乐,“阿毛你点把点硬啊”的善意调笑中,另一方面则呈现出知青家庭乃至知青本身,对于无法跳脱逃离、只得依旧留在农村知青的同情与防备。而在知青阿毛眼中,无论是因为家庭原因离开农村的蒋芳萍来信所表达的遗憾,“我们也许可以一起躲避枪林弹雨,但是我们无法抵挡漫长沉重的生活。我也曾经想象过我们今后在一起,幻想过我们永不分离,现在看来,这是多么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爸爸妈妈也是经常提起你的,他们都为你惋惜,有些事情,人力是无法回天的”⑤同上,第459页。,还是唐娟娟姐姐信中宣告唐娟娟与阿毛并无未来的通知,“坦率地说,我觉得你们缺少政治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你们不可能离开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得到所谓的幸福。我们全家也不会同意我妹妹的选择……希望你能配合我们,不要打扰她,我们一起为了她的未来做出努力和牺牲吧”⑥同上,第414页。,都让他觉得气闷,让他感觉到信中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不知不觉流露的轻蔑,还有强加于人的怜悯。作为知青个体阿毛,以一个人,一个和她们一样有喜怒哀乐的二十八岁年轻人的身份,受到了伤害,感到了屈辱,甚至产生了自暴自弃想法,“阿毛赌气地想:我从来不要别人为我惋惜,我没有什么需要惋惜的,偶老子就是这样了”⑦同上,第460页。。
在形而上的层面,知青阿毛甚至被迫直面宿命的解构,陷入了“在劫难逃”的漩涡,无力挣扎也无能为力,只得在宿命的召唤下自由落体,“烂得十分彻底,烂得心旷神怡”。从小说代跋《河心知青记》中青石上拓得骈文的典故,到正文第四部分知青们以《唐宋词三百首》盲翻一句的算命,再到竹窝里账目收成流水单的细细列举,全书中红楼笔法的线索与结构清晰可感、入木三分。①黃德海:《知青时代安魂曲,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上海文学》,2013年第11期。承袭《红楼梦》第五回册子词笔法,结构性写定了人物命运的《唐宋词三百首》中,阿毛面对抽到“枕上发尽千般愿”一句的宿命,可以说是顺着命运随波逐流,自觉自愿地达成了客观演进与主观意愿的共同接受。这种对宿命的欣然接受,集中体现在阿毛以一个“庸常人”的身份,对等待的思考与参悟中,“阿毛想的是,我在等待什么?阿毛想明白了,其实我不在等待什么,其实什么也不会来。阿毛想明白,等待也是一种生活,生活总是在等待,时间就是在不断的企盼和等待中过去的……等待就是生活的常态”;阿毛同时意识到,“如果没有等待,或者知道等待终将没有结果,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将来,没有了等待的目标,那才是人世间和人生最大的悲哀。而阿毛不愿意悲哀,不愿意绝望。阿毛想,我还是装着在苦苦等待的样子吧。那我,我等什么呢”;在参透“鱼挂到臭,猫叫到瘦”的等待本质之后,阿毛自觉自愿地遵从了宿命的召唤,选择了真实为之等待的东西,“我等待自留地上的菜长大,我等待队里西瓜成熟,我等待今年特大丰收,我等待身边出现女人,我等待和女人亲热”。②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472页。
至此,知青阿毛作为知识青年与生俱来的青春意识被格外强调,并赋予了极具个性化个体生活经验,在国风牧歌般的竹窝里生活画卷中,知青阿毛的形象塑造经历了人性原欲、生活日常乃至宿命的多重解构,展现出了虽然可以被轻视、可以被伤害、可以被为难、可以被推倒,却敢于直面原欲、敢于遵从内心、始终饱含赤诚的、年轻的“人之子”的特征。
四、“曾年轻”的知识青年
小说展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知青形象塑造方式,甚至是一种破旧立新的、对知青形象的重塑——即一种对于知青形象先解构再结构,或者说解构与结构同时并行的塑造方式。经过上文对知青阿毛形象的分析,可以发现骨子里以知识青年身份为唯一社会血型的知青阿毛,其青春属性被史无前例的集中关注。凭借着浓厚的青春意识,知青阿毛穿越了90年代以来,以个性化书写与日常叙事对宏大叙事下知青英雄主义元素的解构。与此同时,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涉及“年轻人”书写时极为关键的成长主题——即保持并发展着青年对生活有力且乐观,对弱者怜悯且守护,颇具献身的责任感与牺牲精神,乃至感慨年华、守护时光等极具青春意识的知识青年属性。
