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莎学盛会
——简评2018年开封莎研会
2018-12-05曹树钧
曹树钧
2018年9月21日至22日,在河南开封举行了一次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2018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分会主办,河南大学文学院承办(以下简称“开封莎研会”),这是一次中国莎学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的莎学盛会。
这次会议有三个鲜明的特色:
一、莎剧研究与莎剧演出密切结合
在人类莎剧研究史上,有的学者一贯反对莎剧演出,而莎剧演出也往往与研究脱节。我国莎学界前辈曹禺、张君川、方平、孙家琇等则认为,莎士比亚写剧是为了演出,也只有在演出实践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莎剧的精神实质及其艺术表现。这次会议上,上海戏剧学院曹树钧的论文《论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论述了中莎会首任会长、戏剧大师曹禺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成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强调曹禺的观点:“剧本的生命在于演出”。中莎会成立时就坚持莎学研究与莎剧演出紧密结合,在1986、1994年接连举办了两届轰动世界的中国莎剧节。1984年12月,曹禺精心撰写中莎会成立开幕词,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莎学研究指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河南师范大学鲁跃峰老师的论文,则从导演视角论述舞台上与书斋里莎士比亚的不同。文中具体以传统戏剧、东北二人转、相声艺术及其他民间艺术的创作、教授、表演为参照体系,从导演视角研究舞台上与书斋里的莎士比亚。论文还原16世纪英国环球剧院莎士比亚戏剧创作演出运作实况,回归古代剧场,再现演员与观众的互动,提示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始活力与成功的具体因素。
武汉大学戴丹妮老师一贯重视校园莎剧的实践。她的论文《莎剧表演的娱乐性与艺术性》论述了“莎剧表演是娱乐性与艺术性的综合体。在莎剧表演中,商业性与艺术性巧妙融合,无明确界限;故事讲述以平行线的复式结构为主,虽多为五幕的分幕,但形式多样;演员的念白节奏形成一种快速如歌唱般的韵律,能够充分发挥英文这个语言的特色,展现风情万种的语言变化;整个表演带动观众幻想,使人有充分的代入感。总之,莎剧表演的戏剧性要大于文学性”。
在会上,远道而来的日本莎剧专家濑户宏介绍了日本新作能用传统形式演出《麦克白》的成功经验。
新作能 《麦克白》首演于2005年10月16日,到2017年重演了五次,还出版了详细的演出资料集(包括演出DVD)。新作能《麦克白》并不照搬莎剧《麦克白》的情节故事。古代日本能乐是江户时代确立的戏剧形态,演出形式凝固、节奏很慢。如果原封不动用传统能乐形式演出《麦克白》情节,可能需要十几个小时。新作能《麦克白》采用的是“梦幻能”的形式,用幽灵(鬼)出现并回顾过去的事件、表现他(她)对过去事件的感慨。但人名、地名跟原作一样,并没有换成日本的。在演讲过程中,濑户宏教授播放能剧《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梦游洗血手一段,给与会者留下了外国民族剧种成功演出莎剧的深刻印象。
二、研究视角开阔多样、学术品位较高
这次研讨会与会者有80多名,递交的论文丰富多彩,视角开阔,方法多样,是笔者30余年中参加的莎研会学术品位较高的一次。
这次研讨会递交的论文中有比较研究的《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莎士比亚研究》(北京大学辜正坤)、莎评研究《论朱东润对莎士比亚的评论及其价值》(河南大学李伟昉)、翻译研究《莎士比亚诗歌翻译中的诗意传达》(北京大学黄必康)等。黄教授指出:“不可否认,翻译最根本的原则是忠实原文,而对于译诗而言,我认为,应该对文学翻译的忠实原则做出新的理解:对原诗最大的忠实不在于两种语言形式最大限度的对等照应,而在于原诗中所表达的诗意诗心的准确传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文学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基于自身语言理解、文化体验和艺术才思的艺术再创造过程。文学翻译所致力达到的,不仅仅是意义的‘对等’、形式的对应,还应是译者文学审美的体验,是美的另类形式显现和审美通感的传达,也是对译入语境中的阅读欣赏者语言习惯和审美经验最大限度的包容。”
有的论文则从中国莎剧演出史视角论述文明戏。郑州轻工业学院孙艳娜的《论文明戏对莎士比亚的文化转译》认为,文明戏莎剧是一朵嫁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话剧的艺术之花;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则论述了“莎士比亚在晚清中国与跨文化知识的生产”。
西南大学的罗益民教授的论文《莎剧经典重估与莎剧文学身份定位》则对莎剧文本价值作了深入的探讨。
四川外语学院李伟民教授兼任《中国莎士比亚研究通讯》主编,是一位百折不挠坚持莎学研究的学者,他的论文《莎学书简》别具一格,文中指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于1984年12月正式成立于上海。中莎会成立后先后于1986、1994和2016年举行了三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和多次国际、全国性的莎学学术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莎士比亚研究、演出和翻译。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莎学研究较为沉寂,举行的学术活动不多。很多老一辈莎学研究者目睹这一局面,担忧日甚一日。但是他们仍然积极推动中国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并对中国莎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中莎会组成人员以书信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通过莎学书简的往还,可以看到老一辈莎学学者对莎学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热爱。”在电子邮箱、短信、微信、QQ广泛运用的今天,书信已成为稀有的交流沟通方式。《莎学书简》也成为中国莎学研究史料的绝响之一,在中国莎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文献和学术价值。笔者大力支持他的这一创举,并竭诚希望此书早日出版问世,以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推动我国别具特色的莎学研究。
三、老中青莎学学者欢聚一堂相互学习,中国莎学后继有人
这次与会学者有七旬老人,也有不少二三十岁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河南大学高继海教授论述了“BBC对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的改编”;青岛科技大学许勤超教授从莎士比亚传记研究视角,论述了“虚构的力量——莎士比亚传记中的安妮·哈瑟准”;2016年伊娜·哈博曼出版的《莎士比亚与空间:空间范式戏剧研究》是一最新研究成果,南京大学从丛教授的论文《“莎士比亚”空间转向辨析》,从这一崭新的视角论述了她的研究成果;上海大学张薇副教授则从马克主义莎评视角论述了 “保罗·西格尔对莎翁戏剧的马克思主义解读”,创造性地继承了已故河南大学教授刘炳善先生的研究方法。
一批年轻的研究生也从各个不同的视角研究莎剧的创作与演出。如绍兴文理学院的刘昉以莎剧《威尼斯商人》与越剧《孟丽君》为例,论述了中西戏剧中的“女扮男装”;河南大学的程姣姣则以跨界新剧《杜丽娘与朱丽叶》为例,研究了“跨文化”意识主导下的“跨界戏剧”创作,论述了新时期中西文化“和而不同”、平等对话的哲学意蕴。
这次研讨会多达80余篇的论文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限于篇幅,本文挂一漏万,只能简述如上,敬请读者谅解。
事非经过不知难。笔者参与过两届莎剧节研讨会,组织过首届中莎会的多次学术研讨会,深知举办如此盛会的辛劳。末了,笔者向这次开封莎研会成功举办的主持人李伟昉教授和河南大学文学院致以衷心的祝贺和深深的敬意。