首先,从知青阿毛身上可以明显感受到青春勇猛的坚实力量、变通机敏的灵活头脑、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等被广泛认同的青春属性。从身体角度讲,阿毛“脸上黑里透红,很青春,很阳光”“六年重担压着,肩膀上两块斜方肌已经压得结结实实”,无疑充斥着青春涌动的物理强力,而“一套长拳打得虎虎生风,滴水不漏”甚至还给阿毛的力量添加的几分江湖草莽的气息;从技能角度看,阿毛在竹窝里做生活是一把天才好手,“学破篾不用别人教,自己看会的”,“会几何,插秧撩趟上手就会”,知识青年书本上习得的理论知识与贫下中农的具体劳作完美结合,知识青年的知识属性在此得以突出强调,知青阿毛理论武装实践、农业技能过硬的知青形象跃然纸上;从威望角度说,阿毛孔武有力,充分发挥城市青年专业培训出的武术优势,为知青降服了挑衅的农村青年,替竹窝里打出了声望,同时更动用知青的城市“革命”经验,以“认识五湖四海的司令”,平定了竹窝里农民的担忧;推及生活要求与情绪角度,知青阿毛的诉求更体现出未曾受过太多磨砺、也未体会过多诱惑的青年,在成长阶段对保暖的简单追求与易于满足,格外质朴、坚强、乐观,“人吃饱了,暖和了,心情就不一样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人生万事足兮”。①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283页。
其次,知青阿毛对各色女子的态度,饱含着对弱者怜悯且守护,颇具牺牲精神、献身责任感等精神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有一定教育程度的青年男子温柔多情、责任担当乃至在情爱过程中进行思考成长的青春体验。在故事的发展进程中,与阿毛发生或各种爱欲纠缠的女知青有唐娟娟、蒋芳萍、蒋芝萍姐妹,以及竹窝里的少妇小美头、心妮等,面对不同爱人,阿毛在其生命中扮演着不尽相同的角色。在对之倾情所爱的唐娟娟的人生中,阿毛扮演着牺牲者的角色。放心心相印的唐娟娟为着逃离农村的一纸前程远赴新疆之时,阿毛是矛盾的,“也许这是唐娟娟的一个机会,但是阿毛怎能忍心让唐娟娟离开自己”,因为阿毛知道“一旦离开,阿毛也许就失去了,也许永远找不到了。唐娟娟只会从此天天依偎在阿毛的午夜梦回中”②同上,第368页。。然而出于“愿意为亲爱的人作出牺牲”的精神,阿毛毅然决定绝不能“因了一晌贪欢,坏了娟娟一生前程”。面对“天地世界最有力量的生存”二字,纵然“阿毛没有这个力量”颠覆,充斥着英雄主义情怀的牺牲精神,却赋予了阿毛牺牲的力量。虽然“阿毛的心一分为二在泣血”,在某种程度上,阿毛同时也被自己“心里充满了虚伪的崇高、膨胀的英雄主义以及真切的伤心”所真实而长久地感动着;在与之有着多年同学加战友情分的蒋家姐妹面前,阿毛则臻于随心所欲然不逾矩的状态,始终扮演着守护者的角色。阿毛与“大小姐”蒋芳萍探讨哲思,同“二小姐”蒋芝萍交换书简、同衾唱和,怕蒋芝萍“无聊死了,冷清死了”,而留在竹窝里陪她过年,受着蒋家父母嘱托两天一次地看望姐妹俩,乃至陪“二小姐”走完了最后一程。面对这蒋家姐妹,阿毛真切地感受到她们的孤独与无助,“这些女孩子其实非常惶惑、孤独和寂寞,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也许更加无奈、无助”,感同身受地体会着她们的无奈与等待,“一场与她们完全无关的什么革命彻底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彻底破坏了她们的全部梦想,使她们离开了生活的常态,剥夺了她们本来可以拥有的对未来选择的权利,面无表情地把她们扔在一个与她们毫无关系的地方自生自灭。青春正在毫不留情地离她们而去,她们在毫无希望的等待中失去等待。一天又一天,她们痴痴地等待着,她们在无望中挣扎着希望,她们只是等待着回到生活的常态”③同上,第165页。,从而由心底激发了英雄主义气息浓厚的保护欲,“忽然想紧紧拥抱这个女孩,紧紧拥抱所有这些无助的在孤独中强作镇定的女孩,每一个都是像花一样美好的女孩啊”④同上,第169页。;在面对有着“亲家母”情分的小美头、心妮时,阿毛却也并非以欲念为索引的“猪郎”,虽然对其情感互动描写的细腻及深刻程度看似不如女知青,阿毛充当其怜惜者的形象却格外感人至深。从知青阿毛的视角看来,小美头胖乎乎的,“泥娃娃似的好遣”“小孩子似的好遣”,在叙述与小美头的关系时,阿毛也无数次地感叹“小美头才十九岁啊”“小美头才二十岁啊”,这种情调下,阿毛对小美头情爱中似乎多了些许长者对孩童宠溺的成分,显然这种将小美头作为孩子似的宠爱,是阿毛赋予小美头的特殊感情。对于阿毛来说,“小美头和心妮像是两朵栀子花,一朵刚刚开放,一朵确实在盛开了”,面对“盛开”的心妮,阿毛的欲望明显更加直白,却也更加深沉感人。可以说,阿毛从原欲出发,对于窈窕诱人的心妮觊觎已久,而“阿毛对心妮有一种说不明白的感觉,那是产生在今年夏天跪草的时候”。跪草是这样一种劳动形式,“男人女人面朝黄土背向青天,双膝下跪,用娘肚子里带来的双手轮换着抓送泥土,拔去稗草”。这项劳动形式如同一个意象,满怀着“每棵稻子从落壳到收获,人要朝它磕头多少次”的拷问,以亘古苍凉的历史感始终贯穿全书,令人印象极深。“毒日头当头,男人女人都自觉自愿跪在稻田里,一个挨着一个,一排连着一排,穿着褂子和长裤,戴着芦箍头。两膝前后跪在两趟稻苗中间,双手轮换在稻棵根部拔去杂草,十指抠松烂泥……什么是汗,什么是水,那是完全湿透浸泡在一起了”,身体丰满,纤纤细腰的心妮,就是无意中用跪草的姿势魅惑了阿毛。注视着“心妮就这么慢慢地向前起起伏伏蠕动着,在五六十度伏天的稻田里,用最勾魂的姿势做着最非人的农活”,阿毛除了对心妮产生欲念的幻想,更“对心妮忽然觉得心疼”,“阿毛简直有些愤怒了,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从此阿毛再见心妮,心中一腔怜惜”,而阿毛对心妮的怜惜,不仅是男性保护欲的空前膨胀,甚至可以推演到为了弱者,向苍天拷问的英雄原型,为着心妮,阿毛拷问苍天“人为什么活得这么不像个人,这个二十三岁的女人为什么活得这么艰难,就为了一年到头吃不饱的几顿饭吗?这太他妈过分了”①更的的:《鱼挂到臭,猫叫到瘦》,香港知青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页。;至此,知青阿毛为亲密关系女性的所付出的牺牲、守护、怜爱,甚至可以推及至其作为知青英雄形象,对于所有女性为代表的弱者的责任与帮扶、乃至悲悯。如同对与阿毛并无亲密关系、独自一人苦苦坚持到最后、颇具代表意义的女知青何净,“阿毛觉得没什么话好安慰何净,只是觉得为何净心疼。女生应该有人爱护,女生不是用来被人折磨的”②同上,第478页。,对往返百里背柴,这一典型场景下的竹窝里女子,阿毛也“总是等到半夜,去接一程爬都爬不动的妇女们,有时候是香妮,有时候是心妮,有时候把两个人的担子并在一起挑了回来。这几乎成为了一个规矩,妇女们离村还有二十里,就在引颈盼望阿毛了”③同上,第437页。。可见,阿毛对身边各色女子的怜惜爱护、牺牲付出,其行为的原动力,并非单纯出于对女子的欲念,更重要的是阿毛为身边女子们易逝的青春慨叹,将身边女子作为虚无的青春可以附加到的实体而倍加呵护。知青阿毛时时在慨叹着身边女子曼妙美好的青春年华,从唐娟娟青春热情的身体到二小姐花样美好的开放,从心妮二十三岁的艰辛到小美头小孩子似的好遣,然而阿毛自己“也才二十八岁啊”,这里知青阿毛作为年纪稍长者对于更为年轻者的疼爱,饱含着知青主体对广义青春意识的追溯与感叹。
由此,可以明确感受到知青阿毛对于青春的独特态度,即在为意气风发自豪骄傲的同时,亦慨叹年华易逝,自发自愿地维系着守护着这份美好的夙愿。其青春意识集中体现于阿毛对自己的青春健壮欣慰满意,且对身边女子的青春年华倍感珍视、自愿加以守护、甚至为之作出牺牲。
五、余论
可见,在知青形象阿毛身上,自始至终洋溢着对青春盛赞、珍视、守护的独特青春意识,其青春意识的出发点正是更的的自叙的 “我来过,我想过,我写过”,因为“来过”,铭记着青春的真实,因为“想过”,倍感到青春的可贵,因为“写过”,由心底维护着这真实、美好又易逝的青春。由于更的的的书写,知青群体的青春重新跃然纸上,如同是“阿毛重新在灶里添了一把火”,青春的主题“又烧出了喷香的锅巴”。
综上所述,《鱼挂到臭,猫叫到瘦》中青春意识受到了史无前例的集中关注,贯穿阿毛知青形象的青春意识,并非仅是长者历尽沧桑,回眸青春的追忆,更包含着曾经年轻的知识青年,定格于青春尚存年华的青春意识。虽然关于知青的文学书写已从时代强音退守至众多社会群体发声的一个声部,但该书却使得穿越历史迷雾、在生活废墟中屹立不倒的知青形象,以其知识青年的纯粹属性重新被历史发现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